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不歇的山海之歌—— 《南方,寂寞鐵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南方,寂寞鐵道》(on the train)以影像紀錄南迴全線電氣化前影像,是導演蕭菊貞費時五年拍攝,導演以火車司機與鐵道工作者的視角,述說不同年代的鐵道故事。

raw-image


影片記錄南迴鐵道員、 工程師以及維修人員的身影,搭配開鑿一個又一個隧道的歷史畫面,在1991南迴鐵路通車典禮的夾道歡呼下,彷彿也一同經歷了那一段漆黑的時光,一起看見洋海湧動的美景。

raw-image

曲折的南迴路段,從客運時期繁榮的大武,到開鑿隧道、事故坍方以及夜間檢修的諸般細節,詠歌為一曲不歇的山海之歌,在陳明章的歌聲與大美橫笛下,悠悠傳唱為亙古的詠歎。


導演安排搞軌案的吳奇泰司機受訪,在今昔影像交疊之下,更顯出他對鐵道忠誠與堅定的熱愛,其妻帽簷下的眼神,亦數度令人動容。


一截一截寂寞,曬亮一截一截車廂,歌聲繚繞如海浪滔滔。每個人都直得一段時光,在單軌上面對山海,享受豐饒的孤獨。

停駛前的藍皮火車上,孩子們唱著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 車窗外是山是海是台灣的島嶼時光,是我們不滅的童年。

raw-image


南方,寂寞鐵道 On The Train

蕭菊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0會員
540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寫下了關於南迴鐵路的種種故事,包含興建之前整個南台灣交通的狀況、人民生活的面貌、南迴興建的歷史及意義、工程師們當時的艱困、鐵道家庭成員不為人知的辛酸、鐵道員在鐵路公安事件面對的壓力,以及興建後帶來的變化。我從沒搭過南迴鐵路,不過南迴鐵路,卻翻轉了在地人「難回」家的印象。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寫下了關於南迴鐵路的種種故事,包含興建之前整個南台灣交通的狀況、人民生活的面貌、南迴興建的歷史及意義、工程師們當時的艱困、鐵道家庭成員不為人知的辛酸、鐵道員在鐵路公安事件面對的壓力,以及興建後帶來的變化。我從沒搭過南迴鐵路,不過南迴鐵路,卻翻轉了在地人「難回」家的印象。
Thumbnail
今天原本預計要去練習開車,順便到處逛逛,也把昨天沒寫完的《元素方程式》無雷影評寫完,但是看到誠品電影院有《南方,寂寞鐵道》的導演出席場,我馬上就改變計畫衝來台北,看完覺得這一趟真的值得了 說到南迴鐵路,不知各位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我看電影前也覺得這只是一條行駛時間非常長的一段鐵路,以前從高雄坐到花蓮的
Thumbnail
今天原本預計要去練習開車,順便到處逛逛,也把昨天沒寫完的《元素方程式》無雷影評寫完,但是看到誠品電影院有《南方,寂寞鐵道》的導演出席場,我馬上就改變計畫衝來台北,看完覺得這一趟真的值得了 說到南迴鐵路,不知各位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我看電影前也覺得這只是一條行駛時間非常長的一段鐵路,以前從高雄坐到花蓮的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on the train)以影像紀錄南迴全線電氣化前影像,是導演蕭菊貞費時五年拍攝,導演以火車司機與鐵道工作者的視角,述說不同年代的鐵道故事。 影片記錄南迴鐵道員、 工程師以及維修人員的身影,搭配開鑿一個又一個隧道的歷史畫面,在1991南迴鐵路通車典禮的夾道歡呼下,彷彿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on the train)以影像紀錄南迴全線電氣化前影像,是導演蕭菊貞費時五年拍攝,導演以火車司機與鐵道工作者的視角,述說不同年代的鐵道故事。 影片記錄南迴鐵道員、 工程師以及維修人員的身影,搭配開鑿一個又一個隧道的歷史畫面,在1991南迴鐵路通車典禮的夾道歡呼下,彷彿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講文化?能裝水的都叫杯子,不一定要一、兩萬塊的法藍瓷才叫杯子。你從小用到大的杯子可能更珍貴,因為它並不只可以盛水,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情感跟記憶盛在裡面──火車也是這樣。」在《南方,寂寞鐵道》導演蕭菊貞的眼中,一列列的火車是「有生命的」,不只是「會跑的工具」。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講文化?能裝水的都叫杯子,不一定要一、兩萬塊的法藍瓷才叫杯子。你從小用到大的杯子可能更珍貴,因為它並不只可以盛水,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情感跟記憶盛在裡面──火車也是這樣。」在《南方,寂寞鐵道》導演蕭菊貞的眼中,一列列的火車是「有生命的」,不只是「會跑的工具」。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那是南迴鐵路最長的中央隧道嗎? 還是位在屏鵝公路旁邊的嘉和掩體? 透過導演的鏡頭! 我在「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許多空拍視野美景! 有些充滿問號? 但那些問號,執著於一個正確答案也沒必要! 在我和我老爸的眼中! 導演蕭菊貞女士和已故導演齊柏林一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那是南迴鐵路最長的中央隧道嗎? 還是位在屏鵝公路旁邊的嘉和掩體? 透過導演的鏡頭! 我在「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許多空拍視野美景! 有些充滿問號? 但那些問號,執著於一個正確答案也沒必要! 在我和我老爸的眼中! 導演蕭菊貞女士和已故導演齊柏林一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大概沒有人像我這麼自戀的,一直覺得這條鐵道與我有關,所以特別找個時間去看蕭菊貞導演的「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看到鏡頭升空,火車行駛在山海之間的畫面,我想起的更多了,是的,誰沒有一段火車記憶呢?
Thumbnail
大概沒有人像我這麼自戀的,一直覺得這條鐵道與我有關,所以特別找個時間去看蕭菊貞導演的「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看到鏡頭升空,火車行駛在山海之間的畫面,我想起的更多了,是的,誰沒有一段火車記憶呢?
Thumbnail
過往的影片與照片,放在抽屜裡,只是個人的青春年少記憶,但放進了紀錄片裡,會成為珍貴的歷史,本片透過了珍貴的影像影片與訪談,記錄了當年開發曲折蜿蜒的南迴鐵道的幕後祕辛,娓娓道出上一代人們經歷過的艱辛挑戰,讓下一代了解火車一路駛過至今,留給台灣本土群體深刻的共鳴感動與傳承。
Thumbnail
過往的影片與照片,放在抽屜裡,只是個人的青春年少記憶,但放進了紀錄片裡,會成為珍貴的歷史,本片透過了珍貴的影像影片與訪談,記錄了當年開發曲折蜿蜒的南迴鐵道的幕後祕辛,娓娓道出上一代人們經歷過的艱辛挑戰,讓下一代了解火車一路駛過至今,留給台灣本土群體深刻的共鳴感動與傳承。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是台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記錄鐵道文化的電影,由連續兩屆奪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蕭菊貞導演,耗時5年艱困拍攝,與時間賽跑,終於趕在南迴鐵路電氣化前將一段珍貴的鐵道故事紀錄下來。
Thumbnail
《南方,寂寞鐵道》是台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記錄鐵道文化的電影,由連續兩屆奪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蕭菊貞導演,耗時5年艱困拍攝,與時間賽跑,終於趕在南迴鐵路電氣化前將一段珍貴的鐵道故事紀錄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