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夏。《暑熱易耗氣、傷津&濕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濕、熱、涼 ” 與 “ 濕阻、氣虛、血虛 ”

每年的「小滿」、「芒種」節氣,是夏季梅雨「入梅」的開始,時間大約是在五月中旬,因為雨量豐沛,“夏日祛濕”是這段時節的重點
夏日的“濕”、“熱”,是中醫生活保健,在面對氣候對於人體影響方面相當注重的。另外,因為環境濕、熱而伴隨的飲食貪涼、及雨後氣溫下降、或者早晚的涼意,也都是影響人體不適的主因。現代人尤其多見,老弱婦孺特別需注意。中醫古時候稱為〝因暑而受寒者也〞。
避免陰暑,需注意:風扇或冷氣風口勿朝身體直吹飲食忌過於冰冷過多蔬果運動過後避免沖洗冷水澡,及盡量勿頻繁進出溫差大的空間 …… 等。
從「立夏」以來,我們陸續認識了中醫學,以酸味斂汗養心辛味宣散益肺的夏季養生治則;了解陽暑、陰暑的差別。
進一步,介紹了由於夏季炎熱,易造成〝氣隨汗脫〞的「傷津耗氣」現象
,〝汗血同源〞的「血虛」問題,與〝暑多夾濕〞的「濕阻」特點,所以,我們進一步來介紹了中醫學「氣虛」、「濕氣」、「血虛」等體質觀念,來學習夏日中醫學注重〝未病〝、與〝治初病〝的預防與保健方法。
夏季,益氣滋陰的藥膳天然甜品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胡椒家族 —- 紅、綠、白、黑,繽紛美味 認識胡椒們~ 年輕時,在國外唸書,由於喜愛西式餐飲,「彩色胡椒」幾乎是廚房必備的調味料。回台灣後,除了在超市、網路不定期購買外,每年,都會跟高雄獅子山的胡椒園買一些台灣本土種植的黑、白胡椒 ......
夏季不少人經常會明顯感到有胃口差、噁心感 …… 等現象 ,今天要來聊聊原來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其實也與日常飲食相關。 中醫學將噁心感,也稱為 “惡心(讀ㄨˋ)”,因為看到飲食便有畏惡感、胸口有悶慌不適感。“ 惡心 ” 和 “噫”(指噯氣)、“噦”(指乾嘔)、呃逆、嘔吐等,都是脾胃常見的症狀 .....
夏天 & 豆類 豆類,是夏季清熱、利尿、解毒好食材,而且皆有補氣、潤皮膚的好處。 黑豆,與紅豆一般是有名的“消水腫”天然食材,但是,主要入腎經(紅豆則是入心經)。所以,紅豆適合養心、利水;黑豆則適合養腎、消腫 ......
夏天 & 豆類 紅豆利水、消水腫的作用深受許多女性喜愛,但以飲食重鹹、壓力族、排便不順等體質為主。一般煮豆類,需先浸泡約半小時~一小時,浸泡水不用;製作紅豆水時,則浸泡水不倒掉,煮沸後關火再悶15分鐘以上,再飲用 ......
夏天 & 豆類 綠豆清肝火解毒功效,可預防中暑、炎夏熱毒引起的痘瘡癰癤、咽喉炎、腸胃炎等問題。綠豆偏寒涼且解毒,正在服用中藥補藥湯劑者不宜 ......
夏季飲食:豆類,濟世之良穀 豆類,是夏季清熱、利尿、解毒好食材,而且皆有補氣、潤皮膚的好處。 除了先前介紹的玉米、胡蘿蔔 ...等食材可以利水清熱以外,在夏季,常見的豆類也是好食材。 綠豆、紅豆,除營養豐富以外,......
胡椒家族 —- 紅、綠、白、黑,繽紛美味 認識胡椒們~ 年輕時,在國外唸書,由於喜愛西式餐飲,「彩色胡椒」幾乎是廚房必備的調味料。回台灣後,除了在超市、網路不定期購買外,每年,都會跟高雄獅子山的胡椒園買一些台灣本土種植的黑、白胡椒 ......
夏季不少人經常會明顯感到有胃口差、噁心感 …… 等現象 ,今天要來聊聊原來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其實也與日常飲食相關。 中醫學將噁心感,也稱為 “惡心(讀ㄨˋ)”,因為看到飲食便有畏惡感、胸口有悶慌不適感。“ 惡心 ” 和 “噫”(指噯氣)、“噦”(指乾嘔)、呃逆、嘔吐等,都是脾胃常見的症狀 .....
夏天 & 豆類 豆類,是夏季清熱、利尿、解毒好食材,而且皆有補氣、潤皮膚的好處。 黑豆,與紅豆一般是有名的“消水腫”天然食材,但是,主要入腎經(紅豆則是入心經)。所以,紅豆適合養心、利水;黑豆則適合養腎、消腫 ......
夏天 & 豆類 紅豆利水、消水腫的作用深受許多女性喜愛,但以飲食重鹹、壓力族、排便不順等體質為主。一般煮豆類,需先浸泡約半小時~一小時,浸泡水不用;製作紅豆水時,則浸泡水不倒掉,煮沸後關火再悶15分鐘以上,再飲用 ......
夏天 & 豆類 綠豆清肝火解毒功效,可預防中暑、炎夏熱毒引起的痘瘡癰癤、咽喉炎、腸胃炎等問題。綠豆偏寒涼且解毒,正在服用中藥補藥湯劑者不宜 ......
夏季飲食:豆類,濟世之良穀 豆類,是夏季清熱、利尿、解毒好食材,而且皆有補氣、潤皮膚的好處。 除了先前介紹的玉米、胡蘿蔔 ...等食材可以利水清熱以外,在夏季,常見的豆類也是好食材。 綠豆、紅豆,除營養豐富以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暑是一年中陽氣最盛、氣溫最高的時節。一些預防中暑的方法包括保持養生飲食、注意保持環境涼爽、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等。此外,還可以透過放鬆心情的方式來減輕煩躁情緒。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活動日期:7月20、21、22日(六、日、一) 節氣慶典:7月22日(一) 1.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 2.「大暑時吃鳳梨」的習慣,因為這時候的鳳梨是最好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歡迎來到夏至!!!濕熱高溫的氣候,將繼續維持好幾個月!要如何舒適過完酷夏呢? 一直吃冰?吹冷氣?你知道這樣很傷『心』嗎😂有一種方式叫做穿衣服維持身體恆溫,就不會那麼燥熱啦! 歡迎看看芳療師媽媽的酷暑筆記😊
Thumbnail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提供適應季節變化的機會。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退火消暑、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立夏落在每年國曆的5月5日或6日或7日,2024年的立夏則是5月5日星期日,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45度。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養心 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養心,就要靜養,避免大量出汗,因汗出易傷陽。同時,立夏之後,應順應自然界晝長夜短的
Thumbnail
夏天逐漸來臨,高溫帶來的不適需要特別注意。清淡飲食、攝取纖維食物以調理身體,多喝水保持水平衡,多吃紅色食物來養護心臟。保護好自己的心臟,享受夏日的清涼和舒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暑是一年中陽氣最盛、氣溫最高的時節。一些預防中暑的方法包括保持養生飲食、注意保持環境涼爽、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等。此外,還可以透過放鬆心情的方式來減輕煩躁情緒。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活動日期:7月20、21、22日(六、日、一) 節氣慶典:7月22日(一) 1.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 2.「大暑時吃鳳梨」的習慣,因為這時候的鳳梨是最好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歡迎來到夏至!!!濕熱高溫的氣候,將繼續維持好幾個月!要如何舒適過完酷夏呢? 一直吃冰?吹冷氣?你知道這樣很傷『心』嗎😂有一種方式叫做穿衣服維持身體恆溫,就不會那麼燥熱啦! 歡迎看看芳療師媽媽的酷暑筆記😊
Thumbnail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提供適應季節變化的機會。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退火消暑、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立夏落在每年國曆的5月5日或6日或7日,2024年的立夏則是5月5日星期日,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45度。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養心 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養心,就要靜養,避免大量出汗,因汗出易傷陽。同時,立夏之後,應順應自然界晝長夜短的
Thumbnail
夏天逐漸來臨,高溫帶來的不適需要特別注意。清淡飲食、攝取纖維食物以調理身體,多喝水保持水平衡,多吃紅色食物來養護心臟。保護好自己的心臟,享受夏日的清涼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