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一下看看,你沒有試過怎麼知道喜不喜歡?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都是因為很痛苦的堅持才有成果,為什麼你就這麼不能吃苦?
以上兩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時會聽到的「勸誡」。
乍聽之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再深入思考一下,為何嘗試與堅持某件事物,一定要懷抱著「痛苦」?而不是發自於內心的喜愛?
許多人總是以為一件事情要能夠成功,必須要經過「痛苦」這個過程,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
我們可以說做這件事會面臨到許多的挑戰需要去克服,這當中肯定需要付出努力的代價,而努力的過程不見得輕鬆,但這並不能與心境上的「痛苦」畫上等號,就如同許多人花了許多時間在工作上,但是你問他是否很痛苦的時候,有些人會跟你說其實他是甘之如飴的。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之所以令我們不敢嘗試或退怯,背後的原因可能出自於恐懼、焦慮或能力不足,然而在這種被心理壓力所籠罩的情況下,即便嘗試了也是迫於壓力,而不是出自於本身的意願或勇敢。
舉例來說,許多父母會希望孩子學習一些才藝,那可能是父母童年時期想學卻不可得的,於是把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表現出沒有興趣的時候,就會告訴他們:「沒有什麼事情一開始都是有趣的,沒有嘗試怎麼知道喜不喜歡?」
當真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開始就有趣的嗎?
倘若孩子聰明伶俐一點,馬上就能知道這是父母強迫自己順從的話術。其實孩子之所以一開始沒有展露興趣,可能只是單純出自於對新事物的陌生而下意識表現出抗拒,家長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去讓孩子更了解事情本身並闡述其趣味性。
倘若孩子一時間還是無法接納父母的說法,父母也應該要保有彈性去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而不是杞人憂天地認為現在不嘗試,以後就會如何如何。
人生很長,倘若每一件事情都都拘泥於當下一定要坦然去嘗試或接受,只會造成無謂的爭執與怨懟。
我們要相信,當一件事情真正點燃內在的熱情與好奇心,更能體現堅持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