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端午,南台灣充沛的雨量,進入「夏至」節氣,天氣將更炎熱。「夏至」雖然是夏季白天最長時,卻不是天氣最熱的時候。到小暑、大暑節氣,氣溫才會到最高點。
暑夏,最容易影響人體的是:〝耗氣傷津〞、〝脾胃虛弱〞兩部分。
炎熱的天氣,讓人體「耗氣傷津」,特別容易產生些:心氣不足、肺氣虛,肝血不足、肺陰虛... 等現象。〝暑熱夾濕〞,濕氣則更讓脾胃功能虛弱。
氣血虛,人體不但可能有發熱現象,循環力也較差。以下是日常可以補充的飲食:
■ 補氣的食材:
荔枝、蓮子、櫻桃、山藥、花生、豆類與相關製品(豆漿、豆腐、味噌等)、馬鈴薯、地瓜、胡蘿蔔、玉米、香菇、米飯、小米、雞肉、魚肉、雞蛋;黃耆、人參、元氣茶 ...等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體質脾胃功能差,或者兒童、病人、老人等族群,暑夏在攝取補氣食材時,應注意避免引起 ”脹氣” 問題。解決的方法,主要是在烹煮時,應盡量切碎、切細,並且減少份量。
■ 滋陰的食材:
白木耳、蓮藕粉、金針花、黑木耳、胡蘿蔔、魚肉、排骨、鹹蛋、南瓜、紅棗、莓果類、葡萄、番茄、奇異果、鳳梨 ...等等。
■ 夏季不上火補湯:
西瓜香菇燉雞湯(材料:西瓜皮、雞肉、紅棗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