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如何用潛意識去影響人?<<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教我們的"人性誤判心理學"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了解人類潛意識的缺陷,可以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過得更幸福。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是一本將股神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蒙格經典演講集結的經典書籍,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與洞見。書中內容是他的演講內容,講述的都是他人生淬鍊的經歷,字眼很平易近人,所以我第一次接觸時,還很膚淺的覺得:「這不都是基本常識嗎?!」之後我就把他置之高閣,變成我的庫存書。

一直到我面臨工作停滯與困惑期,那是一段我不斷地看書、不斷地上網、不斷找答案的時期,讓我再次遇見它。

還記得那天,風光明媚的寧靜午後,是我買這本書的兩年後,因緣際會地再次翻開書,有一種我好像從沒看過的感覺。

但可能是因為歷練增長,短短一個下午的閱讀,讓我思維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raw-image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窮查理”來自於查理蒙格仿效心中英雄,「美國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他過去出書用的假名就是“窮理查”。而我也模仿我心中的英雄,將自己用了許多年的名字改為"查理",以此感念他對我人生的重大影響。

書中有一個章節講述"人類誤判心理學",讓我深刻了解,人要成功必須先了解自己。因為當你了解自己,避開人性的偏差,你人生才不會被人類的盲點誤導,而走錯路。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獎勵,是鼓勵他人行動最好的方式之一,因為獎勵可以啟動他人的主動性,所以教育學家說:「教育小孩,就是要把握他做對事的時候,因為這件事會定錨在他心中,產生正向的喜悅,而這喜悅也是讓小孩未來能持續正向思維的動力」

懲罰,是避免他人去做某些行動的方式,是一種規範式的禁止他人,雖然有效,但無法啟動他人的主動性。如:法律,因為此並非讓人心甘情願去遵從,所以常發生當沒人在監控時,就容易行為失控。除此之外,懲罰機制必須要斟酌,因為人生必須要有試錯的勇氣,不斷的用懲罰是會讓人抹滅掉創意的。

--從自己的角度,不管有沒有人監管,我都會做對的事,避免做錯誤的事。--

「喜歡/熱愛傾向」

人會因為喜愛某一個人、某一些政黨或某一些組織,而盲目去支持與認同,

--從自己的角度,對於任何事,應該"盡量"對事不對人。因為再好的人,都有可能做錯事;再壞的人,在某些時候也會是個善良人。--

「討厭/憎恨傾向」

反之亦然,《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過去生活在大自然中,周圍環伺者毒蛇猛獸,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必須趕緊行動,否則可能會被吃掉。所以在人類基因中,建立起一種"避免懷疑"的傾向。也因此,現代人面對困境與問題時,養成能不思考就不想,能靠人就不獨立的壞習慣。

--從自己的角度,除了遇到性命垂危事項外,我都會先冷靜、再思考、去問人、上網查、找書本..等方式去尋求相對正確解。--

「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意指內心標籤與行為表現要一致,否則情緒會矛盾,不開心:

1.身分標籤:意指某些身分就應有傳統認定的樣子。如:老師。

2.他人貼標籤:不違背別人的期待與肯定,而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從自己的角度,以找到自己天賦與活出自己為首要目標,這樣才能避開標籤的牽引力--

「好奇心傾向」

從正面來看,是人類發展與學習的原動力;負面來看,好奇心讓人類容易被蠱惑。如:每月固定高收益的龐式騙局。

--從自己的角度,有趣的事都去看、都去觀摩、都去學習與分析,但不碰誇張的事--

「康德式公平傾向」

認為世界應該公平的。但,因為每個人的公平標準不同,常會導致爭吵與糾紛。如:坐捷運某些人會讓位給孕婦,但當有些人並沒有這樣做時,就會引起社會的撻伐。

--從自己的角度,我做事不追求公平,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盡量不要再意別人的反應--

「羨慕/妒忌傾向」

若從成長的角度,這可成為人類的動力;但從負面來看,人類容易焦慮與害怕,嚴重點還有可能做出犯罪行為。如:世界上的仇富行為。

--從自己的角度看,面對比自己厲害的人,就去跟他學習;看到過得比自己好的人,激勵自己,我的未來是有可能跟他一樣的--

「回饋傾向」

互惠原則,有兩個層次去思考

1.若是自己幫別人:想要求對方回饋,必須是當下,因為人容易在時間流逝下,忘記你對他的恩情。

2.若是別人幫自己:提醒自己要記得與感恩。

--從自己的角度看,幫人不求回報,被幫謹記在心,甚至是記錄起來--

「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人太懶得思考,所以容易被簡單聯想影響。如:有漂亮代言人的保養品,應該很不錯

--從自己的角度看,說服人時,創造簡單聯想畫面;自己簡單聯想時,停下腳步好好思考--

「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面對痛苦事件,人會自主的啟動遺忘機制。如:我親生母親雖已過世多年,但午夜夢迴,總會覺得好像沒這件事。有些更嚴重的,還會說服自己這是事實

--從自己的角度看,就是學會面對與釋懷--

「自視過高的傾向」

人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高於平均水準,甚至是前30%。但,事實往往不是如此。

--從自己的角度看,持續學習、持續與人交流、持續輸出所學,以避免自己閉門造車的盲點--

「過度樂觀傾向」

有點類似稟賦效應,對於自己下的決定,已經買的東西,都會過度樂觀的看待。

--從自己的角度看,學習從正面、反面、綜合的角度來看--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喪失100元的痛苦遠大於獲得100元的開心。

--從自己的角度看,說服人的話術,用"喪失"…取代"獲得"…--

「社會認同傾向」

很多人愛買的東西,一定很實用;很多人排隊的餐廳,一定很好吃。

--從自己的角度看,先看負面網路評價,若有嚴重的,就要考慮;但若東西不貴,就試試吧--

「壓力影響傾向」

某些非正向的直銷與宗教團體會邀約會員或信徒,透過群眾論述,並從正面與反面的角度進行實證分享。最後,會由學長姊在現場給予你壓力,讓你在那種氛圍中不得不做出簡單承諾,可能是成為會員,或是加入付月費信徒。一但你做了第一步,你也會說服自己要做第二步,之後就萬劫不復了。

--從自我的角度看,若遇到這樣的團體,我就會選擇直接離開--

「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古人云:近水樓台,先得月。人常常會因為身邊常看到某些人或事物,而覺得有緣與正向思考,所以會產生錯覺與誤判。

--從自我的角度看,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提醒自己冷靜、冷靜--

「不用就忘傾向」

知識學習,不常使用,不常複習,常會讓知識淪為過客

-從自我的角度看,看書會作筆記,不斷複習與行動,直到內化成反射動作才稍微停止--

「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喝酒或吸毒都會對身體起到一些化學反應,導致常會做出後悔莫及之事

-從自我的角度看,酒適量,毒不碰--

「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人們對於衰老有一些刻板印象,所以人通常都會被此刻板印象影響著,做著原本可以避免的行為。如:老人無法學習,因為腦力會隨著年紀衰退。

-從自我的角度看,不在意年紀帶來的刻板印象,持續學習,好好養生--

「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職業與身分代表他們是專業的,但實著不一定。如:理財顧問說的股市分析都是對的。

-從自我的角度看,職業與身分代表著歷練,我會聽,會參考,但我會再去確認,去研究,並做出自己的決策--

「廢話傾向」

一個實力不好的人,常常廢話連篇,為的就是證明他是對的。往往,廢話多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想清楚

-從自我的角度看,面對事情多思考,為的就是淬鍊出一件事情的關鍵點。若未想清楚,就先閉嘴--

「重視理由傾向」

"因為",是個很有威力的關鍵詞

-從自我的角度看,永遠說"因為………….."--

「lollapalooza傾向」

意指任何一件事,若能有不同層面的思考,就能想得更清楚;一個問題,若能有不同維度的方案,就能更好解決;一場談判,若能有不同的溝通策略,就更能說服對方。

用lollapalooza效應,迎難而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特助的經營筆記-查理說
13會員
37內容數
10多年的特助經驗,走過北京、上海、陝西、杜拜、非洲 溝通談判、公司治理、品牌行銷、運營管理、業務推廣 「修練願力,把生活中每一個不願意轉為願意,將願意轉變成人生意義。」
2024/01/19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2024/01/19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2023/12/12
「你要有身分,才能跟別人談。」 「口才不好,別跟別人談判。」 「談判要有霸氣。」   以上是大多數人對於談判的集體共識 卻也是集體迷思 因為這樣的誤解 導致大家常常在職場或商場因為自覺沒有地位與口才而不敢說話 導致自己喪失可以獲得的東西   人們想買的並不是1/4 英吋的鑽孔機,
Thumbnail
2023/12/12
「你要有身分,才能跟別人談。」 「口才不好,別跟別人談判。」 「談判要有霸氣。」   以上是大多數人對於談判的集體共識 卻也是集體迷思 因為這樣的誤解 導致大家常常在職場或商場因為自覺沒有地位與口才而不敢說話 導致自己喪失可以獲得的東西   人們想買的並不是1/4 英吋的鑽孔機,
Thumbnail
2023/12/05
「那間廟問事很靈驗,可排解疑難雜症。」 「信我者得永生。」 「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宗教,一個由一群人,擁有共同信念,所組成的團體 看似不同宗教有不同教理 但為了集結更多信眾 祂們卻不約而同的在平日活動與經典中 納入了許多可吸引人性的節點 "先提供信眾想要,再給予
Thumbnail
2023/12/05
「那間廟問事很靈驗,可排解疑難雜症。」 「信我者得永生。」 「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宗教,一個由一群人,擁有共同信念,所組成的團體 看似不同宗教有不同教理 但為了集結更多信眾 祂們卻不約而同的在平日活動與經典中 納入了許多可吸引人性的節點 "先提供信眾想要,再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高手 第一章 亞當斯密自立道德觀 值得愛與被人愛 得體:合理的社交是與人分享自己的大壞事跟小好事。大壞事別人不會感到大壞,自己也就為了跟他人感受同步而難受度降低;小好事則能讓人開心。大好事變成炫耀。 美德:謹慎、正義、仁慈 湧現emergence 改變社會 第二章 精英和讀書的
Thumbnail
什麼是高手 第一章 亞當斯密自立道德觀 值得愛與被人愛 得體:合理的社交是與人分享自己的大壞事跟小好事。大壞事別人不會感到大壞,自己也就為了跟他人感受同步而難受度降低;小好事則能讓人開心。大好事變成炫耀。 美德:謹慎、正義、仁慈 湧現emergence 改變社會 第二章 精英和讀書的
Thumbnail
愛因斯坦說,他那些成功的理論來自「好奇、專注、毅力和自省」。他所說的自省,就是不停地試驗與推翻他自己深愛的想法。
Thumbnail
愛因斯坦說,他那些成功的理論來自「好奇、專注、毅力和自省」。他所說的自省,就是不停地試驗與推翻他自己深愛的想法。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04頁,原則11:人格價值 誠實是智慧寶典裡的第一章。 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在追求幸福。 贏得他人的尊敬 當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想贏得你看中的人的尊敬。 名聲是個人最大的資產,無論對事業或個人而言皆然。 訓練自己成為有品德的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04頁,原則11:人格價值 誠實是智慧寶典裡的第一章。 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在追求幸福。 贏得他人的尊敬 當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想贏得你看中的人的尊敬。 名聲是個人最大的資產,無論對事業或個人而言皆然。 訓練自己成為有品德的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作者:愛瑞克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意外的閱讀順序,巧妙的連接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之後,其異曲同工之妙與概念環環相扣。
Thumbnail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作者:愛瑞克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意外的閱讀順序,巧妙的連接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之後,其異曲同工之妙與概念環環相扣。
Thumbnail
了解人類潛意識的缺陷,可以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過得更幸福。 一直到我面臨工作停滯與困惑期,那是一段我不斷地看書、不斷地上網、不斷找答案的時期,讓我再次遇見它。 還記得那天,風光明媚的寧靜午後,是我買這本書的兩年後,因緣際會地再次翻開書,有一種我好像從沒看過的感覺。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Thumbnail
了解人類潛意識的缺陷,可以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過得更幸福。 一直到我面臨工作停滯與困惑期,那是一段我不斷地看書、不斷地上網、不斷找答案的時期,讓我再次遇見它。 還記得那天,風光明媚的寧靜午後,是我買這本書的兩年後,因緣際會地再次翻開書,有一種我好像從沒看過的感覺。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