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媽媽要加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家有兩個電力總是滿格格格格的男孩兒,每回只要媽媽加班,肯定是自由又自在的。
先把豬爸爸「搞」到精疲力盡、癱軟沙發。然後,兩個小壞蛋就開心地玩呀玩~~直到媽媽下班⋯⋯。

我們來轉換ㄧ下場景。

今晚爸爸要加班!
我家有兩個電力總是滿格格格格的男孩兒,每回只要爸爸加班,兩兄弟肯定會協力合作。
哥哥提醒弟弟吃飯快點,收拾碗盤、擦桌子,弟弟陪哥哥大便(吉米很享受這段哥哥專屬於他的時光,即使空氣不怎麼清新)一起洗澡,哥哥幫弟弟吹頭髮,弟弟畫畫陪哥哥寫作業。該做的事情做完了,兩兄弟還會一起吃水果看電視、看書或者遊戲。
過程中還知道要「盡量」不勞煩媽媽!

9 Post meridiem 的鐘聲響起,兩隻會換好睡衣,在床上躺平平,期待著媽媽的谷奈睡前故事。故事說完了,就是媽媽的自由時光啦~

過動小猴們,怎麼會自動變得丁金了呀?

我必須嚴肅的說(向著豬爸爸):
明~明~是同樣的事景,為什麼不同人去應對結果卻大不同呢?

在日常每件小事裡,都蘊含著一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其實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省思(練習)中找到答案的!

答案原來好簡單,就是「大人要懂得向孩子示弱」!

大人不必甚麼事都要強大,大人不用甚麼事都得會。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小孩,當然也沒有完美的大人!大人其實還要時時提醒自己也有不行的時候,而且最好還要「比你想的還不行」,才行!

因為心態地放下,不再苛責,散發給孩子的情緒自然就柔軟了。特別是男孩的教養,性別上的差異,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媽媽的姿態轉換更是關鍵。

多年前,同樣也是兩個男孩媽媽的友人,他的一雙兒子讓我印象深刻。
孩子國中時都是在我工作的學校就讀。現在兩個兒子都大了,一個讀高中,另一個也已經大學畢業了。兩個兒子都大方、穩重,更難得的是貼心!

記得有一回,下班正準備趕回家燒飯的我,兩手提滿了和同事一起團購的土雞肉、一顆超大的日本哈密瓜,還有我的母乳集乳袋、筆記型電腦和常用的手提包,在走廊上因為東西太重而歪著身體快步走。這時身後傳來有學生跑向我說到: 「老師! 有需要幫忙嗎?」

轉頭一看,是友人的兒子正伸出手向我微笑著。

這個孩子,不是我任教班級的學生,在學校其實沒有交集。他應該也不知道我和媽媽認識。

我沒停下腳步,回答到:「喔喔! 老師可以自己拿。你真好,非常謝謝你耶!」

雖然我手臂很強壯,兩手各抱一隻大嬰絕對不是問題!
但當下,有人願意主動上前幫忙,心頭還是感到暖暖地。更覺得,這男生怎麼可以這~麼~帥~呀! 哈!

從小姐變成媽媽後,時常忙到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被關心的。
腦袋裡偷偷幻想著,我那嗷嗷待哺的雙米們,長大後是否也可以如此帥氣紳士!如果還懂得這樣保護著媽媽! ~ 喔! 光想像就覺得這世界太美好 ~

是甚麼樣的教養,讓一個男孩如此貼心?

有一回遇到友人,我忍不住向她誇獎了孩子的表現。馬上趁機向她討教,兒子怎麼教得這麼好。

友人在教養孩子的歷程當中,一開始其實不比別人輕鬆。因為小兒子是ASD,為了小兒子的成長,可以說是用盡了心力,還因為他人的不理解曾受了不少的委屈。先生又因工作時常要飛出國,過著是長年類單親的育兒生活。
還好智慧地她經過了多年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平衡方式。現在孩子慢慢長大,猶倒吃甘蔗,孩子都可以自己把自己照顧得非常好。更難得的是,兩個兒子大了還願意時常陪她喝茶聊天,這在許多的媽媽眼中再羨慕不過了呀!

「我好想知道,兩個兒子都這麼貼心,你是怎麼教的?」

「媽媽,不必太偉大! 媽媽,要懂得示弱。」

「以前我就是太好強了! 所以,帶兩個兒子我總是好累。氣自己怎麼都做不到跟別人一樣!所以,常常對小孩發脾氣,還常打小孩。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挫折,是失敗的媽媽!」

「直到我跟兩個兒子表示: 媽媽需要你們!」

當時的我,其實不太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真切含意。直到自己有了體驗!

平常就要不斷釋出「媽媽好弱! 媽媽非常需要你們!」的訊息,並且勤加練習! 媽媽只管計畫「弱什麼」,然後給予真誠的誇獎、鼓勵、說謝謝!

我家豬爸爸又要加班出差了!
我的「孩子乖乖」的神奇按鈕準備好囉! 給他用力按~下~去~

「寶貝們,今晚爸爸不在家! 媽媽需要你們~」

#媽媽加班和爸爸加班的差別是媽媽不在家和媽媽有在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茶米老師的沙龍
12會員
127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茶米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有發現嗎? 我們已經很習慣用憤怒去掩蓋所有的情緒, 習慣用憤怒來保護自己 。 現在的人, 似乎已經失去和內在情緒感受在一起的能力, 我們變得不能悲傷、不能害怕、不會示弱... ◾️ 上課鐘聲響起, 我拿起課本準備趕去上課。 箭步在走廊時發現鞋帶掉了, 趕緊蹲下
Thumbnail
2025/05/06
有發現嗎? 我們已經很習慣用憤怒去掩蓋所有的情緒, 習慣用憤怒來保護自己 。 現在的人, 似乎已經失去和內在情緒感受在一起的能力, 我們變得不能悲傷、不能害怕、不會示弱... ◾️ 上課鐘聲響起, 我拿起課本準備趕去上課。 箭步在走廊時發現鞋帶掉了, 趕緊蹲下
Thumbnail
2025/05/05
五一的一大早, 我去七星機構演講。 第一次到非學校體制單位分享, 且對象是托嬰、幼教老師們。 由於嬰幼教育是我不熟悉的領域, 覺得自己應該不能給予什麼幫忙, 接洽時我其實有些猶豫。 然而與我接洽的 美芳老師, 說他很認同我的理念, 特別是自我安頓的學習, 希望我能在自
Thumbnail
2025/05/05
五一的一大早, 我去七星機構演講。 第一次到非學校體制單位分享, 且對象是托嬰、幼教老師們。 由於嬰幼教育是我不熟悉的領域, 覺得自己應該不能給予什麼幫忙, 接洽時我其實有些猶豫。 然而與我接洽的 美芳老師, 說他很認同我的理念, 特別是自我安頓的學習, 希望我能在自
Thumbnail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經過這陣子觀察,老師發現幼幼班的孩子們對於自己即將成為小班的哥哥、姐姐這件事,感到非常認同且引以為傲,甚至自己獨立完成事件或是幫助他人的意願也有著大大的提升,也因為這樣,現在無論是在課程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因此激起孩子們內心那顆想變更厲害的心。 下午孩子看見老師正準備打掃時…
Thumbnail
經過這陣子觀察,老師發現幼幼班的孩子們對於自己即將成為小班的哥哥、姐姐這件事,感到非常認同且引以為傲,甚至自己獨立完成事件或是幫助他人的意願也有著大大的提升,也因為這樣,現在無論是在課程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因此激起孩子們內心那顆想變更厲害的心。 下午孩子看見老師正準備打掃時…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一回到家就鎖在自己房間的國三姊姊,跟每五分鐘就要召喚媽媽的中二A咖(ADHD孩子的暱稱),還有低年級屁孩偷偷躲起來打電動,老天爺為什麼不公平對待他們?
Thumbnail
一回到家就鎖在自己房間的國三姊姊,跟每五分鐘就要召喚媽媽的中二A咖(ADHD孩子的暱稱),還有低年級屁孩偷偷躲起來打電動,老天爺為什麼不公平對待他們?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