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物品和行為,先再次檢視自己的現況
松浦彌太郎的一項自我改造計畫是練習吉他:「挑首衷愛的曲子,然後花上二十年練習,直到彈得得心應手」,他說自己「沒有要登場表演,也不是想當職業樂手,也沒人給我期限,只是想一直練習到自己認可為止。」
極簡維尼受到「自我改造計畫」的啟發,他想到的項目是畫畫。不過他不是直接就開始找影片、書籍開始上課和練習,而是做多一個動作:檢視自己的現況,因為要清楚自己當下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行為,透過整理行為的動作,他發現睡飽、吃好、創作、閱讀、動漫和電影,在舒適的空間中這6件事情構成了他生活的基本。
整理物品的一進一出原則,是要我們在掏出錢包或按下購買的那瞬間,再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買這個物品是了具體地輔助自己的什麼行為?一定要透過增加物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嗎,是否有替代方案?這件新增的物品我預計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使用?
我最近新增的兩件物品是環保杯和睡袋。為什麼買呢?飲食方面,環保杯是用來輔助自己外帶飲料的行為,如果能從自己做起減少塑膠杯的使用,為環保盡一份力也不錯。睡覺方面,睡袋是睡覺時給自己保暖用的,原先的夏被和冬被當然也有同樣功能,但總歸是季節性物品,總有一條要收納在衣櫃裡佔據空間。我新買的這條睡袋能跳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能因應四季保暖的需求,還能在旅行、露營或遊牧生活時,輕盈便攜地收進行囊。
在新增一件物品之前,先再次檢視自己同類物品的持有現況。這是我在極簡生活後,慢慢開始實踐和練習的事情。不過讓我吃驚的地方是,不只是對於物品,連對於行為的思考也是如此:「在新增一項行為之前,先再次檢視自己的現況」(極簡維尼)。謝謝極簡布蘭達和維尼,分享這樣的整路思路。
回看自己現況,首先我發現我正在做的事情並不令自己滿意(比如日語的學習進度、幼稚園的課堂活動準備等等),其次最近想要挑戰看看的事情又很多(比如寫部落格、開設中文podcast、架設個人網站等等),再來就是一個月後我會離職回到校園,那時要迎接新的事情和新的人際關係。如此一來,檢視我現在的生活現況、整理我的日常行為這件事變成了我的「需求」,屬於「不做的話我會感到困擾」的分類(XD)。不整理行為的後果大概會是做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就像不整理物品的後果是東西四處亂放,一到要用就找不到。
整理行為有沒有一進一出的原則呢?如果說我想在自己生活中多納入一個「開設中文podcast」的行為,應該不是非得從我原本的生活中拿掉「日語學習」這件事情,我想我們大概都不會接受想要培養一個新的興趣的代價是放棄一個當前的興趣這個觀點,尤其是當下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我所喜歡和熱愛的。那增加一個行為前要考量些什麼呢?我想就是兩項:
- 我有多大的決心做?靠直覺判斷,如果想那就去做
- 我是否有餘力做這件事?靠整理行為,透過檢視目前的情況,考察自己是否真的有時間和餘力去做這件事。
整理行為具體要整理些什麼?
具體來說,整理行為要整理些什麼呢?基於極簡布蘭達和維尼提到的整理思維「物品決定於行為,行為決定於價值觀」,我想整理行為包含以下這兩個方面:
- 第一個方面,整理行為背後我當下持有的信念、價值觀。
不過這些信念並非就固定下來,因為一來外界大環境在改變,二來個體也因為應對進退和各種行動測試而在成長和改變,所以我們所持有的信念也一直在變,不變的是我們需要保持對於打破和重建自我信念的覺察。這個過程還真像是「信念的新陳代謝」。
我的日常行為有吃飯、睡覺、工作、體驗極簡生活並寫文章、學習日文等等,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不過慢慢來,我打算就分成幾篇來慢慢自我檢視和整理。行きましょ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