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邁向音樂系之路的系列文章,我會將過去一年有關學琴、練琴,各種準備的心境及自我對話收錄在這裡。2022.07.10小時候我念一間私立幼兒園,同學的父母知識水平都不錯高,當時我們班可能有8成的人都學樂器,幼兒園的我真的好羨慕,很常吵著爸媽讓我學鋼琴(為什麼是鋼琴我也不知道就有一股莫名的愛),我爸媽當時覺得我只是看別人有也想學一直沒理會我。據我爸媽說小時候的我會拿紙畫琴鍵自己邊彈邊唱,他們每次都當作有趣的事情在說,可我一直不覺得有趣,我是真的很喜歡鋼琴。小學二年級我爸媽終於讓我學琴,我念公立小學,當時我們班上的同學有8成沒有學樂器,我真的很認真很認真練琴。決心不再繼續學琴的時候我偷偷哭了很多次。很多人小時候學樂器是因為父母的關係,而我學琴是爭取來的(爭取了很多年但栽培一個音樂家不是我家能負擔的),所以我在該停損的時候很「乖」的停損了,停止學琴後的很多年我不太彈琴,因為手指僵硬彈得很差會讓我很低落。這兩年我比較常彈琴了,我還是彈得很差,可就是覺得想把過去沒彈夠的部分都彈回來。彈琴讓我忘記時間跟歲月的洪流,彈琴的當下,我只是我自己。我彈得很差,跟20年前相比。我永遠無法忘記決定停止學琴的時候,老師的不捨,當時的我真的彈得還不錯。很多年我不太彈琴,因為彈不好,缺乏練習又手指僵硬,我甚至無法把彈琴當作紓解壓力的渠道,因為彈琴就會傷心。只能偶爾看著鋼琴發呆,或者聽著一些鋼琴樂曲,羨慕著那些琴彈得很好的人。多年前收到朋友的卡片,其中一段寫到她覺得我缺乏夢想,我現在突然領悟,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當時知道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深埋了。就在這幾年持續寫作與發掘自我的過程中,我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想彈琴、一直彈下去,哪怕這世界上厲害的人很多也沒關係,可以繼續彈琴就是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