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善至
提及善至,先說善來。菩薩是佛陀還未成就正自覺時的稱呼,他輾轉輪迴,重複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修習十波羅蜜,目的是為了證佛果及一切知智,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
十波羅密的修行道追隨菩薩成佛的足跡,讓我們依照律藏以十波羅蜜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來解釋每一個波羅蜜。
5.精進波羅蜜 (viriya-pāramitā)
精進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而為眾生之福利所付出的身與心之努力。
特相:奮發努力
作用:支持,使其堅定
現起:無可阻擋的決心,能激起精進力
近因:想要修行的迫切感或悚懼智
對於精進波羅蜜,菩薩會如此省察:
「缺少了足夠的精進力,即使要解救自己以脫離生死輪迴也不可能。那麼,若缺少了足夠的精進力,發心修菩薩道者又如何能夠解救眾生?只有具最上等精進力的人,才能證得正自覺,幫助眾生。」
他繼續
省察精進波羅蜜:「無量的
貪、瞋等煩惱就有如醉象一般難以控制,而由這些煩惱所造成的
業力就有如死刑執行人正在高舉利刀,就要把我們處死。
四惡道的門永遠為我們的惡業敞開,只有通過精進力才能除惡行善。」
菩薩的精進就如獅王捕捉兔子或大象般,他不會因為兔子是小動物而付出較少的努力,他不會因為大象的體積大而付出較多的努力。不論任務大小,他時時刻刻都會付出同等的精進力。
據《摩訶旃納卡本生經》(Mahājanaka Jātaka)記載,菩薩和七百個旅客乘船外出,不幸遇到了暴風雨。當船快要沉下去時,其他人都絕望地哭泣,只有菩薩在想:「我是個英勇的智者,遇到危險就傷心哭泣,絕不是我的性格。我必阿鼓起勇氣,用雙手游到安全之地,拯救自己的生命。」
他在大海中游了七個晝夜,從沒有放棄,海神非常讚歎他的精進力,把他救起。菩薩在每一世裡都勇敢與毫不退縮地做應當做的事。別說生為人,即使是生為動物,菩薩也不會疏于培育精進波羅蜜。有一世,菩薩生為一隻黑牛,由於對飼養它的女主人心懷感恩,它拖了五百輛車的貨物越過一片大沼澤。
精進是一切成就之本,所以菩薩生生世世都勤于培育精進波羅蜜。
6. 忍辱波羅蜜 (Khanti-pāramitā)
關於忍辱波羅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而忍受他人給自己帶來的痛苦。
特相:耐心地忍受
作用:克服喜歡與厭惡的事物
現起:容忍和不對抗
近因:如實知見諸法
為了培育忍辱,菩薩如此一一思維:「若不掌握好忍辱,眾生就會因別人加在自己身上的痛苦而起瞋恨,想要報復,後果是他們在今生與來世皆要受苦。」
雖然我是真的因為他人的折磨而受苦,然而起因卻是我擁有身體,因為此苦是以我的身體為田地、以他人的作為為種子。我的忍辱是還清我欠下苦債的方法。若沒有他人的折磨和羞辱,我又怎麼可能修持忍辱波羅蜜? 他們實在是我的恩人。他折辱我是因為他已被憤怒之魔控制了,他將來也要遭受苦報,我應對他有慈悲心。
是他的名色法在為惡,是我的名色法在受折辱,這兩組名色法在此刻已消逝; 那麼,是『誰』在生『誰』氣? 沒有我相和他相、瞋恨就不應該有立足點。以上種種如理思維,對培育忍辱有莫大的説明,菩薩也是貫徹終始。
菩薩有一世是忍辱隱士(Khantivāda)。他受某國大將軍的邀請,居留在皇室公園裡。有一天,他在園中享受禪悅時,國王與一群宮女也來到此處。國王在欣賞宮女唱歌時,竟然睡著了。宮女們就趁機溜走,請求忍辱隱士開示。國王醒來後,發現宮女們都去了隱士那一邊,他來到宮女聚集的地方,也沒有人迎接他,國王非常生氣,想要殺掉隱士。
於是國王不屑地問:「隱士,你在開示什麼?」
國王問:「什麼是忍辱經?」
隱士回答國王:「當別人誹謗、辱駡、攻擊你時,你都能一一忍受,不生惱怒。」
國王說:「我現在就要看你真的能忍受嗎?」國王命令侍衛用尖刀刺他的前胸後背,並施以兩百鞭刑。隱士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
國王再問他開示什麼經,隱士回答他的忍辱並不在皮肉上。國王再命令侍衛把他的雙手雙腳斬掉,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來。
隱士對國王說,他的忍辱並不是在手腳上。
國王聽後更加憤怒,再下令割掉他的耳朵和鼻子,隱士全身都被血覆蓋著。
怒不可遏的國王再次問他開示的什麼經,
隱士回答他的忍辱並不在他的鼻子和耳朵,而是深植在他的心窩中。
國王無法證明隱士不能實踐自己所教的,他憤恨地在那隱士的胸口踢了一腳,然後離去。此時的隱士已經面目全非,奄奄一息。
當時將軍仔細地把隱士身上的血擦乾,然後向他禮拜,說道:「請原諒我們的國王的無知和殘暴!」
隱士說:「我願國王長命百歲,雖然我被無禮傷害,我純淨的心容納不了任何瞋恨。」
懷著慈愛,隱士就這樣離開人間。當國王正要離開公園時,大地裂開兩半,阿鼻地獄的火從地裡冒起,火團把國王捲入地獄,這就是傷害一位無害的人的果報。
菩薩帶著欲成佛的宏願在生死大海流轉,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輪迴的痛苦。不過,在行菩薩道時期,他時常要修習忍辱波羅蜜,以面對無知的眾生加諸於他身上的種種苦楚。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