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到網紅小花媽在前兩天發的,有關於她在台大擔任助教期間也有看過超扯超沒同理心的作業,那個作業讓大家都氣哭、老師還把那一組的同學全部死當的故事。
說實在我看了心裡不怎麼舒服,又是一群台大的人在架空的環境作業裡發生的爭執跟插曲,最後由台大的正義的老師教訓台大的死屁孩的故事,加強了弱勢就是辛苦以及悲情的印象。
我第一個反應是:早就不生氣也不難過了。
當你看到你同學校的同輩跟學姐,有好幾個因為家境因素,不得不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只要能畢業就能保障就業的科系,但最後因為課業壓力、因為志向不在此,最後選擇自殺。
然後你親眼看到超級有錢人是怎麼評論這件事:「她們怎麼這麼傻,抗壓性這麼低」
台大猴那些也就是微不足道的屁話而已。
但過了兩天後,我還是想要出來寫寫,自己所看到的弱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我與我的護理系同學們
悲情、貧窮與自殺只是其中一個側面,五專在學期間,我跟著49個同學24小時相處,在那幾年的時光內一起度過悲歡離合。
有人拿自己有三個坐監的哥哥,跟我吵主張廢死的人都太天真;
有人為了準時完成實習,晚上在宿舍吊點滴寫作業,隔天早上一樣去上八小時的班;
有人下課就是準時跑夜店;
有人愛搞小圈圈排擠異己;
有人也會亂傳八卦謠言...
當時全班幾乎都有參加社團,整個班快一半的人是各社社長或幹部。
我們的課程設計,則是最大化所謂的專業技能訓練,高中的年紀上大學程度的教材,英文上的是專業術語跟病例書寫,統計上的是生物統計。
歷屆相傳學姐們的故事
前幾屆曾經有過有學姊家裡欠債,討債公司來學校跟蹤要把人帶走。
那時同年級的老師學生,為了保護她,有一個月的時間同年級課表跟教室全部打亂,全年級的師生陪討債公司玩躲貓貓,最後順利完成學業。
因為前幾屆是原民重點學校,所以也有人是在我們學校念專科就是一整個部落的驕傲,唸到一半想休學,爸爸還親自從部落跑來學校,穿著一看就知道只有結婚時才會穿一次、已經撐到完全不合身的西裝,來勸女兒不要休學。
即使是這樣辛苦,儘管有很多迷惘跟無法選擇的成分,儘管三年級時還是有隔壁班的同學在實習期間選擇跳樓自殺,大部分人還是撐過來完成學業了。
全球疫情爆發時,她們都在第一線
2020年時全球疫情大爆發,有一個在學期間功課很好、很善良也很任性的同學在美國擔任護理師幾年,那時美國還是大規模封城、火葬場燒不完的情勢。
她在還沒有疫苗時戴口罩上班,被美國同事歧視,每天抱著染疫的風險拼命照顧病人,然後再徒勞無功的幫他們蓋上白布,每天在過勞與絕望的輪迴裡輪轉。
最後撐到現在疫苗普及,重症病房不再被塞爆,大部份的人轉輕症後就出院。
前幾個禮拜輕微鬱期時,她私訊我,說我是很善良的人,不要覺得善良不重要,以自己的心聲為優先,好好照顧自己。還說不知道我會不會覺得她這樣講很突兀,畢竟我們在學校時互動並不多。
2020年時,為了衝高疫苗施打率,政府在北車等地方設立大型施打站,待施打的民眾一天都排隊到好幾百人,有些人施打完後感謝醫護付出,有些人等到靠北靠母。
在大型施打站的任務結束好幾個月後,我才從同學的臉書上得知,她也是其中一個在北車站了一整天幫人施打疫苗的護理師。
我看到的是這群背景身分相較弱勢的同學們,在她們身上的故事不是只有悲情、貧窮與自殺,還有生命的韌性以及成長。
同情與同理的分野:你不去參與,就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兩天前寫的早就不生氣也不難過,貌似受到了大家一點點的關注和在意,但我也只寫出片段的感覺跟故事。
在超級有錢人講那種幹話的當下,我自然是很難過,現在則是替這種人感到遺憾:他永遠不會體會到自己到底錯過了甚麼,沒有機會體會到這麼珍貴的一段時光,以及獲得這麼好的人的關懷與愛。
東拉西扯地講了這麼多好像跟階級還有歧視不相關的東西,只是想表達:關心與為弱勢族群發聲不是不好,但是弱勢族群不是擺在那邊,讓優勢族群繼續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覺得「他們很辛苦、他們很可憐,要有人去了解他們並為他們服務」的存在。
要有人去了解他們並為他們服務,你就是那個人,不是什麼「讓弱勢扶助弱勢」,也不是社工護理師老師這種「要有愛心」的職業。
傾聽他們說話,走入他們一部分的生命與生活裡,看看他們在做的事,讓他們改變你一部份的人生,而不是以一個遠在天邊的已開發國家的菁英看第三世界的心態,在評論這些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