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e too運動遍地開花,雖然我覺得那些爆出來的案例,都已經很明顯為什麼不適當了,但也許有些男生,特別是交際能力不是特別好的那種,心裡會有一些擔憂…
——應該怎麽跟女生互動才不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這篇就想談談這件事。
不管是對什麼性別,我認為都是一樣的,心中有尊重、懂得換位思考,
其實也就不太會做出不適當的舉動。
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各位回想一下曾看過的各種案例,可能也會意識到這點,舉例來說:
⚠️跟騷篇
A.B是同事關係,A愛慕B已久,曾詢問對方聯絡方式,但B不願意給。
某天A決定直接跟著B回家,偷偷記下地址。
A視角「呼🫣…差點被發現了…((繼續跟」
「太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寄禮物給她!☺️」
(寄出精心挑選的禮物)
B視角「是我太敏感嗎?總感覺背後一直有腳步聲…😕」
「還是加快腳步回家好了…😨」
「怎麼會?他怎麼會知道我的地址?(驚恐)😰」
這個情境中,A其實本身沒有惡意,也沒有想要對B下手,他只是想表達自己的喜歡。但對B而言這確是很令人恐懼的情況,感覺有人在跟著自己,還發現那個想要接近她的同事,不知為何得知了自己的住所。
A只考慮到「
#自己想做的事」,完全忽略了B可能因為這些舉動產生的不安。也沒有認知到別人不願透露的訊息,就是「
#自己不該知道的事」。
⚠️肢體接觸篇
C和D是師生關係,C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外度過,很習慣和人生產生肢體接觸,所以常常會對D和其他學生有拍、摟、抱等動作。但D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很難接受這些觸碰。
C視角(這孩子不容易啊,真是優秀)
「哇你做到了!我以你為榮!過來抱一下!😆」
D視角「呃.!?😟」(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抱住)
(雖然可以理解老師是海歸,有文化上的差異,但我其實真的不太喜歡這樣…可是特別講會不會顯得我太介意這種無心的舉動呢?)
在這個情境中,C其實沒什麼企圖,是習慣使然,但他只覺得這是「
#正向的鼓勵」,沒有考慮到這有可能對D來說是「
#負向的體驗」。
.
這兩個情境建立在世界很美好,大家雖然沒注意到一些「重要的事」,卻也沒什麼壞心思,只要他們願意去意識到問題,其實就會學到更適當的互動方式。
也許B告訴A這樣讓她很恐懼之後,A會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好好和B道歉。也許D在告訴C自己無法適應這些碰觸之後,C會意識到自己不該把習慣強加在他人身上,在和學生們道歉後調整了自己的行為。
他們可以有一個Happy Ending🌈
很遺憾的是,這世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美好,有許多人並非是因為不明白這些道理而犯錯,而是利用了這些可能的「
#一時不察」,還有「
#習慣使然」,掩飾自己就是沒有想要尊重他人意願、就是只在乎「
#自己想做的事」的卑劣心理,甚至抱著因爲「
#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不會被究責的僥倖心態」。
我認為這樣的人不值得被原諒。
寫這篇,只是希望願意學習和改變的人們,能夠有個參考依據罷了。
剩下的王八蛋請去監獄裡好好反省🚓
接下來分享一些網友提供的原則:
有網友提出
#巨石強森法則🗿大意就是說,你不會對巨石強森做的事情,
也不要對任何人做。
我覺得這個很搞笑但不夠明確XD
有一個動物行為治療的醫師提到:
「你不會對藏獒做的事情,就也不要對吉娃娃做。」
我覺得這很好的凸顯了某些要素。
這其實要解釋,也可以帶有一點權利階級和弱勢的暗喻,人們不敢隨意對待一個你惹不起的對象,卻會對比自己權利位階較低、較弱勢、較沒有能力反抗的對象百般逗弄。
去刷刷hashtag,然後看看有多少人敢用逗吉娃娃的方式逗獒犬?又有多少人在吉娃娃發出警告聲、表達生氣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愛而繼續牠們討厭的行為?
有些人就噁心在,敢做是因為自認身居高位,就把所有人當吉娃娃玩弄,然後食髓知味、一犯再犯。
.
最近還看到了個令我印象深刻的PO文,內容是在說,有男生因為一連串的metoo 感到憂心,然後說出了
「這樣都不敢隨便和不認識的女生搭話了😑」這樣的發言。然後原Po心想:
「不是啊,你為什麼覺得自己可以隨便和不認識的女生搭話?!🙄」我心有戚戚焉,因為我就是不喜歡有人隨便靠近我跟我說話的那種人。我們這類人,比較能接受在各種出席場合相識的過程,但並不想在路上被陌生人靠近和搭話,因為這會令我們很不安。
嗯,或許也是拜在街上被陌生人騷擾的經驗所賜喔😇
所以真的不要,在那邊上什麼搭訕課、在路上隨便讓一些耐受性比較低的女孩子產生恐懼欸。你需要學習或者賣課做生意,並不能合理化讓人不舒服的行為。
好的,所以讓我總結一下,互動的原則其實就是:
你怎麼對待上位者,就請用那種分寸對待那些自己並不熟悉的人,你不會對他們無禮、說輕蔑的話,不會對他們開黃腔、亂碰他們,甚至還會嘗試體察會讓他們不舒服的事,並在有可能會冒犯的點上徵求同意和誠心道歉。
當然,這些都可以因為熟識而鬆綁,但也不要親近生侮慢。
只要能尊重他人的界限和意願、站在對方的角度檢視自己的行為,
相信養成這種習慣,大家都能做的更好。
一起為了更好的世界努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