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拜醫學科技進步所賜,已經不需要苦苦找尋長生不老之藥,活到百歲也不再是難事。

好死不如歹活的觀念,也隨著時代變遷,選擇臨終的觀念,也逐漸變成歹活不如好死。這是因為如果需要長期臥床,或是只能靠呼吸器維持生命的植物人,伴侶或家人都要承擔照顧的責任,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花費龐大醫藥費,照顧殺人的悲劇不斷地在重演。

年長者最怕的就是病魔纏身,要死死不了,不僅是自已受苦,更是拖累家人。

隨著平均餘命越來越長,現在人們面對生命的末期,希望是走有尊嚴,而不是在身體插滿機器,或是化療來延長餘命,要死不活的,也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品質。把醫療資源留給可以活的更久的人,若死後選擇捐贈器官,遺愛人間,也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活著。

生命終究會走到終點,希望每個人都不枉在這人世間走一遭,來完成人生最後一堂課。

#安樂死 #安寧療法 #器官捐贈 #歹活不如好死 #最後一堂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咪談的沙龍
8會員
66內容數
咪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6
夢想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你願意付諸行動,再大的夢想都能實現。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如何從設定目標到親臨墨爾本觀看澳網,並與偶像Jannik Sinner見面簽名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於追夢。
Thumbnail
2025/02/26
夢想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你願意付諸行動,再大的夢想都能實現。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如何從設定目標到親臨墨爾本觀看澳網,並與偶像Jannik Sinner見面簽名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於追夢。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分享了在颱風假期間追劇的感悟,強調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重要的,無論是結婚、離婚或是不婚,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選擇成為正確的答案。藉由創業與生活中的小選擇,啟發人們在發生變化中如何承擔風險,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人生不是考試,而是不斷選擇與負責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分享了在颱風假期間追劇的感悟,強調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重要的,無論是結婚、離婚或是不婚,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選擇成為正確的答案。藉由創業與生活中的小選擇,啟發人們在發生變化中如何承擔風險,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人生不是考試,而是不斷選擇與負責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9/02
今天在通勤時聽了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跟掃地機器人看齊吧!為什麼蔡康永說:願意,就會值得? 首先是被這個標題所吸引的原因,是因為今年公司的持續改善案,提出使用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工打掃的方案,原本以為會一路過關斬將,輕輕鬆鬆的,沒想到反而被高層反將一軍,導致破局,心中難免失望,所以想知道要如何向掃地
Thumbnail
2024/09/02
今天在通勤時聽了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跟掃地機器人看齊吧!為什麼蔡康永說:願意,就會值得? 首先是被這個標題所吸引的原因,是因為今年公司的持續改善案,提出使用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工打掃的方案,原本以為會一路過關斬將,輕輕鬆鬆的,沒想到反而被高層反將一軍,導致破局,心中難免失望,所以想知道要如何向掃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Thumbnail
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Thumbnail
人有生老病死,而如何有尊嚴、舒適的面對死亡,將是在人生終點會面臨的最終課題。我曾在加護病房看過許多病人,從老人到小孩都有,死神從來不以年齡區分客戶,這些病人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全身被接上粗細不一的管線,周身圍繞著各式儀器,在機器的襯托下,病人原本就蒼白瘦弱的身軀更顯得易碎無比,但有時我看著病人疼痛
Thumbnail
人有生老病死,而如何有尊嚴、舒適的面對死亡,將是在人生終點會面臨的最終課題。我曾在加護病房看過許多病人,從老人到小孩都有,死神從來不以年齡區分客戶,這些病人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全身被接上粗細不一的管線,周身圍繞著各式儀器,在機器的襯托下,病人原本就蒼白瘦弱的身軀更顯得易碎無比,但有時我看著病人疼痛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進步所賜,已經不需要苦苦找尋長生不老之藥,活到百歲也不再是難事。 好死不如歹活的觀念,也隨著時代變遷,選擇臨終的觀念,也逐漸變成歹活不如好死。這是因為如果需要長期臥床,或是只能靠呼吸器維持生命的植物人,伴侶或家人都要承擔照顧的責任,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花費龐大醫藥費,照顧殺人的悲劇不斷地在重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進步所賜,已經不需要苦苦找尋長生不老之藥,活到百歲也不再是難事。 好死不如歹活的觀念,也隨著時代變遷,選擇臨終的觀念,也逐漸變成歹活不如好死。這是因為如果需要長期臥床,或是只能靠呼吸器維持生命的植物人,伴侶或家人都要承擔照顧的責任,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花費龐大醫藥費,照顧殺人的悲劇不斷地在重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現實人生不容許以醉來圓滿,生老病死的歷練,是自己與親友同修的功課
Thumbnail
現實人生不容許以醉來圓滿,生老病死的歷練,是自己與親友同修的功課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