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成就感,從行動中獲得動力!」- 改變內心敘事,達成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exels

pexels

艾莉是一位優秀的藝術設計師,她在設計領域有著卓越的才華,獲得了許多雇主的青睞並為公司帶來了巨額的營收。然而,雖然她的職業生涯十分成功,但她開始感覺到缺乏成就感。她決定開始一個新的冒險,打算創辦自己的設計公司,並致力於解決一個引人注目的全球性問題。

艾莉為此計劃進行了數個月的準備,撰寫了詳細的商業計劃,充滿著對未來的抱負。然而,當準備好行動時,她陷入了迷茫,無法邁出下一步。

她對自己的設計能力非常自信,但卻不斷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出色去創業。由於內心的猶豫和懷疑,她最終未能推進這個計劃,錯失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很多人常常陷入的困境,就是一直處在不斷學習和準備的循環中。


聽Podcast、Google搜尋,不停閱讀,甚至取得額外的資格認證。但是,他們總是不斷懷疑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充分。

這種情況容易使我們沉迷於各種資訊,對知識永遠不滿足,渴望不斷。

哈佛商業評論的「知行陷阱」指的是人們在面對問題時,常常只是討論問題、形成決定、制定計劃,知道該做什麼,但卻忽略了真正付諸實踐,解決問題的行動。


核心是,沉思和過度思考太多,會讓我們陷入拖延和停滯的狀態

這種過度思考其實是我們本能的保護機制,但卻會讓我們陷入擔憂最壞的情況:會不會出錯?是不是哪裡出了差錯?如果我失敗了該怎麼辦?如果我不合格怎麼辦?如果我錯過了機會怎麼辦?

這些疑慮和擔心會讓我們無法勇敢前進,自我懷疑,失去信心。我們會開始自我批評,問自己為什麼別人都比我成功?為什麼我無法踏出第一步?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樣的過度思考會把我們的信心搞得一團糟,讓我們不知所措,甚至停滯不前。

其實,拖延常常被誤解為懶惰,但其實通常是因為害怕失敗或批評,所以我們才會拖延。

心理學家發現,被拒絕和失敗的感覺在大腦中和身體疼痛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地避開這些不好的感覺,然後就變得一直在內心煩躁。

pexels

pexels


要改變這種拖延的心態,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敘事方式。


不要問「為什麼我做不到」,而是問「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到」

把自己的心態從「應該」或「必須」轉變成「我選擇」或「我要」做這件事,這樣就會更有動力去行動了。


你知道嗎?改變我們的想法對我們的感受有很大的影響。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實際去做事情,而不是一直想著要怎麼做或怎麼不做,我們就會變得更有行動力,我們就會變成「行動導向」的人。

所以,不要只是一直想著該怎麼做,而是真的去做吧!

腦神經影像學研究了解到,大腦會在行動中決定我們是興奮還是害怕,所以透過立即行動,即使是小小的一步、凌亂、動作不完美,也能幫助我們擺脫拖延的陷阱。

只有通過實際行動,我們才能真正擺脫拖延,讓自己變得「行動導向」,並從失敗的恐懼中解放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家如的沙龍
13會員
17內容數
周家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8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2024/01/08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2023/11/20
前言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一些困境或問題,讓我們感到挫折或迷惘。 如果我們能夠發現,自己在重複犯同樣的錯誤,並且願意去探索其背後的原因,這就會成為我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禮物。 重複是發現問題的契機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人生中【不斷重複某些狀況】,那麼這就可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
2023/11/20
前言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一些困境或問題,讓我們感到挫折或迷惘。 如果我們能夠發現,自己在重複犯同樣的錯誤,並且願意去探索其背後的原因,這就會成為我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禮物。 重複是發現問題的契機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人生中【不斷重複某些狀況】,那麼這就可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
2023/10/26
有沒有一種人,對愛都是採用觀望的態度? 深怕走進去的時候會受傷、會不能自己、會遍體鱗傷,深怕愛情會把自己吞噬了,沒有自己。 很像在河中游泳,怕被捲進去。常常都在岸邊看著,不太敢下水。 又沒有一種人對愛,是奮不顧身的、是縱身一躍的, 沒有愛是不行的,沒有愛是不能活的。
2023/10/26
有沒有一種人,對愛都是採用觀望的態度? 深怕走進去的時候會受傷、會不能自己、會遍體鱗傷,深怕愛情會把自己吞噬了,沒有自己。 很像在河中游泳,怕被捲進去。常常都在岸邊看著,不太敢下水。 又沒有一種人對愛,是奮不顧身的、是縱身一躍的, 沒有愛是不行的,沒有愛是不能活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也沒有想太多,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XD),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影響我許多層面,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理出幾個原因:
Thumbnail
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也沒有想太多,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XD),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影響我許多層面,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理出幾個原因:
Thumbnail
艾莉是一位優秀的藝術設計師,她在設計領域有著卓越的才華,獲得了許多雇主的青睞並為公司帶來了巨額的營收。然而,雖然她的職業生涯十分成功,但她開始感覺到缺乏成就感。她決定開始一個新的冒險,打算創辦自己的設計公司,並致力於解決一個引人注目的全球性問題。 艾莉為此計劃進行了數個月的準備,撰寫了詳細的商業計
Thumbnail
艾莉是一位優秀的藝術設計師,她在設計領域有著卓越的才華,獲得了許多雇主的青睞並為公司帶來了巨額的營收。然而,雖然她的職業生涯十分成功,但她開始感覺到缺乏成就感。她決定開始一個新的冒險,打算創辦自己的設計公司,並致力於解決一個引人注目的全球性問題。 艾莉為此計劃進行了數個月的準備,撰寫了詳細的商業計
Thumbnail
「三思而後行」是好的習慣,讓我們不會衝動行事,但它有一個 bug。
Thumbnail
「三思而後行」是好的習慣,讓我們不會衝動行事,但它有一個 bug。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Thumbnail
接下來是《艾咪老師的感性圖卡說》的Amy老師的分享複利效應的三大重點, 1.用行動克服恐懼焦慮         在內心感到慌亂焦慮時,就用實際的行動地讓自己把心靜下來,會焦慮是因為內心想法和外在行為沒有合一,當你心裡想什麼,而身體也跟著行動,達到內外合一,心也就能靜下來了。 2.累積才能看見奇蹟  
Thumbnail
接下來是《艾咪老師的感性圖卡說》的Amy老師的分享複利效應的三大重點, 1.用行動克服恐懼焦慮         在內心感到慌亂焦慮時,就用實際的行動地讓自己把心靜下來,會焦慮是因為內心想法和外在行為沒有合一,當你心裡想什麼,而身體也跟著行動,達到內外合一,心也就能靜下來了。 2.累積才能看見奇蹟  
Thumbnail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Thumbnail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有過打算下班後去學個新東西?或是下班後要認真看書?但最後回到家都是癱軟在沙發上、床上滑手機,就這麼滑到了睡覺時間,把計畫通通又都移到了明天去。 其實我身邊也聽到好多這樣的案例,想要鼓勵他們行動卻又無能為力,但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且實用的好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有過打算下班後去學個新東西?或是下班後要認真看書?但最後回到家都是癱軟在沙發上、床上滑手機,就這麼滑到了睡覺時間,把計畫通通又都移到了明天去。 其實我身邊也聽到好多這樣的案例,想要鼓勵他們行動卻又無能為力,但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且實用的好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