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的孩子」:承載了父母的失能,與對未來的無望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女孩,身上佩戴著許多耳環、鼻環和刺青。也許,她透過這些方式隱晦地向某人或某事表達抗議。

當她走進我的治療室,她一言不發,乾脆地坐在我面前,眼神直視著我。

我友善地向她打招呼:「嗨,我是吳心理師,想問妳為什麼想來預約諮商呢?」

她回答:「噢,就是家裡不開心。」

我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呢?」

她說:「沒什麼,只是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唉唷,我很擔心幾年後,爸爸會獨自一人;媽媽嘛,應該還好吧,但我不確定她的情況。總之,我很害怕被他們綁住,我很想疏遠他們,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還是會在意。」

在進一步的會談中,我才瞭解到紫紫(化名),在小學時因父母對教養習慣、工作問題以及生活琐事的不和而經常吵架。她也常被問到:「你要跟誰,爸爸還是媽媽?」現在的她實在無法忍受,她大學輟學,並成為了一位刺青師傅。因為,不想再捲入父母之間的衝突,逐漸疏遠他們,但同時又無法放下對父母的情感。

我對她表示:「那一定很辛苦吧,這幾年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她用看似無關緊要地態度回答:「沒什麼特別的,就是這樣。有時候會想死,但只是幾天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

那些成為傳聲筒的孩子,會面臨哪些困境?

首先,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會責罵他們。這樣的孩子會感覺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了生存,他們只能不斷地討好對方。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獲得經濟上的支持,但這種經濟依賴帶來了風險,因為他們無法預料何時會因為雙方的情緒而被剝奪生活的必需品。

其次,他們成為了父母之間溝通失效的垃圾桶。「妳知道,你爸爸/媽媽有多傻嗎?這種事情也要和我說?」孩子很年幼,卻承受著父母溝通不良所帶來的壓力。孩子往往對許多事情一無所知,結果變得相對受限,他們無法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變成了丟臉的事,絕對不能做。

第三,由於無力改變許多事情,他們會以其他方式進行反抗。在理智上,父母可能覺得這些反抗行為並不合理,不值得在意。於是,孩子們的反抗程度不斷升高;他們可能紋上許多刺青,戴上大量的飾品,並以惡毒的言語進行反擊,反而使衝突更加升溫。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該怎麼辦?

要立即地放下,或直接性地疏遠是不可能的。

以直接下意識地方式斷開家庭連結,在心理學上專業名詞稱作「情緒截斷」。指的是用地理位置上、情緒上的隔離,或用自我欺騙的方式,切斷與家庭的接觸,來逃離原生家庭未解決的情緒束縛。以紫紫的例子來說,那無關所謂的態度,就是用情感疏離方式來面對家庭的連結;而那未解的溝通情緒矛盾,仍在心中從未化解,影響著日後自身未來的選擇。

那樣的孩子看似獨立,實則仍被原生家庭所捆綁。或許,對於離開家所得到的放飛人生,得不到真心的祝福,僅是對負向自我的逃離。

所以,重建彈性的界線是重要的。練習說:「不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讓他人知道,你是有底線的人,而非沒有自我的工具人。

再者,持續地穩固界線,持之以恆,並不要放棄。因為,當你成為家庭規則的破壞者時,會收到許多的非議、道德綁架,持續地要求你回去做那個乖巧的傳聲工具,當你願意不斷地重申底線,穩固已挪動的家庭位置時,他人也會因你而牽動,並做出改變。

最後,回到一件最重要的提醒:「能夠左右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若你的父母不成熟,那你要更加地成熟,讓他們也學習到,有些事情是要他們自己所負責,

對於父母而言,要審思的是,為何將子女變為溝通工具?對於關係上的溝通失能,投射了多少遺憾給自己子女,灌輸了多少不合理的期待在他們身上?

叫一個人去幫忙傳話,看似可減少衝突的發生,實則只是把情緒壓力轉嫁到子女身上罷了,他們並沒有責任去負擔這件事。需試著練習,哪些事情是身為「父母」、「大人」所需要負責,而非丟給更弱小的子女所承擔。

------

期盼,傳聲筒的孩子不必繼續承擔著父母的失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聲音,重塑屬於自己的未來。

文:吳景濱心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u心(吳景濱心理師)的沙龍
60會員
48內容數
2025/04/29
親愛的你: 「是否也曾在深夜握著手機,看著母親的來電顯示遲遲不敢接起?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甩不開的罪惡感,不是你不夠堅強。我們只是太早學會了懂事,卻忘了怎麼當個孩子...」   一、那些母親沒教會我們的事 1. 「透明玻璃缸」裡的愛 「妳媽也是為妳好」 多少人被這句話困
Thumbnail
2025/04/29
親愛的你: 「是否也曾在深夜握著手機,看著母親的來電顯示遲遲不敢接起?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甩不開的罪惡感,不是你不夠堅強。我們只是太早學會了懂事,卻忘了怎麼當個孩子...」   一、那些母親沒教會我們的事 1. 「透明玻璃缸」裡的愛 「妳媽也是為妳好」 多少人被這句話困
Thumbnail
2025/04/18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Thumbnail
2025/04/18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Thumbnail
2025/03/16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Thumbnail
2025/03/16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她回答:「噢,就是家裡不開心。」 我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呢?」 她說:「沒什麼,只是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唉唷,我很擔心幾年後,爸爸會獨自一人;媽媽嘛,應該還好吧,但我不確定她的情況。總之,我很害怕被他們綁住,我很想疏遠他們,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還是會在意。」
Thumbnail
她回答:「噢,就是家裡不開心。」 我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呢?」 她說:「沒什麼,只是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唉唷,我很擔心幾年後,爸爸會獨自一人;媽媽嘛,應該還好吧,但我不確定她的情況。總之,我很害怕被他們綁住,我很想疏遠他們,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還是會在意。」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就跟你說了不要這樣!講都講不聽耶!」 「哈哈,早就跟你說這件事情會有不好的後果,還是要去試!真的很好笑耶!」 「我是你媽(爸)欸!現在翅膀硬了都不聽我的了嗎?」 「我就說不行啊!不行就是不行!哪有為什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丟掉!」   丟掉或是賣掉,是我小時候我母親很常拿來威脅我的話語,只要我讓她
Thumbnail
「就跟你說了不要這樣!講都講不聽耶!」 「哈哈,早就跟你說這件事情會有不好的後果,還是要去試!真的很好笑耶!」 「我是你媽(爸)欸!現在翅膀硬了都不聽我的了嗎?」 「我就說不行啊!不行就是不行!哪有為什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丟掉!」   丟掉或是賣掉,是我小時候我母親很常拿來威脅我的話語,只要我讓她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面對父母的控制、貶低,若吃進去,到頭受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Thumbnail
面對父母的控制、貶低,若吃進去,到頭受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