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媽媽無話可說的兒子~談男孩教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妳看!心理師,真的不是我比較負面,生兒子真的是媽媽前世的業障!」她遞給我手機,讓我看一篇社群上最近很紅的文章,裡面提到芬蘭大學的研究顯示,生男孩的媽媽比生女孩的媽媽壽命更短,文章裡提到也許是因為媽媽不能理解兒子,又不能讓兒子照著自己的想法走,所以壽命自然因為兒子而減少。

這篇文章摘自「致,被兒子搞瘋的媽媽」一書,作者是韓國專教男孩美術教室的創辦人,我看完這本書後,深受感動,非常推薦有兒子的母親閱讀,不但能得到同理,也能學會一些和兒子相處的好方法。

某天聽著與我晤談的成年男性,訴說自己和母親沒有什麼話聊,要溝通也無從開始,突然想到這本書也應該給長大的男孩子看看,他們看了以後,也許會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與母親的緊張的關係是因為這樣子呀? 

來晤談室求助的男性,比女性的人數要少很多,但幾年累積下來我有過和不同年齡層的男孩與男人一起工作的經驗,和男性求助者晤談確實和女性求助者有許多不同,舉一個最簡單明顯的差異就是「不管是主動求助或被逼前來,男性在對話中總是談自己做得好,過得不錯的一面,讓人忘了他是為了困擾而來。

後來我慢慢知道,那是因為他們背著很重的「男性包袱」,需要幫助他的人有「傾聽的耳朵」和「接納的心」,才能放下這個重擔。

從晤談經驗裡,我發現親子或親密關係有困難的男性,他們「和母親的關係發展」大致可分為兩種走向,如果把小男孩比喻成老虎寶寶的話,他們的媽媽多半致力地把小老虎養成小貓,有些小男孩會真的順應母親的期待,真的把自己當成小貓,大量地壓抑了很多雄性本能與男性特質,長大後他們是一群表面上和媽媽相處還可以的男性。

另一些小男孩不願意成為媽媽心中的小貓,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與母親對抗,有的會選擇和媽媽爭吵,有的則以沈默和被動跟母親保持距離,這群男人以老虎的姿態長大,但往往繼續和母親維持著衝突或疏離的關係。而不論是哪一種發展走向,不能被母親接受自己小老虎本質的男性,和年長的女性及未來發展親密關係的伴侶都會有不同類型的困難

第一類被當成小貓養的男性,童年甚至青少年期為了滿足母親的期待,或避免因與母親意見歧異而遭受拋棄,大量壓抑個人特色,特別是與男性特質相關的部分,他們在人際互動時給人的感覺很可能是敏感甚至略帶點神經質,因為與男人互動時,他們顯得不自在或缺乏自信,而與女性互動時,他們因為過分在意對方的看法,而被視為猶豫不決甚至軟弱,甚至被女人批評為「媽寶」,但真相是他們不見得被母親當成寶貝,而是被母親拔走了老虎的爪跟牙,所以不敢獨立地邁向成為自己的道路

第二類從小和母親對抗的男性,他們一開始為了拼命讓母親了解自己而奮鬥,後來為了保存自己的特色而堅持,外表上他們似乎總是和母親吵架或冷漠以對,事實是在成長的道路上,他們為了獲得母親的接納和肯定,內心也是傷痕累累,只是作為一隻老虎,他們不習慣說也不願意說。長大後的他們內心隱藏著一雙眼睛,在與權威者(如上司或主管)以及親密關係中的女性相處時,抱持著審視的態度,如果他們覺得自己能夠被對方認同,就會展現真實的自己,願意為關係做更大的付出,如果受到否定,會立刻感到自己的重要價值被威脅,做出強烈的反撲

先不論兩性間是否真有如此大的差異,母親是否能真誠地接納與認同孩子的本質,這點對男性和女性同等重要,都會影響孩子日後對自我的態度,以及和人相處時的態度,到底是是多一點自在,還是更多防備。 

不管你是必須偽裝成小貓的老虎,或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的老虎,在成長過程中都在與母親的相處中內心受了傷,這些過往的傷痕,可能持續影響著你現在的人際關係,像是與權威者的互動,特別是女性長輩,或是親密愛人之間的關係,你可能過分小心翼翼,而無法自在展現自己,或者是很敏感於對方是否認同自己,一被冒犯就憤怒而做出衝動的防衛,這些都很可能是你早年與母親相處而發展出來的模式。 

現在的你可能已經長大或正在長大,成熟的大腦與累積的人生經驗,讓你逐漸有能力去區分母親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真實世界的差異,你需要一一重新檢視母親烙在你腦海的許多信念,有些你可能堅信不疑,有些則是你不斷與她衝突的癥結點,那些想法可能以「你應該…」或「我覺得你要是能…就好了」的句型出現,有些信念表現的方式更加隱微,凡是那些你要做之前就開始覺得有強烈負面情緒的言行或決定,都可能藏著你與母親之間的潛在衝突

你需要花時間好好地面對與檢視這些內心衝突,不是為了重揭傷疤,也不是要傷害當下的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是在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你需要好好地瞭解自己,包括照顧內心那個被誤會的小男孩,用你更加成熟有判斷力和包容力的心智,去為心中的小男孩平反

不管他的本質像貓,或像老虎,包括他擁有的那些超越母親期待的特質,都是你需要好好地去觀察、瞭解、接納並認同的個人特色,當你完成這項獨立的功課,內心的小男孩會與現在的你並肩站在一起,你會發現他是你在世界上最好的盟友。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17.09.07

歡迎追蹤

FB: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psycho

IG: @PSYFORFEMALE

很多人來晤談室處理關於職場的困擾,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大家在心理治療之後,自己在職場上的領悟與改變,如果能對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所助益,那就再好不過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斜槓」一詞廣為流行,很多人將這個詞和「兼職」或是「創業」畫上等號,但實際上從斜槓的角度來看職涯發展,最重要的啟發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生命的熱情,將意義與快樂做連結,擁有平衡的生活與工作!」,「斜槓」並不是職涯困境的解藥,更精確地說,想要擁有斜槓生涯,需要比單一職業更多的心理能力。
在年底到年初交界這段時間,晤談室裡比「年節焦慮」更讓人難以消化的主題,莫過於「年終考核」帶來的內心效應,不管是考績評等、升遷與否、年終多寡、加薪幅度等,考績僅代表這一年個人在團體內工作所得到的回饋,但卻常勾起我們過去在自我概念上的傷痕,並引發我們在挫折後所採取的負向因應模式。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當我跟那些缺乏自信、畏懼改變、不敢為自己發聲、不敢成為自己的女性晤談時,會發現在她們內心所有害怕的因素裡,最內層的洋蔥往往是母親對她們說的「理想女兒」咒語,每當她們往前走,都會受到咒語的牽絆,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對抗長存內心的負面信念,讓她們「做自己」的每一步都比別人辛苦。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斜槓」一詞廣為流行,很多人將這個詞和「兼職」或是「創業」畫上等號,但實際上從斜槓的角度來看職涯發展,最重要的啟發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生命的熱情,將意義與快樂做連結,擁有平衡的生活與工作!」,「斜槓」並不是職涯困境的解藥,更精確地說,想要擁有斜槓生涯,需要比單一職業更多的心理能力。
在年底到年初交界這段時間,晤談室裡比「年節焦慮」更讓人難以消化的主題,莫過於「年終考核」帶來的內心效應,不管是考績評等、升遷與否、年終多寡、加薪幅度等,考績僅代表這一年個人在團體內工作所得到的回饋,但卻常勾起我們過去在自我概念上的傷痕,並引發我們在挫折後所採取的負向因應模式。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當我跟那些缺乏自信、畏懼改變、不敢為自己發聲、不敢成為自己的女性晤談時,會發現在她們內心所有害怕的因素裡,最內層的洋蔥往往是母親對她們說的「理想女兒」咒語,每當她們往前走,都會受到咒語的牽絆,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對抗長存內心的負面信念,讓她們「做自己」的每一步都比別人辛苦。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媽寶男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小事讓媽媽處理,大事一定要問媽媽。比問媽媽更慘的是,媽媽自動干涉,媽寶男不喜歡卻不敢反抗,通常這種不是特別窩囊,就是對另一半的脾氣很壞。 在交往的過程中,男友如果一直提到父母,那也不一定能代表對方一定是媽寶,可能只是他跟爸媽的感情很好,好到每次約會可能爸媽都會打電話來。
Thumbnail
男性同胞不喜歡被稱作「媽寶」,因為媽寶這個詞好像在譏笑一個成年人還沒斷奶,無時無刻都要依賴媽媽的照料。不過漸漸的,有一些跟母親特別親近的男人不再介意被稱作媽寶,有時還會主動承認自己有嚴重的媽寶症,以顯示自己與媽媽的好感情。我自己的兄長也不介意被稱作媽寶,雖然他大學畢業就經濟自主了,因為知道媽媽最疼他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媽寶男這一族群已經不再罕見。孝順和媽寶之間有著微妙的界線,但是過度依賴母親的成年男性特徵卻是明顯的。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避免與媽寶男交往,免得日後煩惱不斷。 媽寶和孝順的區別 媽寶和孝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孝順是尊重和愛護父母的表現,而媽寶則是過度依賴母親,影響到個性、人際關係和愛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媽寶男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小事讓媽媽處理,大事一定要問媽媽。比問媽媽更慘的是,媽媽自動干涉,媽寶男不喜歡卻不敢反抗,通常這種不是特別窩囊,就是對另一半的脾氣很壞。 在交往的過程中,男友如果一直提到父母,那也不一定能代表對方一定是媽寶,可能只是他跟爸媽的感情很好,好到每次約會可能爸媽都會打電話來。
Thumbnail
男性同胞不喜歡被稱作「媽寶」,因為媽寶這個詞好像在譏笑一個成年人還沒斷奶,無時無刻都要依賴媽媽的照料。不過漸漸的,有一些跟母親特別親近的男人不再介意被稱作媽寶,有時還會主動承認自己有嚴重的媽寶症,以顯示自己與媽媽的好感情。我自己的兄長也不介意被稱作媽寶,雖然他大學畢業就經濟自主了,因為知道媽媽最疼他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媽寶男這一族群已經不再罕見。孝順和媽寶之間有著微妙的界線,但是過度依賴母親的成年男性特徵卻是明顯的。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避免與媽寶男交往,免得日後煩惱不斷。 媽寶和孝順的區別 媽寶和孝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孝順是尊重和愛護父母的表現,而媽寶則是過度依賴母親,影響到個性、人際關係和愛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