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福? 淨土之樂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世間之福? 淨土之樂 ! (象山慶’23.6.18)
俗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有人說:「疾病是吃來的!」確實,是貪吃,爽了口舌,害了血管。反過來說:「健康也是吃來的!」沒錯,該調理,節制口慾,縮減腰圍。同一張嘴,卻有不同的吃相與後果:是非兩舌,是「閒話」搬弄的;現當二益,是「念佛」加持的。
有人說:「人類的幸福,包含了你我他」,人人都幸福了,我也能幸福。「唯我獨幸」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有時,犧牲某部分的「自我」,反而領受了迴轉的幸福,聽說,這是「眼窩前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在放電。
感官性的快樂(食、色之類),多半是近乎本能的「想要」;而得到了,即時滿足之後,就有一段時間不想要,甚至感到厭倦。若能進展到由衷(內心)的「喜歡」,這種快樂也包含了人際的「社交」,因為互動而增強、持久。
《法句經》巴利文/雙品:「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行。」漢譯/雙要品:「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以「善意」主導「身、語」的行為,所回報的「喜樂」也如影隨形。世上一切事相(境界),是經由我們的領受、想像、判斷與詮釋,才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動,王陽明《傳習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就是說:幸福來自你如何「看待」世界。每個人擁有「身、語」行為的一切因緣,關鍵在於於意 (心)的抉擇與改變。不須盲從的追尋,也不必冤枉的花錢,所有快樂的資源,已內建在我們心中,若懂得如何「挖ㄚ挖ㄚ挖」,就越挖越多,享用不竭。這可說是淺層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雖然如此,每個人受其宿業、煩惱所縛,真能開發的「善、淨」因(心行)果(業報)也有限,乃至於受種種邪見、外境的汙染而變質,其快樂(幸福)仍是有漏而殘缺的,這是「娑婆」人生的本質(有求皆苦、苦中作樂)。若知《安樂集》的「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不竭。」就直下捨棄個人的努力,將全部身心/性命轉託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每天每刻,隨時隨處,想到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藉由一心稱名,與佛感應,就能平等獲得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不僅可以淨化一切邪念,免除一切魔事,生前平安喜樂,命終往生極樂,從始至終,從今身到成佛,都與佛同在、同行,這才是最殊勝、最保證、最圓滿、最恆久的福樂,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與極樂世界的莊嚴,乃是不可思議的「無量壽、無盡藏」,可供十方三世一切念佛眾生,無條件取用而無量無盡。套用1970 年代的廣告歌:
到處都看(聽)得到,雖然是個小東西(佛號),使您得心應手(身心平安、往生極樂),美滿的生活少不了它(無條件的賜予),YKK(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念佛了嗎?(慶’23.4.18) 敬邀一起念佛 不論您信什麼教,或學哪一宗;平時就有念佛,或從來沒此習慣;「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人間共通的語言與招呼,獨自稱唸或對人問候,都充滿了歡喜與吉祥;有念就有益,確乃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敬邀您,從今天起,與我們一起唸佛,每天50、100聲以上,久而成
「五欲」強迫症?(象山慶’23.4.17) 世人多半有「五欲」的類似(我執症)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1],每天被情欲所驅迫,前瞻後顧、左思右想,如何吃喝玩樂,才不虛此生? 為此到處奔波,總是弄得身心焦慮、煩躁、勞累,長期處於人擠人、車塞車的困惑
從“戰疫”到“與疫共舞”(象山慶“23.3.18) 經過3年的疫情,終於逐漸解封了,是回首恍如昨夢,或至今猶有餘悸?很難說清楚,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苦樂参雜,啼笑無常,幸而,有佛號可念,有淨土可生,或許比一般人更安心,更淡然的一日過一日,雖未必可說”日日是好日”,卻也對世間的恩怨得失少了一些
就這樣,無樣為樣(象山慶“23-3/16) 雖然學佛四十餘年,幾乎都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在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都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 名號既出,無佛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 年少輕狂之時,也曾學禪
念佛不離乎人情(象山慶’23.2.1) 蓮友A:我對人事物以開放、學習、探索的心情去觀察及解。就是What、Why、H0W。舉例說,為什麼有花燈?為了延續民俗傳統,花燈給民眾視覺娛樂之外,有何附加價值及意義?可能有:文化的認同、社區的特色及居民情感的交流、創作潛能的開發等。當然還促進地方
<酒色財氣>四題 佛印禪師:「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軾:「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王安石:「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宋神宗:「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
今天,念佛了嗎?(慶’23.4.18) 敬邀一起念佛 不論您信什麼教,或學哪一宗;平時就有念佛,或從來沒此習慣;「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人間共通的語言與招呼,獨自稱唸或對人問候,都充滿了歡喜與吉祥;有念就有益,確乃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敬邀您,從今天起,與我們一起唸佛,每天50、100聲以上,久而成
「五欲」強迫症?(象山慶’23.4.17) 世人多半有「五欲」的類似(我執症)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1],每天被情欲所驅迫,前瞻後顧、左思右想,如何吃喝玩樂,才不虛此生? 為此到處奔波,總是弄得身心焦慮、煩躁、勞累,長期處於人擠人、車塞車的困惑
從“戰疫”到“與疫共舞”(象山慶“23.3.18) 經過3年的疫情,終於逐漸解封了,是回首恍如昨夢,或至今猶有餘悸?很難說清楚,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苦樂参雜,啼笑無常,幸而,有佛號可念,有淨土可生,或許比一般人更安心,更淡然的一日過一日,雖未必可說”日日是好日”,卻也對世間的恩怨得失少了一些
就這樣,無樣為樣(象山慶“23-3/16) 雖然學佛四十餘年,幾乎都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在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都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 名號既出,無佛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 年少輕狂之時,也曾學禪
念佛不離乎人情(象山慶’23.2.1) 蓮友A:我對人事物以開放、學習、探索的心情去觀察及解。就是What、Why、H0W。舉例說,為什麼有花燈?為了延續民俗傳統,花燈給民眾視覺娛樂之外,有何附加價值及意義?可能有:文化的認同、社區的特色及居民情感的交流、創作潛能的開發等。當然還促進地方
<酒色財氣>四題 佛印禪師:「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軾:「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王安石:「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宋神宗:「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物質文明帶給人類許多欲求的滿足和方便,但卻使精神層面匱乏不堪,迫切需要可以喚起自性,本具清淨光明的良藥──佛法。敬邀全球法友在此殊勝的佛陀初轉法輪日,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殺生吃肉的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修福德多的人相貌好、壽命長,一生所做的都能如意,這種有福德的人不少啊。但是過去雖然修的有福德,如果沒有智慧,他會被福報迷了,去享福了,享福不知道修福,福享完了,惡道去了啊。享福的人他的物質受用比別人要豐盛啊,最怕的殺生吃肉,貧窮的人家想吃,沒有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福德力作增上緣,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一切都如意自在了。壽命達到無量壽,隨自己的心願,願意在淨土住多久就住多久。捨淨土的壽命生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也是想住世多長,都隨心所欲。而且在淨土想受用什麼,隨心裡所想,就自然現前。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說回福氣這件事。若要為福氣排名,在我心中能夠勝過自在吃喝的福氣,非「身體健康」莫屬。可是這件事同樣也是 「簡單到讓人極度容易忘記它的存在」。人生很難嗎?人生的難,難的是擺著簡單明確的道理不看,卻一昧追求非要榨乾自己才叫沒有遺憾的人生。如果你有吃有喝身體健康,你就是非常有福氣的人了。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的重點就在於「心」,心的價值觀所延伸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幸福安樂與否。所以,智者必定常時灌溉滋養心靈。豐富心靈有兩個方法:一是「善念」、二是「利他」。若能常常真誠生發善念利他,將招感古人所說的五種上首福報:「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物質文明帶給人類許多欲求的滿足和方便,但卻使精神層面匱乏不堪,迫切需要可以喚起自性,本具清淨光明的良藥──佛法。敬邀全球法友在此殊勝的佛陀初轉法輪日,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殺生吃肉的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修福德多的人相貌好、壽命長,一生所做的都能如意,這種有福德的人不少啊。但是過去雖然修的有福德,如果沒有智慧,他會被福報迷了,去享福了,享福不知道修福,福享完了,惡道去了啊。享福的人他的物質受用比別人要豐盛啊,最怕的殺生吃肉,貧窮的人家想吃,沒有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福德力作增上緣,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一切都如意自在了。壽命達到無量壽,隨自己的心願,願意在淨土住多久就住多久。捨淨土的壽命生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也是想住世多長,都隨心所欲。而且在淨土想受用什麼,隨心裡所想,就自然現前。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說回福氣這件事。若要為福氣排名,在我心中能夠勝過自在吃喝的福氣,非「身體健康」莫屬。可是這件事同樣也是 「簡單到讓人極度容易忘記它的存在」。人生很難嗎?人生的難,難的是擺著簡單明確的道理不看,卻一昧追求非要榨乾自己才叫沒有遺憾的人生。如果你有吃有喝身體健康,你就是非常有福氣的人了。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的重點就在於「心」,心的價值觀所延伸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幸福安樂與否。所以,智者必定常時灌溉滋養心靈。豐富心靈有兩個方法:一是「善念」、二是「利他」。若能常常真誠生發善念利他,將招感古人所說的五種上首福報:「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