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半導體產業景氣衰退,科學園區一片唉聲嘆氣,最先是業務朋友的績效指標無法達標,後續是晶圓廠的訂單,從供不應求、砍單到逐漸堆料。
原本投入小型新創的朋友們最先感到壓力,時不時有公司經營危機的風聲,究竟公司要倒之前有什麼指標? 商周等文章,多半會將重點放在徵才減少、砍福利和在小細節上推行節約。
但以我當初在新創十年多的藥廠工作,離職後不到四個月,老闆就直接宣布破產和公司倒閉的經驗,這些徵兆出現時都是末期。
現在很多公司為了避免風聲走漏,並不會取消固定大型活動或減少招募、無理由減薪,一方面是為了穩定軍心,再熬看看是否能撐過,另一方面是這些大型活動多半在很早之前就有規劃和預付款,如果突然取消沒兩天整個供應鏈就都知道了。 所以當初,這家公司倒閉時,供應商都十分錯愕,畢竟還有大筆月結款未支付。
仔細回想起來,其實有幾點可以作為倒閉的前哨。
公司的高層開始密集開會,各部門的主管開始長期不在座位上,這可能表示公司遇到了難題。 此外有些平常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的主管,也開始提倡節約。
因為購買的徵才欄位與人資是固定支出,所以依然有可能持續徵才,但是因為大家忙著處理手頭的事或避免績效不佳被砍除,沒有餘力照顧新人多半讓其自生自滅。
財務、行政和銷售這些能清楚掌握公司金流或與總經理貼身相處的單位,可能會先聽到風聲,提前謀劃出路,這些人同時也是關鍵人員,如果他們離職很有可能使目前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為了降低花費,有些額外要請人來維修的部分會能拖就拖,譬如讓整個流程變得繁瑣,或者內部修一修,才年中就說勉強點撐著,明年再撥經費。
當然這些只是徵兆不代表公司一定撐不下去,因為一筆及時雨的大訂單足以讓小公司再續命幾個月。甚至有些公司因為創立與投資早,即使本業始終虧錢,但背後有大勢力和大筆土地出租,仍然是屹立不搖。
但是若我們陷入反覆掙扎,是否離職的內耗,不僅容易情緒低弱,甚至可能績效表現不如意,導致被裁撤。如果感到憂心,還是盡快調查清楚公司實際狀況,並更新履歷預作準備。
公司面臨倒閉,很多時候不是單一原因造成,但景氣的衝擊是全面性的,等真的大家都發現產業出大問題時,即使健壯的公司也可能人事凍結不再招募非必須崗位職缺,預作準備不代表要馬上離職,而是要釐清現狀避免最糟的情況。
下一篇
我會更進一步說明如何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