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 追求自我提升與心靈成長必讀,助你找回生活掌控權,探索發現自己的人生目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如果要說起時間管理,也許很多人都會想到將事情分成「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的觀念。又或者在談到專案管理時,會脫口而出「以終為始」,這些已經深入工作者腦中的觀念,都可以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裡發現,原來源自於30多年前的這本經典。

作者史蒂芬.柯維,他因為《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書廣為人知,也因為書中所倡導的方法,在領導管理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都享有盛名。也因此被《時代》雜誌列為25 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而《富比斯》也將《與成功有約》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 大管理類書籍之一,30多年來已經銷售達4,000萬冊。

raw-image

柯維在書中傳授的內容不是某種流行趨勢或管理技巧,而是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過時,能夠持續指導行為的基本原則。他主張通過思維的改變達到行為的改變,是一個“從裡到外”的變化。柯維之後的著作也大多以《與成功有約》為基礎,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延伸到領導領域和家庭領域。包括《與領導有約》、《與時間有約》、《與幸福有約——美滿家庭7習慣》等,因為柯維認為生活各方面是互相聯繫在一起的,你不會只在工作上追求成功,而必須是生活的全面成功。

有人可能會問「那這本《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彼得杜拉克的《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有什麼分別呢?」。我覺得其中有蠻多共通的部分,包含對於「時間」、「原則」、「優先順序」的重視,以及強調與他人的合作與溝通等等。但是柯維在建構他的想法時,並不像彼得杜拉克比較以工作、職場的場景為主,而是涵蓋了生活、家庭、個人人際關係等,更加的全方位。

而另外一個讓柯維的方法這麼有影響力的原因是,他在提出作法的同時,也提出了這些做法之所以可行的背景架構以及順序,讓讀者不至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接下來就讓我來跟各位說明《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整個架構以及七大習慣。

基本認知—人的思維與思維轉換

柯維在書的一開始提到,我們的行為完全受我們的思維影響,而思維則是我們看待外在世界的觀點。因此相同的現象之所以會引發不同的人不同的反應,原因就是因為人的思維各不相同,而經過自己主觀的了解、感受與詮釋,因而產生了各別的行為。

柯維在書裡用了一個很生動的實驗比喻:我們都看過有一張圖,你從某個角度看是老太太,另一個角度看是少女。在書裡提到的實驗裡,如果給其中一組人先看一張老太太的圖像,另一組人則是先看一張少女的圖像,用這樣的方式先在他們腦子裡建立印象,像是設定了他們不同的思維之後,再讓他們看這張有點模稜兩可的圖片時,前者會堅持這張圖畫的是老太太,後者小組則堅持畫的是少女。這表示當我們建立了某種思維之後,思維就主導我們的所有判斷與行為。

raw-image
raw-image

柯維提醒,我們可以把思維想成是一張地圖,是指引我們的思考方向用的,但是如果你在臺北市用一張東京的地圖找路,那麼你一定會處處碰壁,完全失去方向。這跟你的能力和技巧無關,純粹是因為指引你行為的基礎—地圖出錯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思維相當重要。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思維是可以轉換的,柯維又舉了一個例子,他有一次在紐約的地鐵上,看到幾個小孩在大聲喧鬧,但是小孩的父親卻呆坐在那裡不聞不問,柯維因此不太高興的走過去跟那個男人說「你的孩子打擾了其他人,你能管管他們嗎?」,那個男人抬頭說「啊,我是該管管他們,不過我太太一小時前剛剛去世,我現在有點不知如何是好」。

柯維說他聽到這段話的瞬間思維立刻就轉換了,從生氣、不耐煩馬上轉為同情、替他難過。柯維用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改變態度跟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思維。

其次,建立習慣

影響我們平日作為的除了思維之外,另一股強大的力量是習慣。當我們受習慣影響時,有點像是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一樣,不自覺的就會做出行為跟反應。而要改變習慣相當難,就像是要發射火箭上到太空一樣,要耗費非常多的燃料產生巨大的推力,才能讓火箭脫離地心引力。而脫離之後,就只需要很小的推力就可以繼續在宇宙裡航行。

那麼習慣是什麼?又是怎麼建立的呢?柯維把「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意願」三者的混合體。「知識」代表的是「為什麼做」跟「做什麼」,「技巧」是指「如何做」,「意願」則是「想去做」。要培養一種習慣,這三項要素缺一不可。

raw-image

成長的三個層次

我們了解思維跟習慣能夠主導我們的行為之後,就可以思考「那我們該建立什麼樣的思維與習慣,幫助我們成長呢?」。柯維認為人的成長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依賴期」「獨立期」跟「互賴期」。

raw-image

人在出生之後,成長的階段,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己生活,需要父母的照顧,那個時候依賴他人。等到能力與心態夠強健了,就會開始獨立。而進一步了解到一己之力有限,需要透過溝通、互助、信賴和他人協作、合作,就會進到「互賴」的階段。

但是這三個階段不像生理特徵會隨著年歲增長自動產生改變,而需要透過正確的態度與行為讓自己逐漸成長與到達。而柯維提出的「七大習慣」,就是幫助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從「依賴期」進入「獨立期」,進而到「互賴期」的方法。柯維強調,這個過程沒辦法速成,因為就像是一隻每天會下金蛋的鵝,金蛋是牠的「產出」,每天下一顆金蛋是牠的「產能」,假如你急著獲得很多金蛋把鵝的肚子剖開來,你只會害死鵝且從此之後一顆金蛋也沒有。

raw-image

所以,七大習慣裡,前三項習慣是幫我們從「依賴期」成長到「獨立期」,表示「個人的成功」,後三項則是讓我們從「獨立期」進入到「互賴期」,意味著「群體的成功」,第七項習慣則是讓自己持續不斷的進步與成長,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七大習慣。

第一項習慣 主動積極

raw-image

「主動積極」並不像字面上那麼簡單,好像碰到事情搶著去做那樣就是主動積極了,不是那樣的。柯維的意思是,我們永遠擁有選擇面對外界的刺激要做出什麼反應的自由。所以我們不要被侷限了,好像只能依循既有的模式,像是「被動地活著」。我們要主動運用我們選擇的自由。

柯維提到,通常對於人的發展性,有三種「決定論」:

第一種是「基因決定論」,意思是我們的個性、智商受到遺傳的影響,所以我的發展好不好是天生就被基因決定了。

第二種是「心理決定論」,指的是我們在幼年心理的形塑過程裡,父母的教育方式、我的成長經驗影響了我的心理發展,進而影響了我的適應力和發展機會。

第三種是「環境決定論」,意思是我出生在哪個國家、在哪家公司上班、家裡配偶的個性、有幾個小孩要養,甚至像是2020年有新冠肺炎的疫情,都會影響我的人生與發展。

柯維說這三種決定論看起來都好像有道理,但是其實都是一種「受制於人」的想法,有點像是寫好程式的機器人,只能被程式控制。但是人生並非如此,我們是有選擇的自由的。

柯維用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集中營裡受到囚禁的猶太裔心理學家法蘭柯的故事來解釋,法蘭柯被關在集中營的時候,本來是一個完全無計可施,毫無自由的處境。但是法蘭柯反而因此體會到,他的心智跟想法是可以完全不受外界環境束縛。

當他想像將來有機會可以把這段經歷在講台上告訴千千萬萬的人,他就能夠有勇氣跟動力不受周遭環境影響,積極的活著。法蘭柯稱這種感受是「人類終極的自由」,是完全沒有人可以剝奪跟左右的。柯維告訴我們,這項「選擇的自由」不只是法蘭柯有,其實你我都有。而我們的選擇,可以基於以下四個人類獨有的特質:想像力、良知、獨立意志,和自我覺察而思考與產生。

raw-image

那麼我們該對什麼做出選擇呢?我們的生活裡可以分成「關注圈」,就是我們有興趣有意願關注的事,小到像是自己的每日生活,大到像是整個世界的狀況新冠肺炎的疫情、美國總統是誰等等。這裡面有些是我們沒能力掌控的:像是美國總統是誰,有些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像是我們的工作。而那些我們可以有能力掌控的範圍,就稱之為「影響圈」。

raw-image

主動積極的人除了知道自己有「做選擇的自由」之外,他也會把他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影響圈」裡,以及逐漸去擴大「影響圈」的範圍,而不會只在意「關注圈」,讓很多自己沒辦法主導的事把注意力虛耗了,甚至因為很多事我們都無能為力,因此覺得很挫折。

我想到有一段很有名的祈禱文叫「寧靜禱文」是這樣說的「神啊,請賜與我平靜,好讓我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與我勇氣,好讓我改變我能做出改變的事,以及請賜與我睿智,好讓我能區別以上這兩者的不同」當遇到挫折、困難、障礙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有勇氣,習慣不受制於人,而是去找方法、嘗試、持續行動,那麼你就開始了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

raw-image

在開始說明第二個習慣時,柯維要你先想像一下你的葬禮:你的家人、同事、朋友都來了,要在葬禮裡致辭,向你致意。你想像裡誰會來?你又希望他們怎麼說你的一生?想像這個你人生結局的場景,讓我們來看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在第二個習慣裡,柯維要告訴我們三件事:構思跟行動都很重要、決定你的人生重心,以及寫下你的人生使命宣言

「以終為始」的基礎在於:每件事都經過兩次創造的過程,第一次是構思的階段就像蓋房子,你必須要畫出設計圖,有幾層樓、幾個房間、什麼用途,以及決定施工計畫。而蓋房子的過程就是第二次創造,讓你把構思實現,完成。而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你在想像你的喪禮時,就是在想像你這一生打算怎麼過,以及留給別人什麼記憶。

所以,在構思你的人生時,首先要思考你的生活重心,不管你是否意識到,但是你都會把某些事當作是你的生活重心,書裡列出常見的幾項:像是配偶、家庭、金錢、工作、名利、享樂、敵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等等。但是柯維提醒我們,把這些事情作為生活重心,除了不免有所偏廢:例如太重視工作,也許會犧牲了家庭或配偶,太重視金錢或名利,也許永遠都不會感到滿足。

甚至,其中如果有些也並非你可以完全控制的,那麼又如同在習慣一「主動積極」裡提醒過的,又難免會受制於外在環境。那麼該怎麼做呢?柯維建議我們以「原則」作為人生重心。剛剛提到的種種項目,每個人都可以思考其對自己的意義、優先順序,以及訂出自己的原則。

舉例:當你的伴侶生日,你和他約定好要一起共進晚餐為他慶祝,偏偏上司問你今天是不是可以加班,假如你心中已經有對於生活的「原則」時,你就可以根據你的原則來決定。而不至於處在一個左右為難的情況。不論你做出什麼決定,你也很清楚那是你自己所選擇,而非被勉強或由別人代你決定的。

另外,你也應該為你的人生寫下腳本,才能確保人生會如你的規劃那樣步向終點。就像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其他任何法律或規定的效力都不能超越憲法一樣,你的人生使命宣言也像是你的人生憲法一樣,是你思考與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自己制定。因為我們在人生裡同時扮演不同角色:家庭的、工作的、友誼的、社會的,你也應該就不同領域分別訂出不同的目標。

柯維告訴我們:一個有效的目標重視的是結果,所以你在前進過程裡可以幫你確定你所處的位置與前進狀態,還有是否朝你的目標邁進。過程中你也應該隨著適時的調整、修訂,讓它維持最符合你情況的狀態。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

raw-image

在第一個習慣時,我們開始發現我們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在第二個習慣時,我們用透過定下我們的人生使命宣言而開始了第一個創造—決定我們人生想怎麼走。到了第三個習慣,我們會進入第二個創造—就是去實踐,把習慣一和習慣二具體化。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解決一件事,就是要做的事很多,但時間永遠不夠。

有關時間管理,也可以分成四個不同階段:第一代的時間管理,是把所有需要做的事列成待辦單,逐一完成。第二代的時間管理,則是規劃日程表與行事曆,開始列入對未來的規劃。第三代的時間管理,則是依照輕重緩急訂出短中長期目標,分配時間與我們的精力。而第四代的時間管理,則不再是管理時間,而是個人管理:所管理的是讓重要的事被優先實現,因此讓我們的滿意程度最大化。

raw-image

柯維告訴我們,該分別用「重要程度」跟「緊急程度」作為縱軸與橫軸,畫出四個象限,分別是左上第一類「既緊急又重要」,右上第二類「不緊急但重要」,左下第三類「緊急但不重要」,右下第四類「不緊急也不重要」。

有些人會專注在第一類,通常都是因為呼應外在的要求。也有些人會不斷把時間投入第三類,因為它具有急迫性。也有些人因為沒有想法,就用第四類來把時間填滿。但是這些做法對於實踐我們對於人生的規劃,都沒有太大的幫助。

真正能夠讓時間發揮最大效益的,是第二類事務—那些我們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那麼,我們是否有對第二類「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投入足夠且更多的時間呢?這就是所謂的個人管理。

要做到「要事第一」,柯維告訴我們三件重要的事:

  1. 要把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重要的事有意識地放進自己的行事曆裡面,讓自己的時間安排不再只是呼應外在的需求而已。
  2. 必須要勇敢對人開口說不,因為要插一件事進到你的行事曆裡,意味著你就必須拿掉一件事,假如你有必須堅守的優先順序,你就只能拒絕對你來說不那麼重要的要求。
  3. 除了勇敢說不之外,我們也必須願意授權,而不是事必躬親。授權分成兩種,一種是「下達指令」要別人照著做,自己還是繼續監督、審核,這樣的做法效用不大。另一種是「充分信任」:透過與對方溝通需要達成的成果、應該遵守的規範、可運用的資源、責任的歸屬以及明確的獎懲後,就放手讓對方去做,這樣的授權才能讓我們把時間與精力用在「不緊急但重要」的第二類事務上。

柯維在《與成功有約》之後,還又特別針對「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兩項習慣特別寫了一本《與時間有約》來仔細闡述,可見這兩項項習慣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

在前面的三項習慣建立之後,我們因為能夠自主決定、思考,以及實踐,因此人生從「依賴期」進入「獨立期」,接下來要從「獨立期」能夠朝向「互賴期」發展,就要靠另外三項習慣的建立。

第四項習慣 雙贏思維

raw-image

之前在介紹《無限賽局》這本書的時候就有提到,通常賽局就有輸贏,而人際關係如果以賽局的角度來看,不外乎以下六種模式:1. 利人利己 2. 損人利己 3. 損己利人 4. 兩敗俱傷 5. 獨善其身 6. 好聚好散 ,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是得利的一方,但是自己得利是否就意味對方需要損失呢?其實未必是這樣的。

要做到利人利己的「雙贏思維」,首先要獲得對方的認同而不是敵對,因此柯維認為必須從「品格」出發,因為我們都不可能認同所謂「無品」的人。而「品格」有三項特質:1. 真誠正直,所以不會不擇手段。 2. 成熟,所以可以兼顧自我以及同理他人 3. 知足 所以不會覺得只能選擇獨佔好處。

raw-image

也因為上述的「品格」受到對方認同,才能夠建立良好的「關係」,進而達成利人利己的「協議」。這個時候要以以下四個步驟進行談判:

  1. 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誠心誠意地考慮對方的需要。
  2. 認清彼此的顧慮以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3. 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4. 商討能夠達成上述結果的各種可能做法。唯有這樣才可以真正達到「雙贏」的結果。

第五項習慣 知彼解己

raw-image

在前一項習慣「雙贏思維」裡我們已經把考量從前三項習慣的「以自我為主」延伸到「其他人」身上了,也提到要能夠考慮對方的需要,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第五項習慣「知彼解己」裡就是培養實際上能做到這件事的能力。

要能夠了解對方,靠的是「傾聽」,柯維提醒我們,所謂的「聆聽」也有層次之分:層次最低的是聽而不聞,好像耳邊風。其次是虛應故事,好像有反應但不用心。再來是選擇性的聽,只聽自己想聽的。第四級是專注傾聽,每一句都聽懂,但未必有聽出弦外之音。最高層次的是「同理心的傾聽」不只是聽到對方的話,也從他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裡觀察跟體會他話中的真義。

而要能讓對方暢所欲言,則必須戒除掉我們的「自以為是」,通常自以為是的人會有四種反應:

  1. 價值判斷 用自己的意見來判定
  2. 追根究底 依照自己的想法為準去追問對方
  3. 好為人師 以自己的經驗來下指導棋
  4. 想當然耳 根據自己的動機與行為來衡量對方。

假如我們有這四種反應,對方是不可能願意多說,我們也不可能聽到真心話的。

所以也可以這樣想:第五個習慣與第四個習慣兩者之間互為關聯,因為追求雙贏,所以需要顧慮對方需求。因為知彼解己,才能解讀對方心意。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

raw-image

前五項習慣裡,習慣一至三建立我們自身的能力與成果,習慣四跟五讓我們能夠為別人設想,尋求對方的合作。那麼第六項習慣「統合綜效」則是更進一步去發揮人我之間的連結力量,讓一加一不只等於二,還可能大於三。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先建立一項基本心態:如果一個聰明才智具備一定水準的人跟我意見不合,對方的主張裡一定有我還沒體會的價值,應該要設法加以了解。這裡談的不只是妥協或尊重,而是要去探究最大的價值。


而當我們可以結合我們自身的優點以及對方獨有的長處,才有可能發展出單獨一方不可能做到的「第三選擇」,創造出新的選項與方案,找出最佳解決之道。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與你有不同想法時,你應該要想「太好了!我們有機會找到更棒的做法」而覺得慶幸。

在建立了習慣四到習慣六之後,我們就從「獨立期」成功地進入「互賴期」,你有沒有發現,在能夠與人發展出互相信賴、仰賴的關係之後,因為不再只受我們自己的時間與能力侷限,我們能夠得到的效益與成果,將會大幅度的成長。

第七項習慣 不斷更新

raw-image

從習慣一到習慣六的過程,我們已經證明一件事:就是我們是有能力改變自己以及逐漸成長的。而習慣七「不斷更新」就是要確保這樣的成長力量持續發揮,所以在柯維畫的圖裡,習慣七是包圍著其他六個習慣的,因為它就是不斷的循環、增長,像龍捲風一樣越轉越有能量。

柯維認為我們可以透過四大面向持續不斷更新、進步:

  1. 1. 生理:像是運動、營養、壓力的控制等等,讓我們的身體處在最佳狀態
  2. 靈性:藉由反思與自我覺察讓我們的價值觀與原則更加清晰堅定。
  3. 心智:持續學習、持續增長能力與知識
  4. 社會情感 磨練我們的待人處世之道,讓習慣四到習慣六更加純熟圓融。
raw-image

到這裡我們已經把七項習慣都走過一遍,和之前介紹的《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一樣,《與成功有約》也是一本可以隔一段時間重讀的書,因為隨著你運用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的過程,你也會有更多的經驗讓你重讀時有更深的領悟。柯維也建議讀者可以藉由「分享」與「告訴其他人」的做法,強化自己「第二次創造」的機會。






avatar-img
26.6K會員
179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立即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破框思維的技術》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因應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經理人的一天》透過貼身觀察經理人實際工作時的實況,嘗試從管理者在工作的場域中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進而去發展出「要成功扮演管理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與該怎麼做。」,本書對管理者工作的特性、角色、工作目標及職務類型,及影響管理者工作的因素、如何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等重點問題,進行分類、歸納,建議。
如果讓你公司裡績效最好的5%人才來指導你,會不會更有實戰效果呢? 本書針對21,659 萬名上班族研究對象,藉由AI 分析企業內績效與評價最高的5%菁英員工的工作紀錄,以及透過問卷調查、觀察與訪談,挖掘出這5%菁英的工作方法,發展成其他人也可仿效與學習的工作術。
本篇內容為創作者成長學院邀請老查撰寫,分享「創作」是如何從年輕時就為他帶來精彩的斜槓生活。到了現在,他的職涯第二曲線也因創作而有不少新的機遇。 如果你好奇創作究竟能帶你走到哪裡,老查的經歷就是個絕佳範例。喜歡創作的你,別懷疑,開始做就對了!
《思考101》作者安宇敬任教於耶魯大學,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專攻認知偏誤相關主題研究。她堅信「認知心理學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更好的世界是更公平的世界,而為求公平,人們需要更不帶偏見的思考。」 書中挑選了八個日常生活高度相關的思考偏誤主題,將成因與可行的解法逐一展開,讓讀者察覺自身迷思所在。
作者史托伯格是一位成長教練,協助人們邁向卓越及成功。他曾因忙亂以及對成就感的渴求,引發心理疾病「強迫症」,在他逐步協助自己復原的過程中,體會了「踏實感」的重要。 所謂「踏實感」,指的是堅定的內部力量與信心,讓自己不再陷入無效的窮忙,專注於落實核心價值、追尋內心真正渴望,以自我滿意的方式展現真實自我。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立即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破框思維的技術》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因應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經理人的一天》透過貼身觀察經理人實際工作時的實況,嘗試從管理者在工作的場域中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進而去發展出「要成功扮演管理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與該怎麼做。」,本書對管理者工作的特性、角色、工作目標及職務類型,及影響管理者工作的因素、如何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等重點問題,進行分類、歸納,建議。
如果讓你公司裡績效最好的5%人才來指導你,會不會更有實戰效果呢? 本書針對21,659 萬名上班族研究對象,藉由AI 分析企業內績效與評價最高的5%菁英員工的工作紀錄,以及透過問卷調查、觀察與訪談,挖掘出這5%菁英的工作方法,發展成其他人也可仿效與學習的工作術。
本篇內容為創作者成長學院邀請老查撰寫,分享「創作」是如何從年輕時就為他帶來精彩的斜槓生活。到了現在,他的職涯第二曲線也因創作而有不少新的機遇。 如果你好奇創作究竟能帶你走到哪裡,老查的經歷就是個絕佳範例。喜歡創作的你,別懷疑,開始做就對了!
《思考101》作者安宇敬任教於耶魯大學,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專攻認知偏誤相關主題研究。她堅信「認知心理學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更好的世界是更公平的世界,而為求公平,人們需要更不帶偏見的思考。」 書中挑選了八個日常生活高度相關的思考偏誤主題,將成因與可行的解法逐一展開,讓讀者察覺自身迷思所在。
作者史托伯格是一位成長教練,協助人們邁向卓越及成功。他曾因忙亂以及對成就感的渴求,引發心理疾病「強迫症」,在他逐步協助自己復原的過程中,體會了「踏實感」的重要。 所謂「踏實感」,指的是堅定的內部力量與信心,讓自己不再陷入無效的窮忙,專注於落實核心價值、追尋內心真正渴望,以自我滿意的方式展現真實自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小杯 經典冰拿鐵1杯” 店員:“冰拿鐵沒有小杯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將經典藝術如《清明上河圖》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質感。文中介紹了幾款獨特的藝術周邊商品,包括晴雨兩用折傘、藝術保溫瓶及導覽手冊,這些商品不僅具實用性,同時也能讓人隨時欣賞傳統藝術之美。別忘了查看專屬優惠,享受購買的樂趣!
Thumbnail
本片是伊莉莎白泰勒二度封后之作,先說結論,完全實至名歸。更甚者,它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所有13種獎項,是史上唯一達成此紀錄的電影。最後奪得5金。但它不是什麼大片,這部電影的場景99%在一間小屋的客廳內發生,劇情就是不斷的對話,由兩對夫妻的互相對話、逐漸編織故事的內容,帶領觀眾走出小屋、走出謎團。
Thumbnail
Blue Eye 冷泉位於阿爾巴尼亞南部薩蘭達的近郊,是夏日熱門景點及生態保護區。淺藍色的氣泡升到水面,成為一個令人驚嘆的美麗景觀。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少做一點不會死!】 越少越厲害的超簡單工作生活雙贏法則 ◎ 李奧.巴伯塔 #書摘 如果你今天只能做一項改變,而這個改變必須對產能、效率、想做的事情產生最大程度的影響,那你該做的就是減少生活中許下的種種承諾。 「人生不是不斷累積,而是去蕪存菁;並非每天增加,而是日日減少
Thumbnail
任何外型的 紫水晶洞 都具有的磁場,不論是置於居家或辦公室,都能替我們調整風水。而以心靈的層面來說, 紫水晶 對應眉輪與頂輪。當我們思考與心緒有所不安,便能運用 恐龍蛋紫晶洞 為我們帶來穩定。因此除了風水之用,我們亦可選擇將 紫水晶恐龍蛋 放置於書房,讓 恐龍蛋 為我們的腦袋調節散熱!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崔宇植與《信號》趙震雄攜手打造韓影最高「諜對諜戲碼」,透過警察內部的勾心鬥角,重新建構觀眾「追求正義」的想像!
Thumbnail
說起自己在大學與日後人生中的朋友赫伯特.衛斯特(Herbert West)時,我總是滿懷恐懼。這種恐懼感並不全然來自他最近那樁失蹤事件散發出的不祥徵兆,而是由於他終生志業的性質。早在十七年前,當我們還在位於阿卡漢的米斯卡托尼克大學醫學院念大三時,這股恐懼感便已露出端倪。
Thumbnail
在釜揚烏龍麵系列中,蛋拌烏龍麵最受喜愛。被烏龍麵的熱氣蒸得滑嫩的蛋白,和濃厚的蛋黃,與高湯醬油水乳交融,呈現最佳的美味!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小杯 經典冰拿鐵1杯” 店員:“冰拿鐵沒有小杯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將經典藝術如《清明上河圖》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質感。文中介紹了幾款獨特的藝術周邊商品,包括晴雨兩用折傘、藝術保溫瓶及導覽手冊,這些商品不僅具實用性,同時也能讓人隨時欣賞傳統藝術之美。別忘了查看專屬優惠,享受購買的樂趣!
Thumbnail
本片是伊莉莎白泰勒二度封后之作,先說結論,完全實至名歸。更甚者,它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所有13種獎項,是史上唯一達成此紀錄的電影。最後奪得5金。但它不是什麼大片,這部電影的場景99%在一間小屋的客廳內發生,劇情就是不斷的對話,由兩對夫妻的互相對話、逐漸編織故事的內容,帶領觀眾走出小屋、走出謎團。
Thumbnail
Blue Eye 冷泉位於阿爾巴尼亞南部薩蘭達的近郊,是夏日熱門景點及生態保護區。淺藍色的氣泡升到水面,成為一個令人驚嘆的美麗景觀。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少做一點不會死!】 越少越厲害的超簡單工作生活雙贏法則 ◎ 李奧.巴伯塔 #書摘 如果你今天只能做一項改變,而這個改變必須對產能、效率、想做的事情產生最大程度的影響,那你該做的就是減少生活中許下的種種承諾。 「人生不是不斷累積,而是去蕪存菁;並非每天增加,而是日日減少
Thumbnail
任何外型的 紫水晶洞 都具有的磁場,不論是置於居家或辦公室,都能替我們調整風水。而以心靈的層面來說, 紫水晶 對應眉輪與頂輪。當我們思考與心緒有所不安,便能運用 恐龍蛋紫晶洞 為我們帶來穩定。因此除了風水之用,我們亦可選擇將 紫水晶恐龍蛋 放置於書房,讓 恐龍蛋 為我們的腦袋調節散熱!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崔宇植與《信號》趙震雄攜手打造韓影最高「諜對諜戲碼」,透過警察內部的勾心鬥角,重新建構觀眾「追求正義」的想像!
Thumbnail
說起自己在大學與日後人生中的朋友赫伯特.衛斯特(Herbert West)時,我總是滿懷恐懼。這種恐懼感並不全然來自他最近那樁失蹤事件散發出的不祥徵兆,而是由於他終生志業的性質。早在十七年前,當我們還在位於阿卡漢的米斯卡托尼克大學醫學院念大三時,這股恐懼感便已露出端倪。
Thumbnail
在釜揚烏龍麵系列中,蛋拌烏龍麵最受喜愛。被烏龍麵的熱氣蒸得滑嫩的蛋白,和濃厚的蛋黃,與高湯醬油水乳交融,呈現最佳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