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維摩詰經》云:「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為法王。」法王就是佛,此段經文是讚嘆佛。大意是說,佛陀您是法王,你的法力超越三界眾生、六道有情,經常以佛法之財普施利潤一切有情眾生。您善於分辨一切世諦有為、無為之法相,卻總是秉持著諸法一相的究竟真理毫不動搖。佛呀,您已經見一切法之實相,於諸法之中自在無礙,因此我向您稽首行禮,尊您為萬法之王。

raw-image

  《六祖壇經》定慧品第四,六祖惠能大師引用了這一段經文,並做延伸,說道:「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真如自性就是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何以得知?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聞、舌頭能嚐、口能言語、手能執物、腳能行走奔跑,這些統統都是佛性在起作用,「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就因為真如自性起作用,所以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到了六塵就會產生六識,其中眼識稱之為見,耳識稱之為聞,鼻識、舌識、身識稱之為覺,意識稱之為知,見聞覺知者,六識也。「不染萬境」就是於六塵境相,不染不著,於相離相,離假即心真,明真心即見佛性,真性常自在。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真心如鏡,鏡能顯相,五蘊六塵猶如鏡中成相,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外相自來自去,生生滅滅,無有常在,皆是虛妄,而鏡子始終是無損無差,不動不搖的。若是認假為真,執著於鏡中之成相,那就是於相上生心,心上再生第二心,即是妄心,妄心造作,與鏡中成相糾纏不休,徒耗精氣神,造作諸罪業,故而生死遷流,輪迴不止。「不染萬境」即是不於相上生妄心,生法相的是心,作分別的也是心,但淨本心,得作相、離相之自由,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不染萬境,真性常自在,這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善分別者,於分別之中了了分明,卻又不於分別中起執著,不為境轉,不為所動,這就是「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者,究竟之真理,殊勝之妙義也。

  「能善分別諸法相」,戒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行平等,不起分別執著,於相離相,無相為戒,心平何勞持戒?「於第一義而不動」,定也。不動即不亂,不亂即定。「已於諸法得自在」,慧也。於境上無住生心的空性智慧,到達解脫彼岸的妙智妙慧,般若智慧觀自在。

  先前我們提到「普度」,普施法雨,廣度眾生,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子心印母心,心行平等,於相離相,無相為戒,不思善惡,收攝圓滿覺性,還全本來面目,即普度收圓之真義也。因平等故,於相離相善分別,心平何勞持戒?不隨境轉,不為所動,於第一義而不動,身心即大定;於諸法得自在,證實相,無人法,般若智慧觀自在,智慧既生,解脫亦易,正是「普度收圓定慧解脫」也,亦正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也,皆是闡述三無漏學戒、定、慧。

母娘慈悲

唯一皈依仙主道宗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