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一定會變壯?其實基因影響很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健身身材就一定會變好嗎?
許多練很壯的人大肆鼓吹,練不壯,那是你不認真不努力!但事實上大多數人要練到像健美選手那樣的身材是很困難的,影響的因素又太多了,例如你要減脂必須造成熱量的赤字,然而一般上班族,平常工作壓力大,上班還有忍受飢餓感,或訓練後的痠痛,有多少人做得到?就算你做到好了,還有基因的影響,訓練強度達標,熱量攝取也足夠,但肌肉就是長不大。
一個自身的案例
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訓練的強度8-12RM,也有在控制飲食,而我同事每天只健身40分鐘,深蹲蹲個幾組深蹲,就說算了心情不好,不想練(????
食物也亂吃,你吃健康餐,他吃麥當勞,但他的身材非常好,肌肉量也非常高......
有一天,他看者正在訓練的我說:【你每天訓練得這麼辛苦,花的時間比我多,吃的東西也比我多,結果你肌肉量還比我少】
當下直接承受一萬點爆擊,幹我這麼認真到底在幹嘛???
當初他從完全沒運動習慣,到認真健身,僅僅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他的肌肉量就到了inbody上測量的135%,而我......花了7-8年的時間,肌肉量卻好像沒增加一樣......
事實上,健身對某些人來說,基因帶來的紅利就是這麼強大,舉個例子來說,籃球選手都長很高,那請問是長的高的人打籃球有優勢所以去當籃球員?還是先當上籃球員,多打籃球身高就會變高?舉重選手普遍身高都不高,那請問是身高不高的人適合比舉重?還是訓練了舉重身高才長不高的?很顯然,是你先天就有這個優勢,並繼續往這個優勢發展,才能有優秀的成績。
安迪·博爾頓Andrew Bolton,目前世界舉重組織總成績“世界紀錄保持者”(1273公斤/2806磅),然而他第一次蹲舉227公斤、硬舉272公斤,這個重量有多少人練了5-6年還遠遠達不到?
阿諾史瓦辛格只練了一年就比大多數人還壯,站在大眾面前的健身YouTuber大多身材都很,畢竟差的沒人看,他們的形象會讓人覺得,只要我健身也能像他們一樣,但當你開始健身後發現,練不起來的人其實才是占大多數,不論練不起來的原因為何,只要達不到理想的體態,很快就放棄了乾脆不練了,這也不是我們教練希望看到的。
事實上研究顯示,未經歷過任何訓練的人,經歷16周阻力訓練後,大約有26%的人肌肉沒有任何成長
甚至有一部分的人肌肉反而減少2%,當然影響肌肉增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訓練強度、氮平衡等等
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的分析,對有氧訓練來說,基因影響大約44%得分差異;對於力量訓練,基因則影響了約72%的差異;
所以為甚麼頂尖的運動員這麼看重基因,畢竟大多數競技運動員的生涯巔峰只到30歲,是非常短暫的,你的基因不如其他選手,卻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去訓練,這個投資報酬率明顯不成正比
但我這邊要說的是,訓練後改變不大不是你的錯,或許你的基因就是沒這麼好,但健身就只有身材變好這個目的嗎?那身體功能變強,體力變好,健康改善呢?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無論基因好壞,平均而言,只要接受過規律的鍛鍊,健康狀況都會獲得改善
當然這些改善也是有差距的,基因好的,包括心肺功能,肌肉適能改善的幅度也較大,不過能確定的是所有人經過一定的訓練,都會有所成長,就連肌肉量也會增加,或許你不能練成跟健美選手一樣,但你還是能變得更好,健身不要跟別人比較,變得比明天更好就行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16內容數
目前就讀師大運動科學系碩士班,主修運動心理學,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如說是運動腦科學,主要研究運動與大腦間的關係,運動員在比賽場上過度緊張該怎麼辦?如何預防老人失智?運動的小孩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工作總是頭昏腦脹情緒差,這些答案都能在運動心理學找到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篩選思維的培育 筆者發現有許多人非常努力,他們習慣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忽略整體局勢。最近和健身教練聊天,提到一位非常厲害的健美教練,他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在工作上並沒有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也沒有全力銷售課程。聽到這個故事,我先詢問了這位健美教練的年齡,得知他只有24歲,這讓我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6 建立習慣時,不要去跟別人比較習慣的快慢   一樣用健身減肥當例子,你去健身房時剛好看到有人跟你差不多時間進入健身房。   你跟他去健身房的頻率差不多,偏偏對方肌肉長得比你快,你心裡會怎麼想?   而實際上,肌肉長得快不快不只跟你去健身頻率有關係,還有每個人的基因與生活作息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健身族群中的身材焦慮問題,以及個人對於健身態度的認知和做法。作者提醒讀者不要為網紅的完美身材所迷惑,要以健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健康體態,並擺脫不必要的焦慮。
Thumbnail
     當然知道,達到標準體重以下好幾公斤的強者比比皆是,而自己只是剛踏出一公斤的初級程度。而且體重也不是越少越好,有的強者還會把這些贅肉化為肌肉,不僅可以達到標準體重,體脂也可以維持在一個相對低點,有如運動員那樣。但即使只是剛開始,也可以大概思考一下之後的發展策略。         所以有的人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篩選思維的培育 筆者發現有許多人非常努力,他們習慣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忽略整體局勢。最近和健身教練聊天,提到一位非常厲害的健美教練,他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在工作上並沒有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也沒有全力銷售課程。聽到這個故事,我先詢問了這位健美教練的年齡,得知他只有24歲,這讓我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6 建立習慣時,不要去跟別人比較習慣的快慢   一樣用健身減肥當例子,你去健身房時剛好看到有人跟你差不多時間進入健身房。   你跟他去健身房的頻率差不多,偏偏對方肌肉長得比你快,你心裡會怎麼想?   而實際上,肌肉長得快不快不只跟你去健身頻率有關係,還有每個人的基因與生活作息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健身族群中的身材焦慮問題,以及個人對於健身態度的認知和做法。作者提醒讀者不要為網紅的完美身材所迷惑,要以健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健康體態,並擺脫不必要的焦慮。
Thumbnail
     當然知道,達到標準體重以下好幾公斤的強者比比皆是,而自己只是剛踏出一公斤的初級程度。而且體重也不是越少越好,有的強者還會把這些贅肉化為肌肉,不僅可以達到標準體重,體脂也可以維持在一個相對低點,有如運動員那樣。但即使只是剛開始,也可以大概思考一下之後的發展策略。         所以有的人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