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每個地方都有過度補償和過度反應
這一篇的開頭就突然讓我很醒悟。P.65「知識份子傾向於關注隨機性而來的負面反應(脆弱性),而不是正面反應(反脆弱性)。」讀完這篇後我回到這裡開始思考這句話,為什麼作者會這麼說?作者看到了哪些層面才有這樣的體會?我怎麼都沒想過這件事情?我開始思考這三個問題,因為我對自己從以前就有一個要求,對一件事要多方思考。
我想來想去也想不通透,又想到作者前言講的一句話「我覺得每一篇都算一本書!」所以我開始不想這三件事,改成抓取這篇的精華,然後拿出我的筆和紙,開始寫以及尋找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些金句,當作一個參考點。
後來我認為我找到關鍵句子了,P.66「從面對挫敗的反應而釋出的精力就是創新。」這句話我覺得可能是關鍵的句子。在古時候的創新屬於接受各種失敗,但現在很多的創新屬於安逸、安全和可預測的情況去創新。我認為從這件觀點上去分析就可以知道很多人關注隨機性的事件,是從一個很保守的觀點出發,所以就無法從一個類似戰場的觀點出發。
我認為好的、有意思的金句
需要其實是發明之母
你花愈多力氣去控制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到頭來你的觀念將你控制的愈牢。
如果你真的希望一個人去看一本書,那就要告訴他,那本書「評價過高」,並且讓人感覺你十分生氣。
要估計研究的素質,只要看作者以書面回覆,批評最烈的人或著最輕的人,何者的才具較低而定。
找碴的人希望反過來遭到抨擊,以便證明自己有點份量
把注意焦點放在改變你暴露的環境
讓我們受益最多的人,不是嘗試幫助我們的人,而是積極嘗試傷害我們,但最後無法如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