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記事#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網路小說的時候讀到一段話
「天道有序,一切事物,都可以遵守特定的規律去完成!天道有缺,一切物品,都有缺陷,並不完美,但只有感情,不遵守規律,一經釋放,就讓人沈迷,讓人沈醉,無法自拔。」

 這段話令我想進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面試錄取我以及又是直屬主管的協理曾對我說過一段話,她說「容我叫你一聲孩子,你的年紀比我女兒都還小,孩子我看到的你其實很尖銳,尖銳到你沒辦法把自己融入進職場裡,你要知道,沒有規矩何以成方圓,我希望你在公司服務的時候,你可以學到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制度,但你也要了解規矩跟制度並不是圓滿的,一定會有缺陷,於是你要想著如何讓自己融進去,而不是尖銳的戳破所有的一切,這樣的話,誰也容不下你。」

 我在這位協理的手下服務了一年兩個月,在剛滿半年的時候,某個加班結束的夜晚,協理帶我外出用餐,她那時候跟我說「孩子,其實我覺得你磨鍊的還不夠,但我手上的人力不夠也只好把你放出去,有一支專案我希望你加入專案團隊,去這個團隊學習如何圓融。你好好做,不要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

 事隔十多年回想那段在協理手下服務的時光,還有當時專案帶給我的歷鍊,現在看過去,我想當時帶給我的經驗與體悟是「有序、有缺」。為何說是有序、有缺?

 那是一個超大型系統開發案,面對客戶是有很多規矩、上下關係、體制序的對象,我們要把一套舊系統全然翻新,從單機作業翻轉成連網作業。系統開發,其實不外乎「增、刪、修、查」四個動作,當時我負責的是SSO部份,因此我必須要去定義User的權限,這個超大系統內分為數十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有數十個功能,每個功能都有「增、刪、修、查、列印」的需求,但隨著User權限的差異,必須要有序、有制度、結構化的去進行系統開發與程式碼的撰寫,呼叫相對應的程式模組或演算模組。

那時候的我,初入職場就遇到這麼大型的系統開發案,全專案小組只有12個人要完成數十個子系統以及數千個功能的開發,當時的我害怕極了(笑)。

我跟User在進行訪談的時候,我一直很擔心我會不會有什麼缺漏的部份,無論是訪談的紀錄、Spec的規劃或是開發過程有任何的疏漏導致全系統崩毀。膽顫心驚的我想當然程式開發速度也是全專案組最後一名。

在某次的死線前三天,學長跟我說「弟弟,我來幫你吧,你遇到什麼問題?」我跟學長說我的擔心跟害怕,沒想到學長反而回了我一句話「沒有沒缺陷完美的系統,就連Microsoft的Window系統不也是一天到晚在出Patch做更新,用人腦去思考本來就不是完美無缺的,一定會有缺漏,只是我們的工作是把缺漏降到最低,什麼叫做降到最低,就是降到我們的可控範圍裡面」

 其實當我讀網路小說讀到「天道有序、天道有缺」的時候,突然想起這段經歷,但是我把這段經歷寫下來的時候,卻又感覺不到跟有序、有缺的連結點在哪裡,只是隱約覺得「我想講這段故事」。

 回頭看著現在手邊工作正在做的規劃,想著過去的經驗,以及隨手寫下的「天道有序、天道有缺」,如果我們要說天道自有他的規律存在,那麼天道的規律又是怎麼形成的?如果說是我們人的體悟感受到天道的規律,那麼我們人感受到的又佔了天道的多少呢?

 天道包含了時間與空間以及自然界所有的規律,所有的規律按著時間往前走,按照著規律往前走,我認為這就是天道的序。如果把這個序套在工作上來看,每個事件、項目都有他需要串連的順序,在每個時間點需要完成不同的項目與內容,在下一個時間把這些獨立的項目串連起來。

 天道並不是完美的,無論是小說中提到的,凡界有凡界的天道,修真界有修真界的天道、仙界有仙界的天道,從上界下到凡界的生命如果是夠強大的,就不會被凡界的天道所排斥,所以也可以解釋為天道欺善怕惡;但如果換個角度說,因為能力的不夠所以無法執行某些項目,這是一種缺,那這也是天道的一環不是嗎?

也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不完美才是完美,因為有了缺憾才有努力的動力」,學著不追求完美也是一種完美不是?

看小說講到「天道有序、天道有缺」就讓我寫了這麼一滿篇的廢話了
其實,我是很喜歡用文字紀錄生活的,只是…停筆了很久

感謝看到這邊把我隨手寫下心情文字讀完的你 

2023.07.2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先是資金方的出爾反爾,再接著是團隊內部的溝通問題,以及家裡大小事務還有經濟上的困擾。這些困擾揪結著我自己的內心,讓我不斷的去思考「是哪裡做錯了?」
近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先是資金方的出爾反爾,再接著是團隊內部的溝通問題,以及家裡大小事務還有經濟上的困擾。這些困擾揪結著我自己的內心,讓我不斷的去思考「是哪裡做錯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雖說世事無常,無條件的愛卻是恆常的。 這邏輯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要是能把層次區分來看,又清楚明瞭了。 無論現象如何流轉,某個允許現象得以存在的空間始終存在。 如果可以窺探層次之間是如何轉換的,或許可以觸摸到創造的知識與力量。 定律、定理、邏輯、理性、源碼、信念、真理...,類似這些概念構築了
Thumbnail
大部分人聽完自己的天賦,往往只能先放在心底,然後默默還是過原本習慣的生活。 因為發展天賦這件事,需要耐心跟持之以恆,還要有點面對混亂的勇氣,不是今天知道自己天賦,明天馬上就能利用天賦賺大錢,中間要經歷很多調整,才會慢慢步上軌道。 我當初離開科技業,也是經歷很大一番掙扎,畢竟穩定薪水是很多人夢寐以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那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的前言時,“不要檢討人,要檢討機制”,讓我回想起我在管理團隊時所犯的錯誤。某次,專案出了狀況,問題解決後,我立即對負責的企劃成員進行了責任追究。 看似合理的行為,但這只是解決了當下的表面問題,解決問題不應該停留在個別人身上,而應該更深入地檢視管理機制。 本書共分五個章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專案管理》這本書,這是本許多人推薦專案管理必讀的書。你知道身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嗎?你真的知道專案管理是在做什麼嗎?主管朝令夕改其實不是故意惡整你,也不是他願意?
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時候在工作上處理業務或專案在一開始出了一些狀況後~~ 就好像一個魔咒,在業務或專案結束前就會一路小狀況問題不斷, 即使自己告訴自己說,放慢腳步仔細處理,但似乎愈這樣就愈容易有問題 然後就會開始影響自己心情,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連這種小事情都會出錯, 如果有人過去也有類似情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雖說世事無常,無條件的愛卻是恆常的。 這邏輯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要是能把層次區分來看,又清楚明瞭了。 無論現象如何流轉,某個允許現象得以存在的空間始終存在。 如果可以窺探層次之間是如何轉換的,或許可以觸摸到創造的知識與力量。 定律、定理、邏輯、理性、源碼、信念、真理...,類似這些概念構築了
Thumbnail
大部分人聽完自己的天賦,往往只能先放在心底,然後默默還是過原本習慣的生活。 因為發展天賦這件事,需要耐心跟持之以恆,還要有點面對混亂的勇氣,不是今天知道自己天賦,明天馬上就能利用天賦賺大錢,中間要經歷很多調整,才會慢慢步上軌道。 我當初離開科技業,也是經歷很大一番掙扎,畢竟穩定薪水是很多人夢寐以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那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的前言時,“不要檢討人,要檢討機制”,讓我回想起我在管理團隊時所犯的錯誤。某次,專案出了狀況,問題解決後,我立即對負責的企劃成員進行了責任追究。 看似合理的行為,但這只是解決了當下的表面問題,解決問題不應該停留在個別人身上,而應該更深入地檢視管理機制。 本書共分五個章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專案管理》這本書,這是本許多人推薦專案管理必讀的書。你知道身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嗎?你真的知道專案管理是在做什麼嗎?主管朝令夕改其實不是故意惡整你,也不是他願意?
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時候在工作上處理業務或專案在一開始出了一些狀況後~~ 就好像一個魔咒,在業務或專案結束前就會一路小狀況問題不斷, 即使自己告訴自己說,放慢腳步仔細處理,但似乎愈這樣就愈容易有問題 然後就會開始影響自己心情,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連這種小事情都會出錯, 如果有人過去也有類似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