當你感到壓力,問問自己......|可以反觀自己內在信念與故事的10個問題,3個反轉,1個新生。

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當你感受到壓力、不安、煩躁、恐懼等等的情緒時,代表你應該是陷入了某一種「情結」當中,這個「情結」都會伴隨著某一個「故事情節」,它會在你心中一遍一遍地上演,形成「困境」和迷宮,圍繞著你。

如果沒有覺察,人生很容易就卡在這個困境中走不出來,尤其是當我們認為這個困境是來自於外在與他人,跟自己沒有關係。

但是覺察具體而言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其實可以藉由「自我詢問」來構築覺察的路徑,啟動覺察。

第一階段,找出負面信念

外在境遇就是內在意識的顯化,你會遇見什麼,看見什麼,必定和你的內在意識當中的某個東西有關。這時不妨利用以下的問題詢問自己,來找出那個「什麼」。

問1:「對於現在這個狀況,我到底相信了什麼?我到底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才會讓我產生這樣的反應,出現這樣的行為、想法和感受?」

如果這個問題對你可能沒有感覺,那也可以從相反的角度對自己提問

問2:「如果我全然地允許我自己,讓我按照自己最高的福祉,最大的興奮來行動,我最害怕發生的事情是什麼?」

這時如果你有任何想法,請記錄下來,最好讓它停留在某個載具上,例如你手邊的便條紙。

當你發現了一個想法、故事、信念之後,你就可以問問自己

問3:「對我而言,保有這個讓我產生壓力、痛苦、負面情緒的想法、故事、觀點,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好處/益處?」

這個問題可以讓你更深入地檢視你保持這個想法、故事的背後動力是什麼,因為人也是動物,也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你會持續選擇這個想法跟信念,選擇承受著這份痛苦,其背後一定有一個你想要的好處。

找到這個「好處」,如果你發現你不再需要了,或者你發現這個「好處」有點荒謬,那你就會自然地放下它。

就好像你發現你自己大病小病不斷的真正理由是:我可以不用去學校挨老師的罵。但你發現你不用去學校了。

當你找到了那個「什麼」,而你還在故事當中,那就可以試試第二階段的方式:反躬自省。

第二階段,進入反躬自省。

這個階段是讓自己有意識地去針對你的信念、故事、想法走一段「冥想」的過程。透過拜倫 。凱蒂的The Work當中所提出的四個問題,以及在拜倫。凱蒂在個案訪談對話與引導過程中,用以推進深度的幾個問題來形成一個路徑,幫助自己走入信念與故事當中。

這個階段的目的主要是探索自己信念、故事、想法、觀點本身的真實性,並覺察整個過程。這裡你可能會遇到來自於小我的批判、辯解,他可能會試圖瓦解你的探索過程,或者扭曲,或者逃避。但是只要你對自己足夠誠實,也願意擁抱自己,那你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很多關於真實自己的力量。

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深入The Work的網站或書籍。

當你在找到一個「什麼」之後,那可能是一個故事、一個想法、一個信念、一個觀點、一個詮釋,你可以按照下面的問題一步步地「探索」它

1.那是真的嗎?

2.你可以100%知道那是真的嗎?

這兩個問題僅用最簡單的Yes / No來回答,其目的是要讓你在這個問題當中去浸泡一下,甚至可以說是把玩一下你所相信的這個故事跟想法。你可能會聽見內在出現Yes, because.....或者是No, but.......這都是小我試圖在為自己的想法、信念辯解。這時請保持在探索之路上,不要被帶到另外一個戰場了。

3.當你保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對人對事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反應?你的身體的感覺如何?你心情的感受是什麼?

4.當你「沒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對人對事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反應?你的身體感覺如何?你心情的感受是什麼?

請注意第4問所說的「沒有」並不是代表「否定」或者是「放下」,而是真的「沒有」,就像你是個外星人,你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說法,沒有受過那種教育,社會中也沒有那種氛圍。很單純的,就是「沒有那個想法或故事」的人。

5.你是否可以找到一個理由,讓你可以不帶壓力,繼續保有這個想法、故事或信念?

6.你是否可以找到任何理由,讓你願意放開、歸還這個想法、故事或信念?

這兩個問題是在探索你對於釋放這個故事、信念、想法的動力,當你找不到任何理由來保持這個想法,同時也找得到理由釋放這個想法,那麼你的心靈就會開始移動到「釋放」的起點。

7.你願意放開、歸還這個信念、想法、故事、觀點嗎?

這個問題請誠實回答,聆聽你的心和你全部的感覺,用你的全心全靈來回答Yes/No。如果你願意放下,那很好,那就可以進行「反轉」來幫助你自己,或者是任何你想要去落實的行動與行為。

而如果你還無法放下,那也沒關係。那代表你還想要繼續這一份壓力、痛苦,而當中必定還有一些東西是繼續支持著你保有這個想法,如果你想要換個不一樣的人生,那你就要找出它來。

透過上述的問題,如果你要繼續這份痛苦、壓力、困境,請記得這已經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你要開始去愛這一份你所選擇的痛苦、壓力和困境,從當中去探索學習,去認識妳自己。這樣你就可以在這份痛苦當中有所得並繼續前進,直到你經歷過了所有的一切,決定要放下為止。

這就像你自己花錢去健身房裡面重訓一樣。重訓非~~常的辛苦,但是你會這麼做,背後一定有你的理由(好處),那可能是你想要獲得更好的身材,來獲得美人的芳心(人際關係、討好),或者是你要贏得奧運金牌,成為世界第一(功成名就、自我證明)。

你的所感受到的痛苦、壓力、負面情緒,就是你在利用那些人、事、物來做心靈重訓,而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人其實是你的教練(而不是敵人),那些讓你感到壓力的事或工作,就是你的槓鈴(而不是老天有意整你)。

你絕對有100%的權力選擇繼續,但是如果你清楚知道了你的理由,你自然就可以有知曉的繼續承擔、承受,或者是了然的放手,轉身。

如果你選擇了願意放下這個故事、想法、信念、觀點,那麼下面的反轉,是一條可以協助你放手、歸還的途徑之一。

第三階段 進入「反轉思考」

前面有提到外在境遇是內在心識的顯化,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把眼光放在外境上,那就會喪失了看見自己應該要承擔的部分。這裡的反轉,就是透過改寫你的故事、想法和信念,把眼光從外面的「鏡」遇上,看見你自己正在投射什麼?看見自己內心正在發動的戰爭。

反轉思考的三種型態:

1.把想法、故事、觀點、批評轉向自己

2.把想法、故事、觀點、批評轉向他人

3.完全相反的思考方式

例如:我有錢就可以解決我目前的問題。可以轉變成:我沒錢就可以解決我目前的問題(完全相反思維)。

這三種轉換的方式,可能會出現很多種組合,但這裡並不是要比誰能夠找出最多的組合,而是從這些組合當中,找出最能「觸動你的心」的那一個。

同時也請注意,反轉主要的目的不是讓你感到羞愧或譴責,也不是為了證明你是錯的一方。反向思考的威力點在於發掘你在身外看到的一切事物不過是你自己心靈的投射,一切事物都是反映你想法的一面鏡子,一但你發現你過去批評、認定的那些人、事、物都是純潔無罪的(中性的),你也才可能辨認出自己的「純潔無罪」(中性或空性),進而從這裡重新出發。

而如何找出那最「觸動你的心」的那一個,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一句話跟你原本的想法、故事、觀點比起來,是否一樣的真實?或者更加真實?」

如果一樣真實或者更加真實,請試著在生活當中找出三個事實來佐證這個詮釋,例如:我沒錢就可以解決我目前的問題,這三個事證可能是:我沒錢就不會有人想要跟我借錢;我沒錢生活就可以簡單一點;我沒錢就不用花時間考慮中午要吃什麼。

當然要走到這裡,相信你已經走過前面的那幾個問題,來幫助自己接受這個反轉,不然如果直接進入反轉,很有可能會變成反直覺,然後觸發你的防衛機制或「不可能思維」,導致整個路徑偏離「探索」,而變成「證明」。

而觸動你的心之後,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接下來就是活出你所領悟到的反向思考帶給你的觸動,把這份感受化為行動,在你的生活當中展現出來。

第四階段 活出不同層次的你

請記得,你已經選擇了放手與轉身,但現在我們仍是在「思維」當中完成了這件事,整個心靈迴路其實尚未完成(思維-語言-行為),所以最後就是去落實和行動,而且要選擇最能觸動你的心的那一個。

舉例來說,當你反轉了之後,你發現其實是你虧待了對方,而不是對方虧待了你,你發現對方至始至終都陪在你的身邊,但是你無視了這一份陪伴,只是不斷地責怪對方沒有按照你想要的方式來陪伴你,所以不是對方虧待了你,是你虧待了對方。

於是你想要跟對方道歉。這時你可能有好幾種行動方案:傳一份簡訊、打一通電話、發一封email、親手寫一封信,或者把對方約出來,當面跟他說你的領悟和你的抱歉。不管哪一個都是可行的行動方案,但是請選擇最能觸動你的心,最能讓你完整表達你心中歉意與感激的那一個。如此一來,你便是在「行為層次」上改寫你的故事、想法、信念。

這個行動也可能只是單純地在面對同樣的事情時,選擇不同的思維方式與感受。例如你以前會在月底前帳戶還沒要歸零的時候就會感到恐慌,每天想著只要我有錢就可以解決現在的問題。而現在經過反轉後,你可能會欣然接受帳戶快要歸零的「現實」,然後去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什麼,例如兼個差,或者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收支狀況,並在下個月做出調整。

此時的你選擇了不同的人生,活出不同的你。

不過請記得這個階段的活出不同層次的你,其最主要目地不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期待),而是為了回到當下去「釋放你自己(的靈魂)」,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採取行動。

如果有期待,小我很可能就會在這裡介入,你可能會因為達不到這個期待而找藉口放棄;你可能會因為為了完成這個期待而產生多餘的壓力而逃避;你可能會想「便宜行事」,假裝自己有做到,然後就在待辦事項清單上打個勾,通關放行。

然而很遺憾的,也許你騙得了別人,甚至騙過了自己,但你依舊還是騙不了你的靈魂。

因為尚未被釋放的能量依舊儲存在於你之內,吸引著相同的關係,觸發著換湯不換藥的事件,直到你願意再一次面對為止。

這是很單純的心靈物理學,你逃不掉,也避不了。

好消息是,當必須再來一次的時候,你已經有經驗,知道怎麼修正才能做得更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59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奧秘之旅,有時候你得承認自己瘋了,才知道自己原來是清醒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你可能會發現,許多市面上關於 “自我療癒” 類型的書籍,口口聲聲告訴你 “你現在已經很幸福了”; 這麼說或許沒錯,你現在可能處於幸福的狀態,不過,如果你已經感到真正的幸福,應該就不會花時間閱讀這一類的書了,不是嗎? 很多人會不斷地告訴你 “幸福就在身邊”,彷彿多說幾次這種話,就真的可以從此甩開不幸。
Thumbnail
如果你突然撿到了一袋的鑽石,你會如何的處理它? 你會不會有一秒鐘的貪念閃過,還是你根本就不疑有他的占為己有? 說穿了,我們的生命就是一連串不斷選擇的過程,你總是會碰到T字路口,不是左轉就是右轉,當你下了決定,結果如何也只能走到下一個路口才能見分曉,只是常常只是希望自己做的決定都是美好的正確....
Thumbnail
很多讀者與追蹤者都紛紛抱怨著為何許久沒更新,其實是最近忙於其他事情,又加上沒有靈感可以寫東西。 在這陣子我很抗拒接觸跟心靈、療癒有關的事物,而是去接觸跟以往自己可能不太會接觸的新事物,我交了許多新朋友,也學會許多新事物;藉由這些新的經驗,我才逐漸走出自己過去的陰霾。
Thumbnail
常收到一些年輕朋友的詢問,可能是職場工作者、想成為講師或自雇者的人,也有即將步入社會的新鮮人。​​當你對工作職涯、個人生活或學習成長感到焦慮時,這六項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與提醒。
Thumbnail
當你感到幸福快樂時, 往往不是因為你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
Thumbnail
先說結論:帶有興奮的緊張感可以降低食慾,長期緊繃的壓力感會促進食慾。人遭遇緊急狀況時,交感神經興奮,分泌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前者會促進代謝,後者可以抑制食慾。
Thumbnail
身為社會兼感情觀察家,身邊朋友時不時就跟我抱怨另一半的事情,這時雖然心裡非常想大喊「那就分手!」但還是苦口婆心地講了一堆我自己的經驗跟看法,然後下個禮拜就看到他們兩個在放閃,然後沒多久又收到朋友抱怨自己另一半的訊息⋯⋯
Thumbnail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人們願意付費取得的知識,不要認為付費會局限使用者數量,無法達到規模經濟;如果你能提供天使創投的所有資訊,根本不需要擔心使用者流量,重點是平台機制能否讓使用者提供有價內容---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人類不像電腦或機器可以同時多工,電腦或機器可以視處理器數量而決定同時可以做幾份工,但是人類的心智只有一個,沒辦法在同一時間裡分頭進行好幾樣工作項目,因此沒有人能夠真正的一心多用。
Thumbnail
壓力是甚麼?它究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壓力可以是我們為了應付接踵而來的工作或課業而產生的心理反應,也可以是我們認知到生活不如我們所預期的結果而感到緊張、害怕,它幾乎已然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應當去正視它,並了解它,但學習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便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地方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你可能會發現,許多市面上關於 “自我療癒” 類型的書籍,口口聲聲告訴你 “你現在已經很幸福了”; 這麼說或許沒錯,你現在可能處於幸福的狀態,不過,如果你已經感到真正的幸福,應該就不會花時間閱讀這一類的書了,不是嗎? 很多人會不斷地告訴你 “幸福就在身邊”,彷彿多說幾次這種話,就真的可以從此甩開不幸。
Thumbnail
如果你突然撿到了一袋的鑽石,你會如何的處理它? 你會不會有一秒鐘的貪念閃過,還是你根本就不疑有他的占為己有? 說穿了,我們的生命就是一連串不斷選擇的過程,你總是會碰到T字路口,不是左轉就是右轉,當你下了決定,結果如何也只能走到下一個路口才能見分曉,只是常常只是希望自己做的決定都是美好的正確....
Thumbnail
很多讀者與追蹤者都紛紛抱怨著為何許久沒更新,其實是最近忙於其他事情,又加上沒有靈感可以寫東西。 在這陣子我很抗拒接觸跟心靈、療癒有關的事物,而是去接觸跟以往自己可能不太會接觸的新事物,我交了許多新朋友,也學會許多新事物;藉由這些新的經驗,我才逐漸走出自己過去的陰霾。
Thumbnail
常收到一些年輕朋友的詢問,可能是職場工作者、想成為講師或自雇者的人,也有即將步入社會的新鮮人。​​當你對工作職涯、個人生活或學習成長感到焦慮時,這六項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與提醒。
Thumbnail
當你感到幸福快樂時, 往往不是因為你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
Thumbnail
先說結論:帶有興奮的緊張感可以降低食慾,長期緊繃的壓力感會促進食慾。人遭遇緊急狀況時,交感神經興奮,分泌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前者會促進代謝,後者可以抑制食慾。
Thumbnail
身為社會兼感情觀察家,身邊朋友時不時就跟我抱怨另一半的事情,這時雖然心裡非常想大喊「那就分手!」但還是苦口婆心地講了一堆我自己的經驗跟看法,然後下個禮拜就看到他們兩個在放閃,然後沒多久又收到朋友抱怨自己另一半的訊息⋯⋯
Thumbnail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人們願意付費取得的知識,不要認為付費會局限使用者數量,無法達到規模經濟;如果你能提供天使創投的所有資訊,根本不需要擔心使用者流量,重點是平台機制能否讓使用者提供有價內容---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人類不像電腦或機器可以同時多工,電腦或機器可以視處理器數量而決定同時可以做幾份工,但是人類的心智只有一個,沒辦法在同一時間裡分頭進行好幾樣工作項目,因此沒有人能夠真正的一心多用。
Thumbnail
壓力是甚麼?它究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壓力可以是我們為了應付接踵而來的工作或課業而產生的心理反應,也可以是我們認知到生活不如我們所預期的結果而感到緊張、害怕,它幾乎已然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應當去正視它,並了解它,但學習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便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