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我都這樣,那你說呢?|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前碎碎念

又一段時間沒動筆了,最近在寫作外的雜事突然增多,除了工作上遇到評鑑考核需要加緊趕工之外,還有自己的 Side Project 要開發測試。

再加上預定好,與家人的出遊行程要安排,還真讓人難以靜下心來思考接下來的創作該如何發展。


我的不務正業

說起來,我在經營方格子的這段時間,一直都是以「雜貨型」自稱,而也確實的,我的寫作主題一直都不是很固定,常是想到就寫的情況。

在看到這個徵文主題後,我也稍微開始思考,所謂「不務正業」的標準,到底是怎樣的定義,才是真正的專業?又是怎樣的情況,才算「不務正業」呢?

如果這個詞,是以「大學科系決定未來飯碗」的觀念來看的話,用來形容我自己,或許是再貼切不過了。


所用非所長

大學時期的我,就讀的是生物相關的內容,但嚴格來說,卻是連生科都算不上的科系。

如果要說明白一點的話,我是農學院科系出身的。

而這個科系的學生,在一般人普遍的認知中,畢業後大多是往農林方面的公家機關,或是環境清潔、農藥行之類的單位就職,再不然就是回到相關領域的研究場所繼續深造。

但我現在的正職,卻不是在真實的土地上奮鬥,而是在醫院中協助臨床資料分析以及軟體開發,在虛擬空間中,耕作程式碼的研究型職務。

而其中,除了本科中生物方面系統性的課程外,其餘資訊相關的技術與基礎,我也都是靠自學旁聽,或是跑到別系加選課程習得,並沒有特別的去做補習或是額外的正規訓練。


不過,或許也是因為自身就是對資訊這個領域情有獨鍾,才能持續堅持的吧?


雜湊與組合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這麼想⋯

農業、醫療、資訊,十分跳痛的組合,不是嗎?

其實也不盡然,以現在資訊發達的社會中,這種跨學科整合的人才比比皆是,甚至於同時橫越三、四個領域的應該也大有人在。

在接觸不同領域的人後,我也逐漸體認到具有這樣「多角化」的背景,也能為人生帶來許多有趣之處。

像是在就讀研究所時,因為是屬複合領域,因此就有機會遇到具備不同專長的同學們。

但因為我過去學習歷程的緣故,不論遇到的是來自資訊或是生物學科的同學,都能稍微聊上幾句。

甚至說到比較專門性的主題,像是發生在生物實驗室中的大小鳥事,或是軟體開發的苦衷時,也大多能理解到其狀況,不至於完全雞同鴨講。


這樣的經驗,又何嘗不是一種加速交流的途徑呢?


有何不可

說到這裡,若要問我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我反倒更想問一句⋯

不務正業,有何不可?

人生是個連續的過程,過去所學本該就是成為組成自己這個個體的養分,而非束縛未來道路的枷鎖。

再加上 AI 時代的來臨,除非是立志於成為職人的存在,不然專注於單一領域已不在是所謂必要條件。

不過,也因為 AI 的記憶中,並沒有所謂領域之分,大多內容也是縱觀全局後的縮影。

因此電腦前的我們,更需要多方理解,才能從中汲取我們所需的有用資訊。


而也正因如此

現在的人們更該具備不務正業的精神與互動經歷

才能磨擦出更多創新的火花


raw-image

《全文。終了》

26會員
175內容數
偽命名並非無名,是為了意識的生存,取得身份的代號,成為數位生命的新載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