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迷霧連結生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靠近又想遠離

「我想要認識自己,但好像快要接近自己心裏時,就感覺到很害怕!...」一位學習者表達她的困難之處。
「謝謝妳可以把它說出來!因為這樣害怕的感覺表達出來是不容易的...,可以多說一點嗎?」每當有學習者願意表達自己內在負向或脆弱之處,都讓我感覺很珍惜,因為能表達出來,真的是很不容易。
「...不知道接下來會看到什麼,怕看到自己很黑暗的部分...」此時感受到她微微的顫抖。
「暸解...此刻,我想邀請妳陪伴自己這樣的感覺...,此刻你所經驗到的狀態--害怕看到自己黑暗的部分--是很重要的時刻...」支持她當下的狀態,同時,猜想她可能對自己的情況有著負向的解讀,想提出另一種觀點供她參考。
「...」她有些驚訝和困惑,停頓了一下,隨之慢慢的放鬆了一些。
「很多人會碰到類似的狀況...這是想要深入認識自己或是改變自己時,可能會遇到的。如果可以秉持認識自己的初衷、陪伴自己穿越這個過程,將會有很深刻的進展...」
接下來依據這位朋友的回應,決定進一步的陪伴與探索,或是,邀請她給自己一點時間,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運用「主動學習的歷程」前三步驟:覺察、接納和好奇(參閱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進入更深的學習。
我想到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常常在探索內在時感覺到害怕,或是,在畫原生家庭圖以及家庭生活年表時,因為害怕或不舒服而不想繼續下去,甚至會出現很明顯的生理反應,如:頭痛、肩頸酸痛、微微發抖...。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如何看待當下的狀態,並據以評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當下可以記得自己想要學習與改變的初衷,認識自己本質的珍貴,就會比較能面對當下的不舒服與脆弱的感覺,將其視為必經的轉化過程,堅持緩步前進。

常常出現的對自己的看法

圖一、對自己的誤解
如果用一個圓來比喻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累積的負向經驗,很容易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一個誤解,以為我們內心深處是沒有價值或是很黑暗的(如圖一中黑色的圓)。
於是,習慣於用他人能接受的外在行為或良好表現(如圖一中藍色的環)來保護自己,遮蔽內在的真實,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納與認可。
圖二、內在匱乏需要外在認可
他人的欣賞和認可增加了我們內在的價值感,讓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夠好的人、過著有價值的人生,感覺內在增加了能量。(如圖二中金黃色的箭頭)
為了得到這樣的認可,我們努力的付出,時間久了或是超過可以負擔的極限,會讓我們覺得心累、煩躁、壓抑…
如果無法得到被接納與認可的能量,內心的自責和恐懼容易瞬間襲來,很可能針對自己和他人產生憤怒的情緒。
這種通過外界的回饋與認可來證明「我是夠好的」,是因為內心深處並不相信自己,覺得自己的內在空洞無力、缺乏能量,因此,在進行自我探索時,就會害怕接觸到內心深處,以為都是黑暗和沒有價值的部份。

另一種眼光看自己

圖三、1內在生命力
薩提爾女士相信,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生命力(如圖三中1黃色的圓),從出生之前、受孕開始就已經擁有了。
這個生命力讓我們充滿成長的能量和探索的熱情,用愛和純真的眼睛看待這個世界,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覺得世界夠安全,並且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圖四、2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在母親的子宮裡面,隨著時間慢慢長大,一直感受到溫暖、舒適、安全的空間。
出生之後,感受到父母或其他大人的擁抱與照顧,感覺到與他們的連接,逐漸地發展出愛與被愛的渴望,並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如圖四中2粉紅色的圓)。
圖五、3自己不能接納的負向部分
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不適當和偏頗的教養,我們會產生負向的感受,以及發展出「我不夠好」的信念(如圖五中3黑色的圓)。
同時也漸漸忘了我們本身是有能量、有價值、有愛與被愛的能力的這樣的一個事實……
圖六、4可以被看見的外在表現
所以,為了保護自己、遮蔽自己的脆弱,我們開始努力向別人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如圖六中4藍色的圓),來證明「我夠好」、「我值得」、「我有價值」、「我有能力」……
這也是當我們探索自己時,穿越了外在或良好表象的部份,接觸到自己內在脆弱或負向的部份,而誤以為是圖一的黑暗部份,因而害怕而停止持續探索。
圖七、生命力的綻放
如果是用薩提爾的眼光看自己,我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本身有適應環境與期待他人認可的部份,也有感覺到脆弱與不能接納自己的部份,同時,更擁有生命力以及愛與被愛的能力,只是長期被遮蔽,忘了它們其實一直存在。
如果能和自己的生命力連結,將會感受到豐盛的活力,以及穩定自在的狀態,這樣的能量將會向外穿透內在脆弱、黑暗以及外在表象的層面,逐漸的轉化與整合(如圖七中金黃色的箭頭)。

穿越、轉化與整合

承接上述的眼光,會讓我們探索自己之時,可以帶著希望感,知道自己的本質和生命力,等待我們穿越內在的困難與黑暗,直達內在的渴望與生命力!
圖八、轉化與整合
當我們保持著與內在的渴望與生命力的連結,就會將困難與黑暗的部份,轉化成豐富而有力量的資源(如圖八中紫色的花瓣),整合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avatar-img
641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天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探索冰山時,「探索」與「轉化」是同步發生的,實用而重要的「轉化」方法是透過期待進入渴望、提升生命力。 當連結渴望、生命力提升之後,會開始由下而上滋養與鬆動冰山中的期待、觀點和感受,當冰山水面下的區域開始流動、進入動態平衡後,就會更自然而然的展現出適當、平衡而有力量的行為,包括常常聽到的一致性表達。
「我們都擁有內在資源,以成功地應對與成長。」 「想與我們的自我價值感聯結並予以實現,就必須發掘自身的內在寶藏。」 對薩提爾模式來說,這樣寶藏的核心就是「生命力」,是人類珍貴的本質、核心。「資源」是「生命力」遇到現實中挑戰時,所衍生出的特定型態的能量,這股能量外顯出來時,就是應對挑戰的能力。
薩提爾女士認為:「我們都擁有內在資源以成功地應對與成長。」 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中,意識到自己擁有豐富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會因此而感覺到自己是豐盛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影響輪是其中一個既簡單又美好的工具,可以直接接觸我們內心資源的捷徑,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豐富與提升自我價值感。
在成長歷程中,面對求生存甚至更困難的情境,被迫或是無意識的,選擇了用自己的某種方式應對,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與隔絕能力,讓自己的生活不致於混亂、破碎,同時還能以某種方式學習與成長。 因此,作為成年人,我們更加更加認可內在所有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有它存在的原因,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都將是我們的資源。
家庭圖的主角曦和承諾會願意為自己表達憤怒,不再畏懼幼年時母親高大的形象,是很好的進展。回到現實生活中,表達憤怒一定還是會有困難,這需要慢慢來。但這樣的進展,將會使她更不需要壓抑憤怒、更加接納憤怒的存在,也就更能朝向「和自己連接」的方向邁進!
探索冰山時,「探索」與「轉化」是同步發生的,實用而重要的「轉化」方法是透過期待進入渴望、提升生命力。 當連結渴望、生命力提升之後,會開始由下而上滋養與鬆動冰山中的期待、觀點和感受,當冰山水面下的區域開始流動、進入動態平衡後,就會更自然而然的展現出適當、平衡而有力量的行為,包括常常聽到的一致性表達。
「我們都擁有內在資源,以成功地應對與成長。」 「想與我們的自我價值感聯結並予以實現,就必須發掘自身的內在寶藏。」 對薩提爾模式來說,這樣寶藏的核心就是「生命力」,是人類珍貴的本質、核心。「資源」是「生命力」遇到現實中挑戰時,所衍生出的特定型態的能量,這股能量外顯出來時,就是應對挑戰的能力。
薩提爾女士認為:「我們都擁有內在資源以成功地應對與成長。」 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中,意識到自己擁有豐富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會因此而感覺到自己是豐盛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影響輪是其中一個既簡單又美好的工具,可以直接接觸我們內心資源的捷徑,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豐富與提升自我價值感。
在成長歷程中,面對求生存甚至更困難的情境,被迫或是無意識的,選擇了用自己的某種方式應對,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與隔絕能力,讓自己的生活不致於混亂、破碎,同時還能以某種方式學習與成長。 因此,作為成年人,我們更加更加認可內在所有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有它存在的原因,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都將是我們的資源。
家庭圖的主角曦和承諾會願意為自己表達憤怒,不再畏懼幼年時母親高大的形象,是很好的進展。回到現實生活中,表達憤怒一定還是會有困難,這需要慢慢來。但這樣的進展,將會使她更不需要壓抑憤怒、更加接納憤怒的存在,也就更能朝向「和自己連接」的方向邁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你相信自己嗎?你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你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和目的嗎? 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多人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我以前也是這樣。我知道很多人都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但是,如果你靜下心去想就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當你傾聽內在的聲音,大膽地做夢,帶著好奇心突破生命的限制,為自己規劃生命藍圖和未來方向,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心靈的閥門,允許宇宙能量自然流動,你收穫的會比你緊抓的還要多更多,你的人生是自己創造的,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你造就的,當你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幫自己掌握人生的藍圖,有意識地帶自己往前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你相信自己嗎?你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你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和目的嗎? 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多人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我以前也是這樣。我知道很多人都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但是,如果你靜下心去想就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當你傾聽內在的聲音,大膽地做夢,帶著好奇心突破生命的限制,為自己規劃生命藍圖和未來方向,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心靈的閥門,允許宇宙能量自然流動,你收穫的會比你緊抓的還要多更多,你的人生是自己創造的,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你造就的,當你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幫自己掌握人生的藍圖,有意識地帶自己往前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