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靈感想法,但就是做不出來?完美主義拖延卡關的5個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沒有外在壓力的我,就沒有執行力

我在有外在壓力的環境下,像是在學校或是職場,執行效率就會很高。

但是在沒有人要求,或是督促我的情況下,對於自己生活中想做的事,我就會做到一半卡關。例如:想要加強英文、想要經營自媒體….等,腦袋時常有很多靈感想法,也有好多事想做,對很多事情都充滿好奇心。

但當我真的設立目標,下定決心說:「好!我就來做這個」

把想法靈感記錄下來,也開始規劃具體計畫,總是到一半的時候,就會突然卡關了。

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也大概知道怎麼做,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彷彿旅行中走到一半,這條路前面明明沒有路障。

但你就是感覺自己無法再往前,目標在前方,你看得到,但卻感覺永遠都達不到。


卡關背後的原因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

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那種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

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開始影響我許多層面。

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發現與我的完美主義息息相關。

以下是我整理出幾個卡關的原因:



1.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在心裡問自己:「為什麼要開始那麼難?」
因為很想要有好的表現」我的心裡冒出這樣的聲音。
「那為什麼會想要有好的表現?」我接著問自己。

接著腦袋開始出現許多以前的畫面,從小到大我不論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等,都會盡力把手上的任務做好。

接著每當有人看到我的表現,大力稱讚我做得很好,很用心。

我的內心就會無比雀躍,漸漸的,我開始追求這樣的成就感。

但是當我把焦點放在這上面時,我迷失了。


我太在乎自己的表現、太在乎他人對我的肯定。

太在乎自己的努力有沒有被看見,以至於我忘記了做事情的初衷。

忘記了做這些事情本身帶給我單純的快樂。

例如,我很喜歡把心裡的靈感想法,打成文字分享,當我看到文章有人按讚留言時,那種感覺很開心。


但是當我開始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

我整個重心就放在:「我要怎麼寫,才會讓大家喜歡」。

產文的速度也會因此變慢很多,因為有許多顧慮,甚至卡住無法開始。

我忘記了當初單純分享的快樂,忘記了自己是多麼喜歡寫文章這件事。



2.不自覺跟他人比較

當我看到有其他人已經做得很厲害,就會不自覺拿來比較。

我能力可以做到像他這樣嗎?
我要怎麼跟他比?
反正已經有人那麼厲害了,我現在才開始已經沒有機會了。

當我帶著要跟別人比較的心態,就會顧慮很多,變得無法繼續往前。

這一點其實跟第一點「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息息相關。

當我用「外在的表現」來定義自己的價值,就會陷入「一定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是有價值,不自覺在心裡設限:我要很有能力,很有天分,才能做某些事

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你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但你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時間,就算都是做一樣的事,

但因著你的經歷、你的故事不同,也會走出自己的風格。



3.害怕結果不如預期

因為很想要把事情做好,每次在規劃時,腦中就有一個很理想的目標。

但是又怕自己做完後,最後無法達到那個目標。

「會不會我努力那麼久,最後不如預期,都是白忙一場?」

害怕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費力氣,也害怕做出來的成果不是自己要的。

所以就會有一個心態是「與其無法做到完美,倒不如不要開始。

但是完美本來就不存在,人本來就不可能100%完美。

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書裡提到:

與其追求完美,不如讓自己過得知足。

書中建議如果被完美主義卡住而遲遲無法開始,可以做以下練習:

  1. 謹記自己不是神,告訴自己: 完美並不存在,即使不完美也無妨,我們都是人類而已,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
  2. 先指出自己的優點,想一想自己做得好的部分。
  3. 停止無謂的擔心,把注意力放在努力,與其坐著擔心,不如立刻採取行動。



4.懷疑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會蒐集很多資料,例如上網看看其他人怎麼做,有什麼心得等等。

像我前一陣子在研究做一頁式銷售頁,然後就發現,同樣一件事,可以有好多種不同的做法,而且每套方法都有自己的邏輯與概念,來說明為何他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當選擇一多的時候,我就會開始猶豫不決,很怕自己選的方向不適合自己。

甚至當我已經做決定往A方向時,做一做仍然會不停問自己:

這真的是對的方向嗎?」後來,我採取的作法是,告訴自己:

「總之先開始吧!」

這句話是《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書裡提到的停止拖延的魔法咒語

不要帶著「一次就要做到完美」的壓力,而是帶著探索的心情。

A方向走到一半,若發現不太OK,那再換過去B也可以。


那這樣不就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我之前也是曾經有這樣的疑問。

現在,我練習用不同眼光去看待「失敗」。

走過的路會成為養分,不論是學習失敗的教訓,或是了解更清晰的路徑,這些過程都不會白白浪費。

就好像之前經歷了一段感情,雖然最後分開了,但我不會覺得這些相處的日子是白費了,反而是感謝對方讓我在這段感情中,學習到一些功課,也將這些回憶放進我的人生故事中。

當我用加法思維來思考,就不會有「我失去了一切」的剝奪感。



5.把事情想得很困難,要花很多時間

當我要開始一件事時,我習慣先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列出,

以經營自媒體這件事為例,我會在開始前想很多細節,例如:

要做什麼主題? 要用什麼平台? 名稱要取什麼? LOGO要設計怎樣?
自我介紹要怎麼打? 要有那些內容企劃? 要不要拍影片? 影片要怎麼拍?……

然後想著想著,就會發現有一拖拉庫的事要做,然後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多時間。

於是這些待辦夢想清單,就會石沉大海般躺在我的記事本,沒有再被拿出來。


所以,現在我練習一樣列大目標以及要做的事,但就把事件拆開。

告訴自己,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5-10分鐘也可以,不用一定要很長。

就不會腦海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沒有時間弄,以至於無法開始。



無論如何,都是在前進的呀!

在面對自己的完美主義拖延症的過程中,我試過很多時間管理方法,都不如預期,每次都是一開始很有動力、很有計畫、有條理地進行,到最後卻往往堅持不住。

每當試過一個方法失敗後,都會非常打擊我的信心,並且心裡還會出現許多自我控告的聲音:

反正你就是那麼沒執行力,你就是沒救了,不管什麼方法都沒用。

但我知道,這些聲音對我自己的情況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需要的是一條可以帶我解決問題的路,讓我實際可以成長、改善的方法,而不是一直強調「我有問題」的標籤。

到後來,比起用「我要把這問題根治」的積極治療心態,我更傾向用「與它和平共處」的態度,探討深層的原因,並且找出一條適合自己往前的方式。


傾聽內心的聲音

在我心裡有一個理想的我,做事有執行力、很果斷、有效率、有邏輯、有條理。

但現狀的我,卻是猶豫不決、想很多、思想很跳沒邏輯、沒效率、拖延症。

當我還沒有接納這樣的自己,積極地找尋可以根治的方法,試圖改掉我這些特質,但我卻沒有發現,這些我定義為「缺點」的特質,用不同角度看也是我的「優勢」。

我的猶豫不決、想很多,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心思細膩、深思熟慮

我的思想很跳沒邏輯,從另一個角度看是跳脫框架、有創意

我的沒效率、拖延症,從另一個角度看是想要把事情準備周全、想把事情做好的態度

而當特質開始外顯出,看似負面的狀態,背後都代表著一個需要被滿足或是需要被解決的課題。
舉例來說:當我在釐清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態出現,我開始發覺內在更深層的需求:我渴望被認同、渴望被肯定。
而再往內挖深,我發現了自己的價值評價系統,是建立在外在的表現、他人對我的肯定。以至於我很努力的要去追求這些肯定。

當我開始接納這是我自己的一部分,這是我的特質,而非否定它的存在,極力想要擺脫它。

當我開始傾聽內心深層的聲音與需求,我發現改變對我而言變容易了。


停下來,也是前進的一部分

直到現在,仍然在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輸出形式

如何把時間運用得有價值,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與努力研究的方向。

人生這條路上,有些人適合有規律、有條理地的步調;

有些人適合走兩步,停下來觀賞一下風景,儲備體力,再往前走,想跑一下也可以。

無論如何,也都是在前進的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喜歡停下來也是前進的一部分
無尾熊太太(OK)-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7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謝謝你的回饋~❤️
夏老闆-avatar-img
2024/12/05
感謝你的分享,好友共鳴~也好有幫助,被鼓勵到了!!!!
avatar-img
無尾熊太太(OK)的沙龍
6會員
31內容數
因為發現自己有嚴重完美主義拖延症,所以不斷找尋可以解決改善的方法,這裡會記錄對於完美主義,我所蒐集到的資料、我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還有我在面對自己的完美主義拖延症的心得與體悟。:)
2023/11/23
過去因著完美主義拖延, 讓我無法達成想要的目標, 每當決定做一件事,我會不停的懷疑自己、猶豫不決。 想要準備到完美,但卻無法跨出那一步。 ​ 明明很在乎的事情,卻反而更拖延。 因為害怕努力後的成果,不是理想的樣子, 害怕沒有符合別人以及自己的期待。 它甚至讓我焦慮、胃痛,
Thumbnail
2023/11/23
過去因著完美主義拖延, 讓我無法達成想要的目標, 每當決定做一件事,我會不停的懷疑自己、猶豫不決。 想要準備到完美,但卻無法跨出那一步。 ​ 明明很在乎的事情,卻反而更拖延。 因為害怕努力後的成果,不是理想的樣子, 害怕沒有符合別人以及自己的期待。 它甚至讓我焦慮、胃痛,
Thumbnail
2023/11/17
「放輕鬆一點。」「妳太認真了吧!」 身為高敏感族的我,時常被身旁的人提醒,要我要放輕鬆一點,而我總是笑笑的說好,但心裡其實不曉得究竟如何「讓自己放輕鬆」。 我常容易覺得很累,無法輕鬆自在的面對每個人,因為自己設下極高的標準要求,然後我還以為大家都這樣要求自己。長大一點才發現:蝦米?原來並沒有
Thumbnail
2023/11/17
「放輕鬆一點。」「妳太認真了吧!」 身為高敏感族的我,時常被身旁的人提醒,要我要放輕鬆一點,而我總是笑笑的說好,但心裡其實不曉得究竟如何「讓自己放輕鬆」。 我常容易覺得很累,無法輕鬆自在的面對每個人,因為自己設下極高的標準要求,然後我還以為大家都這樣要求自己。長大一點才發現:蝦米?原來並沒有
Thumbnail
2023/10/19
此篇內容繼續分享書籍【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讀完後一些心得感想 剛好讀到選擇困難這個主題,我真是心有戚戚焉呀! 書裡提到有關選擇困難,是源自於害怕後悔,人們在選項一多時,會感到過度疲勞,並且容易出現選擇困難,若為了枝微末節的小事花費許多時間猶豫,無形中就會花費很多精力,
Thumbnail
2023/10/19
此篇內容繼續分享書籍【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讀完後一些心得感想 剛好讀到選擇困難這個主題,我真是心有戚戚焉呀! 書裡提到有關選擇困難,是源自於害怕後悔,人們在選項一多時,會感到過度疲勞,並且容易出現選擇困難,若為了枝微末節的小事花費許多時間猶豫,無形中就會花費很多精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去因著完美主義拖延, 讓我無法達成想要的目標, 每當決定做一件事,我會不停的懷疑自己、猶豫不決。 想要準備到完美,但卻無法跨出那一步。 ​ 明明很在乎的事情,卻反而更拖延。 因為害怕努力後的成果,不是理想的樣子, 害怕沒有符合別人以及自己的期待。 它甚至讓我焦慮、胃痛,
Thumbnail
過去因著完美主義拖延, 讓我無法達成想要的目標, 每當決定做一件事,我會不停的懷疑自己、猶豫不決。 想要準備到完美,但卻無法跨出那一步。 ​ 明明很在乎的事情,卻反而更拖延。 因為害怕努力後的成果,不是理想的樣子, 害怕沒有符合別人以及自己的期待。 它甚至讓我焦慮、胃痛,
Thumbnail
我知道自己一直有拖延的問題,但在出社會以前,我沒有意識到其實我的拖延症,跟完美主義有很大關係。我的完美主義比較像是「害怕不完美」的類型,因為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害怕讓其他人對我失望,所以會帶著一種「我必須要努力完成」的態度去做每件事,每件事在我內心會有一個,我想像它最終理想的狀態。
Thumbnail
我知道自己一直有拖延的問題,但在出社會以前,我沒有意識到其實我的拖延症,跟完美主義有很大關係。我的完美主義比較像是「害怕不完美」的類型,因為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害怕讓其他人對我失望,所以會帶著一種「我必須要努力完成」的態度去做每件事,每件事在我內心會有一個,我想像它最終理想的狀態。
Thumbnail
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也沒有想太多,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XD),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影響我許多層面,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理出幾個原因:
Thumbnail
我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但就是「停住了」 我感覺到心很浮,很焦慮,無法安靜下來好好完成目標。 一開始只覺得就是拖延症,也沒有想太多,因為知道自己個性本來就很拖,(我就是會在開學前一天才瘋狂趕暑假作業的人XD),但隨著時間一久,這個問題影響我許多層面,我試著去挖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理出幾個原因: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為自己訂下一年的人生計劃,卻無法專注在每個日子中一點一點的行動,總在面對你想要做的事情上,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卻把學習影片默默地放放在待看清單。拖延症和分心後,你是否感到罪惡感及深感內疚,並狠狠地批判自己一翻。 這篇文章就是想要告訴你,別再責怪自己了,拖延和分心都是人性。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為自己訂下一年的人生計劃,卻無法專注在每個日子中一點一點的行動,總在面對你想要做的事情上,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卻把學習影片默默地放放在待看清單。拖延症和分心後,你是否感到罪惡感及深感內疚,並狠狠地批判自己一翻。 這篇文章就是想要告訴你,別再責怪自己了,拖延和分心都是人性。
Thumbnail
我知道我總是一拖再拖,也知道我自己其實應該去做什麼,但我就是做不到。我沒有足夠的動機、身邊總有很多的瑣事困擾著我、我找不到完美的時機去做、我還有沒達到最好的狀態,我知道我總是有著很多聽起來像藉口的理由。
Thumbnail
我知道我總是一拖再拖,也知道我自己其實應該去做什麼,但我就是做不到。我沒有足夠的動機、身邊總有很多的瑣事困擾著我、我找不到完美的時機去做、我還有沒達到最好的狀態,我知道我總是有著很多聽起來像藉口的理由。
Thumbnail
「願意犯錯是很重要的,反正最糟糕的情況不過就是被大家記得而已。」 — — 富商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rly)
Thumbnail
「願意犯錯是很重要的,反正最糟糕的情況不過就是被大家記得而已。」 — — 富商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rly)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