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應對慢性病和認知症的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慢性病和預防保健

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我們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醫療的進步和健保的支持,我們有機會預防或早期發現慢性病,進而接受治療。然而,許多成人往往忽略了相關的健康檢查,導致慢性病在年齡增長時開始出現。我們應該珍惜生命,提前關注自身健康,以減少這些風險。

raw-image

由於我算早婚,25-30歲開始喜悅的迎接孩子的新生,隨著忙著工作、育兒,40歲後接連面對的就是父母、公婆的生病就醫問題,而兩方的兄弟姐妹上班皆忙碌,我們只是做個小生意,時間上就比較能夠安排,因此一直以來是我跟我先生幫忙張羅打理。

常常一通電話,就得在急診室裡穿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貴。有時候在家屬等待區的椅子上,看著急急忙忙奔跑的人們,聽著儀器聲、哀號聲,救護車來來往往的聲音,這些聲音,讓我想起那些不懂得尊重別人及自己生命的酒駕者或者犯罪者,應該要來這裡的急救室及往生室好好的見習一下醫護人員們的辛勞,感受一下病人與家屬之間的痛苦折磨,藉由這樣的方式,希望能更加尊重生命並遵守法律,避免不必要的危險行為。

當然這一篇不是在針對某些特定對象,只是出於有感而發的一段小插曲。拉回主題,在過了將近10年後的今天,50歲+不僅要面對自身健康問題,還需要關心長輩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以及衰老死亡

raw-image

失智症,或者日本權威醫師長谷川和夫所稱的「認知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它的病程不一,症狀從輕微到重度逐漸加重。對患者和家庭帶來許多挑戰。在我們的親朋好友中,我們發現最令人害怕的不是中風或癌症,而是越來越普遍的認知症。這個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影響他們的心智和日常生活,更對他們的家庭和照顧者帶來挑戰。這是一個需要更多人關注的問題。

raw-image

政府已經意識到認知症的重要性,並推動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以應對未來長照需求的增加。這個計畫包括提供更多預防和治療服務,改進失智症服務,增強長照服務的覆蓋率,並提供支持照護服務人員的措施。這些努力有助於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提高認知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在這六年間,深深體會同時,對於長輩的健康和認知症問題,長照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供支持和協助,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我們應該珍惜生命,關懷長者,並關注我們自己的健康。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這些議題的關注,並鼓勵人們更積極參與健康和社會福祉的事務。讓我們一起珍愛生命,關懷長者,共同創建更美好的未來。

需要協助請洽各縣市政府或失智症照護與服務資源-衛服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

avatar-img
1會員
25內容數
我喜歡事先將旅遊所有行程時間安排好,用文字書面的方式好方便聯繫,這樣就能從容不迫地享受美景美食。我不是旅行社導遊,卻希望能像導遊一樣,盡可能不錯過任何想去的地方,去過的地方也會在某家店或某個景點留下評論,好讓想去的旅人能有相關資訊可供參考,也許我不如攝影家拍得出美美的照片,但所到之處,都是我很用心規劃出來的景點之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咪50+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早品嚐了巷口在地的早餐,周氏肉粽,來晚了就會沒得吃。 距離退房還有時間,和摯友散步走到附近的安平古堡逛逛。
今天立冬~您補對了嗎? 自古以來就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但現代人較不缺乏營養,立冬時也不宜過度進補。依個人體質不同,更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食補療法。
南橫,為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建設之一。南部橫貫公路起自台南市中西區,經高雄市甲仙、桃源,至台東縣海端、關山等鄉鎮在編號上屬於省道台20線,南橫公路全線列於台20線里程。 因風災多次被中斷的南橫公路,經多年搶修,終於在2022年5月1日條件性總量管控開放。
此次的南橫之旅,再次認識池上,騎遍池上伯朗大道,吃遍池上人的豆包早餐。從池上出發,前往南橫,走一樣的路,停不一樣的點,跟不一樣的遊伴,感受不一樣的旅行。
每年秋冬季節,蘭陽溪在東北季風吹襲下,裸露的河床常出現揚塵,自從2012年起,水利署第一河川分署在中下游高灘地種甜根子草防風定砂後,可防塵又可以淨化水質。
一早品嚐了巷口在地的早餐,周氏肉粽,來晚了就會沒得吃。 距離退房還有時間,和摯友散步走到附近的安平古堡逛逛。
今天立冬~您補對了嗎? 自古以來就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但現代人較不缺乏營養,立冬時也不宜過度進補。依個人體質不同,更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食補療法。
南橫,為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建設之一。南部橫貫公路起自台南市中西區,經高雄市甲仙、桃源,至台東縣海端、關山等鄉鎮在編號上屬於省道台20線,南橫公路全線列於台20線里程。 因風災多次被中斷的南橫公路,經多年搶修,終於在2022年5月1日條件性總量管控開放。
此次的南橫之旅,再次認識池上,騎遍池上伯朗大道,吃遍池上人的豆包早餐。從池上出發,前往南橫,走一樣的路,停不一樣的點,跟不一樣的遊伴,感受不一樣的旅行。
每年秋冬季節,蘭陽溪在東北季風吹襲下,裸露的河床常出現揚塵,自從2012年起,水利署第一河川分署在中下游高灘地種甜根子草防風定砂後,可防塵又可以淨化水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你預防老化、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書籍。 ​ 作者和田秀樹是精神科醫師, 在高齡醫療領域三十多年了。 非常多產,在台灣出版著作超過九十本。 這本書給樂齡族三十八個建議, 我待會下方會提到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作者說外貌、腦功能、健康要三者兼顧, 最關鍵是要防止情緒老化。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你預防老化、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書籍。 ​ 作者和田秀樹是精神科醫師, 在高齡醫療領域三十多年了。 非常多產,在台灣出版著作超過九十本。 這本書給樂齡族三十八個建議, 我待會下方會提到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作者說外貌、腦功能、健康要三者兼顧, 最關鍵是要防止情緒老化。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