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殺正義的卻先喊無辜!「最噁爛對話性騷擾」 還被頂頭主管要求和諧

扼殺正義的卻先喊無辜!「最噁爛對話性騷擾」 還被頂頭主管要求和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日性騷擾事件,真的是相當熱,這種事情熱度飆升,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難過「台灣會去騷擾的人這麼多」,還是該開心,這些受害者勇於站出來面對傷疤,用自己的經驗給社會大眾上一課。

我只知道,在某媒體工作的那段時間,所待的部門,有著相當荒謬的事情發生,而這一切,在該台現在也在跟進報導性騷擾的時候,不知道當時要求受害者息事寧人的總監,現在看了有沒有膽驚,還是已經忘了。

不管男性或女性,都要相當保護自己。

不管男性或女性,都要相當保護自己。

事件的發生,往往只是對正義絕望的開始

當時的我是該部門的第二大主管,基本上頂頭上司就是總監,他一般不管細碎的事情,大多都是等我報告或討論,然後他再去跟總經理會報。我手上的工作從寫稿、社群、到人事、下面編輯同事們的心情情緒管理等,都算我的職責範圍,總之因為當時該台想發展網路新聞部門,基本上建構只有雛形,草創初期如此可以理解。

就在當時我得知,那位男同事W開始騷擾女同事時,坦白說,作為「被告知」的一方,其實當下真的會相當混亂且震驚,因為平常看似認真、有想法的男生,甚至會跟你討論部門的建議的人,跳出視窗到別的女同事對話,竟然會說出那麼下三濫的問題與對話。

「被告知者,勇氣也是需要很大的」

而我在被告知時,是一個妹妹告訴我,W的對話,已經讓她覺得有些噁心,一方面擔心也有其他的同事受害,一方面自己也覺得受夠了,所以回報讓我知道,好讓我去警告W。當下坦白說,我沒有想息事寧人,而是我很認真地思考,「我該怎麼嚴肅認真的說」。

最後我選擇,告訴W沒事不要去找女同事喇賽,另外跟女同事們說,「請蒐集證據給我,好讓我回報給人資、總監」。卻沒想到,這一說,受害的女同事,人數超乎我的想像…

先說,性騷擾這件事,我一直覺得是很主觀的問題,「但凡你只要讓對方不舒服」都可能、可以構成性騷擾,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職場上說話真的要格外小心,不僅是說表面、內在、玩笑話,都可以是。

出了社會之後,同事朋友間就是最大的支柱。

出了社會之後,同事朋友間就是最大的支柱。

受害者,竟然是最親近的你們

首先是女同事L,她告訴我,W曾經說「覺得她眼睛很漂亮」因為L是一個相當保守且有矜持的女生,聽到這種陌生異性誇獎的話,覺得不是很自在。完全可以理解,因為L跟W根本不熟,僅公事上的交流,沒事幹嘛誇獎人家眼睛,或是評判身材外面,是大可不必。

接下來是女同事H,她告訴我她是「被告知」的,因為某天部門一群男生,包括W一起去買便當,途中H的弟弟也是同公司的人,順路「一起去拿姊姊的鞋子」,沒想到在拿了鞋子之後,W竟拿起來聞H的鞋子,當場讓H的弟弟、其他同事傻眼,事後H的弟弟回想起不禁有點詭異,於是告訴了H,H也覺得整個不對。

最令我生氣的,是最一開始告知我的女同事S,長相甜美可愛的她,在部門裡是一個小可愛怪咖的角色,但觀念政治正確,當她把跟W的對話給我的時候,我當場覺得作噁。W當時寫到社會新聞,於是兩人在對話中討論,沒想到W卻問「女生不喜歡被X射嗎?」、「我以為女生都喜歡」諸如此類的話。

總之,最後我將這一切來龍去脈,加上對話呈報給當時的總監,總監性別「男」,在看到之後,竟然試圖想要替W辯解,他沒有那個意思。即便前面兩位女同事的事情,超級廣義來說,是他們多想好了,S的對話,不就是構成騷擾嗎?甚至S在對話中還表明,「很噁,我不想說這些」,W還嘻嘻笑笑地回應。


回想起這段過去,真的是相當憤怒卻無助。

正義的絕望,反而發生在這圈子

L在事情爆發之後,向公司表明她想要提告W,沒想到當時已經離職的W竟然還要揚言提告同事,認為這些女孩是誣告她。真的是令人覺得荒謬至極。而知情的總監,竟然在W說要提告後,要求L道歉,說其他的事情公司都在調查,但言下之意是啟動性平會等都需要時間,而W也已經離職。

於是我們提出,W雖然從這間媒體離職,但還是在「同集團」的另一間媒體任職,是不是有可能請那一間兄弟公司對W特別注意或調查,避免有其他人受害?

對,後來呢?後來就是不了了之,L離職、H也離職,S多撐了幾個月,中間確實有一些「高層」關切,但W還是在這媒體圈,逍遙自在。最後女生們、媒體圈的人都只能透過我們私下告知這人是誰,往後避免任用。

這就是社會,有時候殺人的,還先大喊自己委屈。
avatar-img
愛咪.C的沙龍
6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咪.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是幻覺還是真的。總覺得現代人對於感情的忠誠度與穩定度,相較於過去高了許多,這不包括婚姻,婚姻相對,不忠誠、也不穩定許多。我時常端倪著我父母的生活,思索人到了ㄧ個年紀後,當初愛的死去活來的人,怎麽最後卻成了相看兩厭煩,還得用「鄉愿」來度過餘生。 經過ㄧ場澡的思考,或許有幾個方向。現代人「戀愛長、
出社會大約7年,換過大約5個職場,大多都在媒體圈,社群年齡7年、編輯年齡8年,走過與FB、Google、IG、Twitter、LINE對抗的時間,你問我新聞媒體是什麼?至今我仍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雖說人是理性動物,但往往在慾望衝腦的時候,感性恐怕會大於感性。美國保險套業者,近期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竟然有8分1的男性受訪時坦承,在參加「葬禮」的時候,一定會帶上保險套,而這樣的原因是「以防萬一」。
不知道是幻覺還是真的。總覺得現代人對於感情的忠誠度與穩定度,相較於過去高了許多,這不包括婚姻,婚姻相對,不忠誠、也不穩定許多。我時常端倪著我父母的生活,思索人到了ㄧ個年紀後,當初愛的死去活來的人,怎麽最後卻成了相看兩厭煩,還得用「鄉愿」來度過餘生。 經過ㄧ場澡的思考,或許有幾個方向。現代人「戀愛長、
出社會大約7年,換過大約5個職場,大多都在媒體圈,社群年齡7年、編輯年齡8年,走過與FB、Google、IG、Twitter、LINE對抗的時間,你問我新聞媒體是什麼?至今我仍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雖說人是理性動物,但往往在慾望衝腦的時候,感性恐怕會大於感性。美國保險套業者,近期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竟然有8分1的男性受訪時坦承,在參加「葬禮」的時候,一定會帶上保險套,而這樣的原因是「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