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築響一,可說是日本此世代中最具真正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問題1:做一本書要從何開始?(摘錄) 別看讀者臉色,觀照自己

這麼一想,我只能由衷感謝當時編輯部的環境,竟然允許我這種外行小鬼一意孤行。我會說:「這就是接下來的藝術趨勢!」然後跑去採訪沒人見過也沒人聽過的藝術家。面對其他媒體完全沒報導、沒人知道的題材,大多數的主管都會予以否決,但當時的總編給了我們最大限度的自由,讓我們做想做的事。

我們當然也挨罵過許多次。還記得我在《BRUTUS》時想出了「結婚特輯」,八成到今天仍是退書率最高的一期吧……。而且我還提出「在米蘭拍攝」的企畫,去找總編商量時說:「會很有趣喔~」結果又半抱怨地撇下一句:「但跟其他人的做法差太多了,不知道會不會賣。」總編大為震怒:「你是真的覺得有趣嗎?」我回答:「我認為成果一定會很有趣!」他便接著說:「那就不要看讀者臉色,全面做自己真心覺得有趣的主題。賣不好低頭謝罪是我的工作。」

我從那位總編身上學到很多,其中最身體力行的就是:「不要設定讀者群,絕對不要做市場調查。」不要追求「不認識的某人」的真實,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實。這教誨也許就是我編輯人生的起點。以製作女性雜誌為例。有人會設定讀者群,比方說:「本雜誌以二十五到三十歲單身女性為訴求對象,她們的收入大約多少多少……」一這麼設定的瞬間,雜誌就完蛋了。因為你自己就不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的單身女性。

明明是跟該族群無關的人,卻擅自認定「他們關心的事物是這些」。我認為那樣很怪,也很失禮。不該隨便認定,而是要想:我覺得有趣的事物,應該也有其他人會覺得有趣。這「其他人」有可能是二十歲的單身女性,也可能是六十五歲的大叔、十五歲的男孩子。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讀者」,不是「讀者群」。

也許,最近雜誌會無聊的最大原因就在這裡。雜誌的狀況變得跟百貨公司一樣了。如今的百貨公司沒有個性,只是在比誰能引進最多知名品牌罷了,簡直變成了不動產業吧。雜誌的狀況會變得如此相似,正是因為市場調查做過頭了。時尚雜誌變得像化妝包等「特別附錄贈品」的包裝紙,以女性讀者為對象的性愛特輯則是男性編輯擅自妄想出來的,這樣的內容誰會想讀?再說,這些市場調查並不是出版社自己做的,大多是大型廣告代理商發表的。

我偶爾有機會和年輕編輯喝酒,發現會抱怨「企畫過不了」、「總編很廢」、「業務部多嘴」的人大多隸屬於大出版社(笑)。領高薪的人怨言特別多,而弱小出版社的色情雜誌編輯或八卦雜誌編輯絕對不會哀哀叫,我說真的。後者都說:「薪水少,工作辛苦,但我們是因為喜歡才做的。」

問題2:如何養成自己的編輯觀點?(摘錄) 沒錢才辦得到的事
在京都住兩年,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也和許多店家培養出感情後,我開始覺得「這樣下去不妙」(笑)。生活不奢侈的話花不到什麼錢,主攻學生、可自在入店的居酒屋也非常多。要是在那種店裡每晚跟朋友一起喝酒,把「真想做有趣的事」掛在嘴邊,十年轉眼就過了。實際上,在那裡落地生根的外國老嬉皮或自稱藝術家的大叔可多了。

因此我在第三年回到東京,幫《ArT RANDOM》系列收尾,也做一些零星的案子。漸漸地,我認識了許多年紀小我一輪的朋友。當時我在時尚業界的友人很多,交友圈是從那裡往外擴散的。不過在業界底層工作的年輕人,大多口袋空空(哎,我當時也才三十多歲就是了),和他們一起吃完飯,問起「要不要續攤」時,經常會演變成:「那就在住的地方喝吧。」因為比較不花錢。

就這樣,我開始會到這些年輕人的公寓去。他們住的房間當然很狹窄,就算裡頭放著時髦的衣物,內部裝潢也搆不著時髦的邊。但不知為何,我越來越覺得縮在這種地方喝酒非常舒暢。比待在雜誌會報導的那種奢華客廳還要舒暢許多。

接著我問起他們的生活狀況,回答不外乎是「每週打工兩天,剩下五天在練團室練習」、「稍微接點模特兒工作,其餘時間畫畫」之類的,令人非常感興趣。

這些年輕人也許是世俗眼光中的「輸家」,也許很讓父母擔心,但我越看越覺得就某個角度而言,他們的生活是非常「健康」的。收入沒多少,但不會去做

真的很討厭的事情,以此為生存之道。與其勉強去住租金較高的房子、搭客滿的電車通勤,還不如搬進租金不會造成負擔的狹窄房間,不管去玩或去工作都靠徒步或腳踏車解決。家裡沒有書房也沒有餐廳,但附近就有圖書館或喜歡的書店、朋友開的咖啡廳或酒吧,把街上當作房間的延伸就行了。

像那樣的房間、那樣的生活,如果只收集個十組寫成報導,大概只會被歸類為「邋遢房間趣聞」,但如果收集個一百組,也許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吧?這正是《日常東京 TOKYO STYLE》問世,以及我成為攝影家的契機。

這個計畫其實有前人打下的立足點。當時世界各地方非常流行命名為「某某Style」的時髦室內設計攝影集,例如《PARIS STYLE》、《MIAMI STYLE》之類的。這一系列「STYLE 攝影集」的作者是紐約知名記者蘇珊.斯萊辛(Suzanne Slesin),她完成幾本書後接著想出《JAPANESE STYLE》,於是和英國的美術總監、法國的攝影師一起飛過來,拜託我找可拍攝的住宅。她是我朋友的朋友,之前也在《BRUTUS》上報導過各種住宅。

於是我找了各式各樣他們看得上眼的時髦住宅,總之過程實在辛苦得不得了。光是豪宅還不行,因為沒有「SYTLE」就不能刊出來(笑)。

我接著只好利用各種關係,不斷向人鞠躬求情,過程中開始思考,為什麼做起來如此困難重重呢?我沒什麼大富大貴的朋友是其中一個原因,不過事實會不會是「家裡布置得這麼帥氣的人,比我們想的還要少上許多」呢?數量少,找起來才那麼辛苦。

「STYLE」若翻成日文,就是「風格」。帶有該風格的事物繁多,風格才能成立。如果數量很少,構成的就不是風格,而是「例外」了。因此我們不是在報導「日本的風格」,而是不自覺地在塑造「日本的例外」。

那麼,大多數人過的非例外生活是什麼樣子呢?如果舉我那陣子來往熱絡起來的東京年輕人為例,那就是「居住空間狹窄,但還是過得很開心」的生活風格。

在那之前,大家都說日本人住的房間是「兔子小屋」,視之為落後象徵,但我認識的年輕人都不以狹窄為苦。他們不會逼自己做不想做的工作,藉此住進較寬闊的房間,而是本能地選擇了不勉強自己的工作,生活在狹窄的房間裡。

我因此有了一個強烈的念頭:下次真想做一本書介紹真正的Japanese style !並逐一向認識的出版社提案。當時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拍照,主觀認定要是沒有哪家出版社提供預算,絕對不可能出版什麼攝影集。你想想,建築或室內設計的照片不是看起來都很專業、艱澀嗎?

後來,出版社一家一家拒絕了我,他們的看法都類似這樣:「只拍那些狹窄的房間是想怎樣?太壞心了吧。」

因此我一度放棄,心想,自己一個人是辦不到的吧。但我就算試圖喝酒忘了一切上床睡覺,忘不掉就是忘不掉。一旦開始在棉被裡頭想「這頁要是這樣做不知如何?收錄那人的房間也不錯吧?」就躺不住、睡不著了。

如此狀態持續兩、三天,我再也忍不住了,直奔友都八喜向店家說:「請給我外行人也能用的大型相機組。」就這樣買了下來,儘管完全沒有拍照的經驗。

總之先請攝影師朋友教我裝底片的方法,然後我就開始四處跑了。我沒有車,所以是把裝相機的袋子放在中古摩托車的踏墊上,三角架背在背上。一般室內攝影會使用的大型照明器材我買不下去,因為太貴了,再說根本無法放到機車踏墊上。我只買了一個燈,塞進相機包內。

當時還是底片機時代,它們根本不可能像這年頭的數位相機一樣,在高感光度條件下照樣拍出好看的照片。我也沒有閃光燈,只好在昏暗的狀態下拍,曝光時間就得長達三十秒到一分鐘,像在明治時代拍照似的(笑)。如果碰到實在太昏暗的狀況,我就會在曝光過程中默數五秒到十秒,然後緩慢揮動手上的燈,藉此補光。書出版後,也不少人的評語是:「沒拍攝房間主人,反而激發讀者的想像力。」但其實不是不想拍,是沒辦法拍(笑)。總不能叫人家一分鐘不要動。

就像那樣,我用專家看了會憋不住笑的器材和技巧拍了又拍。拍照方法完全自學,所以失敗的次數非常多,但失敗的話只要在再過去拍一次就行了。那陣子我不斷接案寫稿,拿到錢就去買底片。

就這樣拍了三年, 累積了將近一百個房間的照片後, 我硬是拜託《ArT RANDOM》的出版商京都書院幫我出版, 完成的書就是《日常東京 TOKYO STYLE》。我們按照最初的預謀(笑),採用跟《JAPANESE STYLE》等時髦室內設計攝影集完全相同的尺寸,也做成豪華感十足的硬殼精裝,讓書店誤以為是同一類書籍,放在同一區。似乎有不少外國觀光客真的買錯,整個傻眼(笑)。——本文摘自臉譜出版《圈外編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2會員
468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我為什麼能夠在圈內採訪、做書呢?簡單說就是因為『專家的怠慢』,不過如此。 專家要是動起來,我只要當個讀者就了事了。他們不動,所以我才動。 而我勉強能將行動和工作勾搭在一起,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還活得下去。 我就像是不斷走在危
Thumbnail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我為什麼能夠在圈內採訪、做書呢?簡單說就是因為『專家的怠慢』,不過如此。 專家要是動起來,我只要當個讀者就了事了。他們不動,所以我才動。 而我勉強能將行動和工作勾搭在一起,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還活得下去。 我就像是不斷走在危
Thumbnail
這篇是一場講座的後記、心得,那些與自己連結故事,拚命的尋找一個解釋的下落,如果能夠多角度觀察,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能有新的定義。 那些被工作的成就感消耗殆盡的的生活,最終成為對自己的虧欠與憤怒。
Thumbnail
這篇是一場講座的後記、心得,那些與自己連結故事,拚命的尋找一個解釋的下落,如果能夠多角度觀察,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能有新的定義。 那些被工作的成就感消耗殆盡的的生活,最終成為對自己的虧欠與憤怒。
Thumbnail
這本書中提及了不少當時出版產業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對時代快速的變動和閱讀習慣的思考,十五年後再拿出來讀,不免有著「台灣出版好像跟台灣薪資一樣,都停在某一個點上,也許有在動,但速度永恆跟不上通膨」的感覺,但沒有變的是那幾年間讓人從中感受到那股強大會讓人想投身而入的吸引力,依然那樣閃耀動人的打動著我!
Thumbnail
這本書中提及了不少當時出版產業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對時代快速的變動和閱讀習慣的思考,十五年後再拿出來讀,不免有著「台灣出版好像跟台灣薪資一樣,都停在某一個點上,也許有在動,但速度永恆跟不上通膨」的感覺,但沒有變的是那幾年間讓人從中感受到那股強大會讓人想投身而入的吸引力,依然那樣閃耀動人的打動著我!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你心目中,世界最美的女性長什麼樣子呢?」 作者DaiGo是日本知名的讀心師,在《寫入人心:先讀心再下筆,沒有無法打動的對象》一開始問了上面的問題,並用來說明,因為過想像,文字可以在腦海中創造出「世界最美的女性」;反之,用如果是拿具體的照片,就達不到這個效果(再怎麼漂亮都有人嫌的道理)。
Thumbnail
「你心目中,世界最美的女性長什麼樣子呢?」 作者DaiGo是日本知名的讀心師,在《寫入人心:先讀心再下筆,沒有無法打動的對象》一開始問了上面的問題,並用來說明,因為過想像,文字可以在腦海中創造出「世界最美的女性」;反之,用如果是拿具體的照片,就達不到這個效果(再怎麼漂亮都有人嫌的道理)。
Thumbnail
相信成為「編輯」的技巧或眉角一定不止如此,但在第一章就描出了編輯意義的概要。從會議改革至雜誌內容、團隊改革,不帶筆電的開會方式,我都覺得超帥,但也同時又細微的地觀察與照顧到團隊夥伴的微小感受,看起來很「漢子」的總編輯,其實原廠內建柔軟的貼心。
Thumbnail
相信成為「編輯」的技巧或眉角一定不止如此,但在第一章就描出了編輯意義的概要。從會議改革至雜誌內容、團隊改革,不帶筆電的開會方式,我都覺得超帥,但也同時又細微的地觀察與照顧到團隊夥伴的微小感受,看起來很「漢子」的總編輯,其實原廠內建柔軟的貼心。
Thumbnail
今年夏天最快樂的事,大概是人生第一份編輯實習工作了。
Thumbnail
今年夏天最快樂的事,大概是人生第一份編輯實習工作了。
Thumbnail
普通人如我,是沒有偶一發文就爆紅,並享有高額度的人氣紅利這種爽事的,職業文字工想從這個大世界刷出存在感與認同,找到你的關懷,就會遇到「非你莫屬」的題目,然後切記--一直寫下去。
Thumbnail
普通人如我,是沒有偶一發文就爆紅,並享有高額度的人氣紅利這種爽事的,職業文字工想從這個大世界刷出存在感與認同,找到你的關懷,就會遇到「非你莫屬」的題目,然後切記--一直寫下去。
Thumbnail
有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真切的活着,眼睛里真切的看到了世界,有时候我觉得我空无一物,我所拥有的都不是我自己的,我有的只是这样一个身躯,但有时候身躯也不是我自己的。想要拥有久违的安睡,就要比平时多吃一粒安眠药。
Thumbnail
有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真切的活着,眼睛里真切的看到了世界,有时候我觉得我空无一物,我所拥有的都不是我自己的,我有的只是这样一个身躯,但有时候身躯也不是我自己的。想要拥有久违的安睡,就要比平时多吃一粒安眠药。
Thumbnail
這是篇內容不太紮實的感想文,寫的是從事編輯多年的一點體會、以及我至今仍喜愛這份工作的理由。因為不是很正經的文章,所以用了我最討厭的「農場體」來訂題目。 就往下看吧。
Thumbnail
這是篇內容不太紮實的感想文,寫的是從事編輯多年的一點體會、以及我至今仍喜愛這份工作的理由。因為不是很正經的文章,所以用了我最討厭的「農場體」來訂題目。 就往下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