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從無涯的虛空到存在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 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 我是誰? 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 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 內心吶喊聲...。

我是誰? 為何活著?   我即是虛空! 無涯的虛空

我是誰? 為何活著? 我即是虛空! 無涯的虛空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 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的言語是虛空,

我讀他的言語是虛空,

讀我的言語也是虛空,

聲光色電是虛空, 喜怒哀樂是虛空,

貪嗔癡慢是虛空, 愛恨情仇是虛空,

我即是虛空, 非我亦虛空,

無涯的虛空, 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圖片轉載自: www.hk01.com/%E5%93%B2%E5%AD%B8/547633

圖片轉載自: www.hk01.com/%E5%93%B2%E5%AD%B8/547633

我是誰?我為什麼而活?我應該如何活?我為什麼存在?我的存在的價值在哪裡?」是身形弱小、駝背, 但心靈巨大的齊克果 (1813-55) 所追問的幾個關於人的基本問題。

上帝己死, 真理即成為迷宮」是孤傲的超人尼采 (1844-1900) 向人類的宣告。

如果没有上帝, 那麼人在世間什麼都可以做」是患有癲癇, 嗜愛賭博, 對理性和自由懷疑、在罪與罰中煎熬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1821-81) 的質疑。

世界是由謊言所構成, 真理不可尋求」是活在一個荒謬怪誕、恐懼、孤獨和疏離的世界中的卡夫卡 (1883-1924) 的吶喊。

以上幾位哲/文學家齊克果、杜斯妥也夫斯基、尼釆、卡夫卡等都是存在主義的先驅者。齊克果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

圖片轉載自: www.hk01.com/article/49326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圖片轉載自: www.hk01.com/article/49326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存在主義「我是誰」的主題也出現在影響卡繆 (1913-60) 巨大的紀德 (1869-1951) 的小說「浪子回家」中: 浪子被「家」關住, 生命枯竭, 不由自主地想到許多路可以走, 許多路沒有人踩過; 想像身上覺得有一個新生命跳出來了, 就逃走了-逃到外面廣大世界去追尋「我是誰」

存在哲學 (或主義) 把孤獨個體非理性的意識活動當作最真實的存在, 認為理性抽象思考無法獲得「存在的意義」的答案。德國的海德格 (1889-1976)、雅斯培 (1883-1969), 法國的沙特 (1905-80)、卡繆等都是其代表人物。

存在哲學將人 (此在) 視為孤獨的精神個體, 偶然地被拋棄到這個陌生而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卻自始就沈淪於被常人 (average people、ordinary people) 和大家包圍的虛假的、喪失自我的、非本真的生活中-不自由、不作選擇也不需負責

現代人看似自由, 其實最受束縛。他的生命是朝向他人的生命」-即為他人而活的生命。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同, 他非常留意別人對他的反應, 很在乎別人的讚譽。為了取悅他人, 他不惜帶上不同的假面具, 也不惜按照別人的期望去決定自己的人生 (齊克果語 [1])。

人存在的基本狀態為憂煩、焦慮、恐懼、顫怖、放逐、荒謬、絕望、虛無 (虛空)等; 人既不知從何而來、己身為何、向何而去, 也沒有原因、依據、目的。

人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已把他的存在交由「煩」(或「憂煩」) 來支配,「煩」與人終生相伴。「煩」本身没有特定對象, 它是一般的情緒態度, 即使無所事事時也會煩。針對特定對象的「煩」有煩忙和煩神兩種, 煩忙的對象是事物, 煩神的對象是他人。人和世界-他人或事物-打交道時不是煩神就是煩忙, 終生不得擺脱 (參海德格 [2])。

世界和生活充滿偶然與不確定性, 世界的本質就是荒謬, 故而沙特説: 「世界是荒謬的, 人生是痛苦的」。人的「理想狀況」和「實際狀況」的差距愈大, 荒謬的程度就愈大。

人生在世, 空無所有, 無家可歸, 毫無意義, 存在本身即是虛無, 每人行走在無底的虛無深淵中, 只能依賴他/她自己。

人絕對自由、注定自由, 自由是人逃避不了的命運, 世間無事不可為, 但必須承擔自由選擇和行動帶來的焦慮和後果。

人的自由, 伴隨著焦慮, 憂懼, 甚至絕望-它們主要是源自於生存奮鬥中未能發揮生命潛能而引起的「存在焦慮」; 以及達不到目標, 被生活困住, 身不由己, 無路可逃、無處可去而引起的憂懼及「安静無聲的絕望」。

人通過自擇的活動以及擺脫常人束縛後本真的存在方式, 讓真理或存有本身得以顯現。「真理或存有的顯現 (無蔽), 有如在樹林中自由的散步者, 一路在明暗相間的樹影下探路而行, 突然進入一處林中空地 (澄明之境), 陽光直接從上方照射下來, 豁然開朗」(海德格語)。

人生並無客觀公認的意義, 只有主觀自認的意義。人終其一生都是處在去追尋我是誰、去尋找自己主觀的生命意義、去尋求自己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真理、去存在 (to be)-去過本真的生活而要成為自己-的過程之中。

存在主義是以個人為中心, 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和自由, 其口號: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人創造自己」(沙特語);

我反抗, 故我們存在」、「反抗給予生活以價值」(卡繆語),

強調個人並無先天固定的本質和身份, 要勇敢反抗荒謬和虛無、反抗現實的醜陋、壓迫和不正義-以賦予自己的生活以意義, 要用行動超越現實和造就自我。

個人的本質、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都是由存在過程的自由選擇和實踐行動所創造和決定, 過程未結束以前, 都能夠改變和重塑。

個人必須找到真實的自我, 而求其完成和實現, 個人對於自我存在的領悟和行動決定了他/她的存在的境界

雖然存在主義思潮隨著沙特和其他代表人物的死亡而逐漸沒落, 於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被結構主義及隨其後的後現代 (解構) 主義流行思潮所取代; 但是, 存在哲學主張的人絕對自由, 終生可經由自由選擇和行動造就人生、賦予意義, 而且人永遠有另一次機會, 至死為止-這種悲觀絕望中的樂觀希望精神, 可以照亮人生, 給予人們極大的啟發和鼓舞。

[1] 余達心 2017《攀生命高峰:與偉大心靈同行》, 團結出版。

[2] 趙敦華 (2014)。現代西方哲學新編 (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8/12
當買不起房,當投資失敗,當失婚,當....讀這篇很有幫助, 一切都是空,內心得到了寧靜。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3
李英華 存在哲學主張人永遠有另一次機會-這種悲觀中的樂觀精神, 可以照亮人生, 給予人極大的啟發和鼓舞。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8/12
我是誰?誰是我?我從何而來?欲往何處?每個人來到世上,大概都不是自願的。所謂的投胎轉世,也是一種未經實證的說法,也是宗教的概念。人生如果沒有意義,那存在也沒有意義。那宇宙和地球為何存在?探究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們又為何存在?這世界上真的存在無存在意義的任何生命或事物嗎?還是因為我們有了實體,而成為存在的要件之一?活著真的很累,如果不知為何而活,那會更累。有這麼多的哲學家前輩發展了那麼多省思及警世名言,那麼,懇請老師告訴本人:人生到底是什麼?人又到底是什麼?人生只是磨難的集合體?諸事無聊的組合?還是實踐一種叫做不知所謂的自我認同感?人,只是一堆碳基元素構成的有機體嗎?一經拆解,就是虛無?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3
李英華 築夢人 存在哲學主張人永遠有另一次機會-這種悲觀中的樂觀精神, 可以照亮人生, 給予人極大的啟發和鼓舞。"有這麼多的哲學家前輩發表了那麼多省思及警世名言,那麼,懇請老師告訴愚笨無知的本人:人生到底是什麼?人又是什麼?"-您客氣。大哲康德也問同樣的問題, 他最關切的根本問題為:人是什麼? 分為三個子問題: 人能夠知道什麼? 人應當做什麼? 人可以希望什麼? 其回答包括在他的批判哲學的三大批判中。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8/12
當人遭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便是問問自己為何而活的時候。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3
Thomas Tang 苦難使人深刻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08/17
幾千來來,這個問題,還是很熱門。謝謝教授分享個大家名句。👍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8
小步隨安 哈! 謝謝, 是真真實實的虛空...
彼得潘-avatar-img
2023/08/12
筆記裡記錄了中國文學文化家 南懷瑾大師所言:人生沒有意義 只有三句話:莫名其妙的來著無可奈何的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去另外想起了鐫刻在希臘神殿上 也被 蘇格拉底拿來授徒的一句話:認識自己是自省?開發潛能?或是孔夫子的“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人生哲學晦澀艱深 有時讓人苦思不得 我已經不是虔誠的教徒 受“無神論”影響 只有聖誕節陪母親参加子夜彌撒 只是討歡心而已。https://kknews.cc/zh-tw/food/qybbpgo.html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3
彼得潘 "南懷瑾所言:人生沒有意義 只有三句話:莫名其妙的來著, 無可奈何的活著, 不知所以然的死去"-存在主義的味道頗濃
avatar-img
吳鐵肩的沙龍
126會員
66內容數
吳鐵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Thumbnail
你被創造時不僅有一個身體,還有一個靈魂(思想、意志和情感)這是你的一部分,與更偉大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因此,你確實擁有內在的能力與無限連接。與神。 人們會試圖用金錢、知識、食物、對他人的權力、人際關係和其他各種東西來填補他們的空虛…但沒有什麼能長久有效。
Thumbnail
你被創造時不僅有一個身體,還有一個靈魂(思想、意志和情感)這是你的一部分,與更偉大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因此,你確實擁有內在的能力與無限連接。與神。 人們會試圖用金錢、知識、食物、對他人的權力、人際關係和其他各種東西來填補他們的空虛…但沒有什麼能長久有效。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Thumbnail
"如果我盡心竭力, 還是得不到人類的冠冕, 那我又算是什么呢?"-歌德《浮士德》 "存在即是被 (心靈) 感知: 某事物存在意指關於該事物的觀念存在於某些心靈中; 否則, 該事物即不存在"-柏克萊 (對於此議題深入的哲學探討, 請參閱拙作:漫談「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 )
Thumbnail
"如果我盡心竭力, 還是得不到人類的冠冕, 那我又算是什么呢?"-歌德《浮士德》 "存在即是被 (心靈) 感知: 某事物存在意指關於該事物的觀念存在於某些心靈中; 否則, 該事物即不存在"-柏克萊 (對於此議題深入的哲學探討, 請參閱拙作:漫談「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 )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