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多重宇宙》:面對父母情緒勒索、冷漠,受傷的只有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媽的多重宇宙》開始思考親子相處上發生的事跡,此刻,面對這一題,是我長年下來的感觸。

面對父母的控制、貶低,若吃進去,到頭受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是不是常常有種感覺,父母說他們經歷過世面,看過大局,知悉世間上所有萬物,所以他們所說的話都是「為我們好」,我們卻還不領情,不懂得知足感恩就算了,還只顧拼命頂嘴、造反、一意孤行。

作為孩子的我們,想解釋都來不及,卻急忙著要處理隨之而來的情緒...
結果只是把負面的能量越積越多,當某天我們的這些能量爆炸了,父母卻更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突然變了樣?

raw-image
因為通常父母講完他想說的話,便隨之把一切拋之腦後,在原地留下情緒,由我們決定要不要收拾 / 吸收。
raw-image

我自己在面對我的父母也是同樣情況,我什麼事情都還來不及解釋,就必須先接受排山倒海的謾罵、輕蔑、忽視,到最後其實我也什麼都不想解釋了,因為就像Joy 說的:「Nothing matters.」什麼都無關緊要了。

raw-image

孩子的訴求無法被滿足,最後成為了貝果?

raw-image

孩子的冷漠 / 反抗 / 激烈言語,大多都是溝通不良所導致的,而且時常看似沒在聽,其實我們都默默的將這些刺激到我們的言語消化進去了,至於未消化的就會變成一道道的刺,而導致之後對話上的無法平靜及言語中無法減弱的尖銳,讓彼此之間的鴻溝越擴越大。

raw-image

但要如何消除彼此之間的鴻溝?方法很簡單卻也很難,一定要是一方先做改變,並嘗試去理解,才有辦法讓兩人的「溝通」更順暢,那麽,又是誰要去做這件事呢?

一切解決之道是:愛?

raw-image

直到最後一刻,秀蓮還是想用「愛」去改變 Joy,也認為愛可以解決一切,但真正愛的表現是什麼?(這是個人類長久以來都在討論的問題,但實在很難有一個確切的解方,因為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所以不會有制定好的公式與解答)

拳頭握得越緊,張開會發現什麼都沒有。

大多會情勒的父母,會伴隨著控制欲,但會發現越想控制小孩,小孩反而跑得越遠。(也有一說是,因為父母從小就是在充滿控制的教育環境下長大,所以一代傳承一代,長大後他們也變得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卻找不到問題點在哪裡)

父母口中所謂的愛,不過是將我們馴化的圓滿之詞罷了。
raw-image

秀蓮後來才明白,原來緊抓著的「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適時的放手 / 放鬆才能更圓滿、更能讓孩子感覺被尊重 / 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iphane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Haiphan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2
這幾天剛看完《Bad Vegan》社會議題類型的紀錄片,聯想到之前在租屋社團看到某一篇出租貼文寫著幾個關鍵字:「限女、限吃素者或不帶葷食回家、因房東信仰因素....」下面留言一片罵聲,主要在撻伐房東限制很不符合人性,或是一些非常諷刺/譏笑的言語。
Thumbnail
2023/03/02
這幾天剛看完《Bad Vegan》社會議題類型的紀錄片,聯想到之前在租屋社團看到某一篇出租貼文寫著幾個關鍵字:「限女、限吃素者或不帶葷食回家、因房東信仰因素....」下面留言一片罵聲,主要在撻伐房東限制很不符合人性,或是一些非常諷刺/譏笑的言語。
Thumbnail
2022/08/18
所有的到來都會有結束,當我們開始投入之後,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珍惜當下所發生的種種,當已離開的他們展開下一段旅程後,我們能做的不是遺忘,而是將回憶帶在心上繼續生活。
Thumbnail
2022/08/18
所有的到來都會有結束,當我們開始投入之後,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珍惜當下所發生的種種,當已離開的他們展開下一段旅程後,我們能做的不是遺忘,而是將回憶帶在心上繼續生活。
Thumbnail
2022/07/01
影集成為預言?女性失去身體自主權、發語權,不能有自我意識,失去名字,淪為工具。
Thumbnail
2022/07/01
影集成為預言?女性失去身體自主權、發語權,不能有自我意識,失去名字,淪為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穿越記憶海 你的愛是否被阻斷了? 大多數人是的,以致於都那麼恐懼。 孩子在小時候被傳遞給她生命的父母拒絕,那原要從父母那兒流動而出的愛被阻斷了,造成孩子極大的痛苦, 孩子壓抑了這痛苦往外尋覓填補,每次填補,更顯失落,生命歷程充滿著混亂、衝突,找不到所要的愛;每個發生的事件提醒他尋回被阻斷的愛。
Thumbnail
穿越記憶海 你的愛是否被阻斷了? 大多數人是的,以致於都那麼恐懼。 孩子在小時候被傳遞給她生命的父母拒絕,那原要從父母那兒流動而出的愛被阻斷了,造成孩子極大的痛苦, 孩子壓抑了這痛苦往外尋覓填補,每次填補,更顯失落,生命歷程充滿著混亂、衝突,找不到所要的愛;每個發生的事件提醒他尋回被阻斷的愛。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昨天我們談到了生日的意義,要回溯來處,感恩父母。有位朋友寫信告訴我,她還是無法打開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壓力所導致的種種矛盾的情結。她還無法面對這樣沈重的課題⋯⋯
Thumbnail
昨天我們談到了生日的意義,要回溯來處,感恩父母。有位朋友寫信告訴我,她還是無法打開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壓力所導致的種種矛盾的情結。她還無法面對這樣沈重的課題⋯⋯
Thumbnail
面對父母的控制、貶低,若吃進去,到頭受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Thumbnail
面對父母的控制、貶低,若吃進去,到頭受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很多情節是小說、漫畫、偶像劇裡才會出現的,但我忘了古人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怎麼會有如此感慨? 我曾經覺得會有輕生念頭的人,離我很遙遠,現在才知道那麼近。 拒絕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很多情節是小說、漫畫、偶像劇裡才會出現的,但我忘了古人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怎麼會有如此感慨? 我曾經覺得會有輕生念頭的人,離我很遙遠,現在才知道那麼近。 拒絕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