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上朝時拿著的小板子有什麼用?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由周朝開始,古代官員上朝面見天子時都需拿著「笏」,即是電視劇中常見的弧形板子。

「笏」的作用如下:

1.記錄自己要參奏的內容及天子的旨意。

2.官員上朝時望著面前的「笏」,避免直視君主,以示尊重。

3.明朝規定四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製的「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執木質的「笏」,「笏」亦成了地位的象徵。

文:娓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彈劍樓會客廳
24會員
200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彈劍樓會客廳的其他內容
2024/06/14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2024/06/14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2024/06/13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2024/06/13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2024/06/12
上次提及張大千聰明絕頂,很懂得宣傳自己,過去亦有不少例子證明了他的智慧與能力。
Thumbnail
2024/06/12
上次提及張大千聰明絕頂,很懂得宣傳自己,過去亦有不少例子證明了他的智慧與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Thumbnail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Thumbnail
由周朝開始,古代官員上朝面見天子時都需拿著「笏」,「笏」的作用主要有三種⋯⋯
Thumbnail
由周朝開始,古代官員上朝面見天子時都需拿著「笏」,「笏」的作用主要有三種⋯⋯
Thumbnail
民國中期到現在,史字又多了哪些有趣的的解釋,趕緊來看看吧
Thumbnail
民國中期到現在,史字又多了哪些有趣的的解釋,趕緊來看看吧
Thumbnail
《獻錢尚父》 五代 · 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劒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豈羨當時萬戶侯。 據地為王,東南自保!在歷史的長流反覆出現,但同歸而殊途,時也,地也,運也!命也! 音字的變異!有各種途徑,是音變字變,還是字變音變?
Thumbnail
《獻錢尚父》 五代 · 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劒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豈羨當時萬戶侯。 據地為王,東南自保!在歷史的長流反覆出現,但同歸而殊途,時也,地也,運也!命也! 音字的變異!有各種途徑,是音變字變,還是字變音變?
Thumbnail
雍正一朝的張廷玉、鄂爾泰,乾隆一朝的傳恆、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擁有軍機大臣身分的清初大臣。 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這本來是皇帝學習的地方,康熙帝順勢親自選拔翰林學士在此當值,以「南書房行走」職銜,充當皇帝的智囊,形成君臣密議朝政的模式。
Thumbnail
雍正一朝的張廷玉、鄂爾泰,乾隆一朝的傳恆、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擁有軍機大臣身分的清初大臣。 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這本來是皇帝學習的地方,康熙帝順勢親自選拔翰林學士在此當值,以「南書房行走」職銜,充當皇帝的智囊,形成君臣密議朝政的模式。
Thumbnail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
Thumbnail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
Thumbnail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在描寫清代的小說或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大清官員的身影,不管是王爺、漢人官員、滿人官員,一身蟒袍頭頂官帽,威嚴帥氣,我們該如何從這些配件上一眼認出官位,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大清官員的官服配件,日後在收看清朝宮庭劇或研讀清代書籍,能迅速辨認該人的地位。
Thumbnail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在描寫清代的小說或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大清官員的身影,不管是王爺、漢人官員、滿人官員,一身蟒袍頭頂官帽,威嚴帥氣,我們該如何從這些配件上一眼認出官位,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大清官員的官服配件,日後在收看清朝宮庭劇或研讀清代書籍,能迅速辨認該人的地位。
Thumbnail
過去在清代文人趙翼的讀書筆記《陔餘叢考》中,看過對於「陞官圖」記載,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百官圖,實際上「陞官圖」為中國古代選格遊戲,我們大抵可以理解為中國古代文人用來打發時間的桌遊呢!
Thumbnail
過去在清代文人趙翼的讀書筆記《陔餘叢考》中,看過對於「陞官圖」記載,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百官圖,實際上「陞官圖」為中國古代選格遊戲,我們大抵可以理解為中國古代文人用來打發時間的桌遊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