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雙面薇若妮卡》、《紅色情深》與命運的敘事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密碼分析及破解專家都倚重一個黃金律,即是,每個祕密訊息都可以破解,只要知道它的確是個訊息。真實世界的問題是,人類自天地鴻濛起就在思索是否有個訊息存在,如果有,那麼這個訊息是否有意義。在虛構宇宙裡,我們不假思索即知道確實有訊息存在,隱身訊息背後的作者實體即是造物主,訊息中則是一連串的閱讀指示。因此,我們探索的典型作者,其實是另一個探索的化身,在探索的過程中,天父的影像消隱在無止境的迷霧裡,我們則永遠不停質疑,為什麼是有,而不是沒有。」──Umberto Eco《悠遊小說林》

熟悉奇士勞斯基作品的影迷們,或許都不陌生於他片中種種由「偶然」與「必然」之間的曖昧張力所構築而成的、關於「命運」的圖象。問題是這個大家朗朗上口卻又摸不著頭緒的「命運」究竟是什麼?奇士勞斯基作品中的「命運」意味的是一種角色無論做出什麼抉擇都無法掙脫、接近「宿命」的東西嗎?抑或其實奇士勞斯基有著對於生命實相更豐饒的洞見,而那不僅只是「命運」兩個字可以概括的?

這裡就不得不提奇士勞斯基另一部乍看之下也在探討「命運」以及「再一次選擇」的《紅色情深》。《紅色情深》描述一位由 Jean-Louis Trintignant 所飾演的老法官,見證了由 Irène Jacob 所飾演的 Valentine 與和自己年輕時期命運重疊的年輕法官 Auguste 的邂逅,而解開了當年的心結。從片頭 Valentine 與她男友的通話為始,鏡頭以超越人類日常經驗視角的維度穿梭入電話內部的纜線之中,暗示人與人之間隱而未顯的連結,這個「隱而未顯」指的既是那些屬於個人隱私而未被攤在公共視野下的私密網路,同時指的更是人們未曾意識到的、彼此生命際遇之間存在的隱含呼應,好似過去所遭逢的一切都是為了和這個人交織,而後意義才得以顯現。這些隱含的呼應致使人們在相遇相識後能夠緊緊地連結在一起。

「命運」一詞在這個語境下,指的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精妙接榫的感受,透射成為超越時間向度本質的存在。這也使得《紅色情深》相較於《藍色情挑》更有一種浪漫的色彩,然而這種浪漫色彩並非沒有行動層面上的積極意義,相反地,如果我們將這樣的「命運」視為人類在行動後不斷回望行動產生的效應,後見之明下所投射出來的客體──也就是事件將來的發展會決定前面發生的事情的意義,而後人的行動也將決定前人的際遇究竟是虛空與偶然,還是能夠有機會連接出新的意義圖像──那《紅色情深》透過「命運」所彰顯的「博愛」主題,更深一層意味的是後人如何透過繼承先人的歷史,並用行動去圓滿前人的缺憾。

就此而論,Auguste 與老法官際遇的類似與其說是遭逢奇蹟般的降神,不如說更像是他選擇耽溺在當年創傷的情懷中,不斷地在現實中找到能復現當年情節的線索,並暗自期待在無盡重複中尋找差異的可能以獲取前進的動力。如同《藍色情挑》中的 Julie,在丈夫與女兒死去後不斷地對抗著身體中預設兩人仍然在世的習慣,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折射出與兩人過往回憶的投影,卻也因著獨屬他們特殊人格的行為,而使得在「重複」的過程中逐漸拉出與過去的差異,認知到過去與現在的距離,並獲得前進的動力。

而在這被過去幽魂所糾纏,卻又在各種看似偶然的機遇中獲致超越個體意志動力的必然中,人對自身命運的理解不斷在偶然與差異的介入下被重新書寫,就如同《紅色情深》那段寄託於偶然的倖存、勾連出救贖敘事的結局。「命運」這詞,更像是在這種後見之明中建構出能夠前後一致的思路與敘事,並將過往所有的經驗在一套預見證成的敘事框架中得到安頓,讓過往的經驗不成為偶然與虛空。

《紅色情深》劇照/金馬經典影展

《紅色情深》劇照/金馬經典影展

「命運」與其說是一種客觀存在有待被解碼,不如說是人與他們的際遇所協作出來的圖譜,而這種後見之明的建構又被投射成為過往早有預兆的線索,在奇士勞斯基的作品裡頭,便是以角色既超越又有限的視覺語言所呈現,這讓老法官的角色既像是全知的上帝,同時也是探索生命迷陣的解謎人。老法官從家中望著 Auguste 驅車尋找戀人,準備迎接與他當年相同的結局,那顆有些超現實的鏡頭,彷彿老法官穿越了時空,以上帝臨在般的視角見證當年他所遭逢的悲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既超越又內在的背反,更微妙地體現在奇士勞斯基作品裡頭的音樂與藝術,創作環繞在作品內外交織出的特殊圖像之中。音樂與藝術既在電影外部擔任完善意涵的烘托作用,更成為作品內部的推進要素,而這兩者的交織更讓角色偶然間達至超越本身際遇的目光,像是成為電影外的觀眾或導演,回頭審視他們自己的生命狀態,而這更與奇士勞斯基作品中的配樂總是具有宗教神聖意味,以及人物拮抗命運的聽覺質感相互呼應。

談及電影中的音樂,不外乎描述聲音如何使影像的氛圍更加突出,但在電影作品中,更值得玩味的,反而是「電影中的人用各種方式製造出音樂」這件事。播放/演奏/製造音樂是一種後設的行為,以作品生成的角度看是導演有意的安排,為的是「使影像中的氛圍更能夠被表達」,原本音樂在被播放的時刻吻合於影像內部世界的時間軸,但隨著旋律的進行,這些音樂便會成為情境的「背景音」,音樂播放的時間軸便與影像內部世界的時間軸剝離。而回過頭來看,這些角色在播放/演奏/製造音樂的那刻,其實是導演化身為角色進入戲中。這個「導演」既是電影世界外創作這部作品的導演,也可以引申為世界作為一種文本背後、若隱若現的創作意志。

奇士勞斯基曾說:「Zbigniew Preisner 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將那存在卻無法看見的東西表達出來⋯⋯。」 因此 K(奇士勞斯基)說:「若沒有他的音樂,我將無法把故事說到這個程度。」(註1)除了貫穿藍白紅三部曲以及《雙面薇若妮卡》中廣為人知的丟垃圾老人,十誡裡頭負重前行的神秘人物,奇士勞斯基甚至虛構一位荷蘭古典音樂家 Van Den Budenmayer 來幫奇士勞斯基長期合作的音樂家 Zbigniew Preisner 的配樂在電影裡配置一位虛構作者,這位虛構音樂家最早出現在《十誡》的第九誡中,隨後在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這位音樂家的名字不只出現在《藍色情挑》的葬禮音樂上(註2),更出現在《紅色情深》的老法官家中,隨著老法官和 Valentine 的「爭論」結束,鏡頭帶到 Valentine 在唱片行試聽 Van Den Budenmayer 的音樂,暗示 Valentine 與老法官之間開始浮現可能連這兩人都尚未意識到的深層交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難走的崎嶇山路往往通向絕世美景,《芭比》不負我高度期待,觀影過程中驚嘆連連,從沒想過這個曾被寄予能帶給女孩們無限想像力之厚望,卻在當今社會被打為退步象徵、貼上「胸大無腦」及「物化女性」等標籤的玩偶,居然可以開展出飽含社會議題又從頭幽默到尾的顛覆性敘事。
每一次重溫《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感逐漸稀釋,時間感持續放大。最終,我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感嘆席琳與傑西的愛情不再如剛相識時的單純,或是在感嘆自己的老去與不再輕盈的心靈?想想,能夠跟著心愛的電影角色一起走過:青澀、理想、埋怨、妥協等不同階段的人生,不也是一種「詩意化的日常生活」表現嗎?
每一年的七月十五日,就像片刻般組成兩段人生以及一個愛情故事,拍出了少女情懷的可能,也磨盡了一名渣男的銳氣,兩人的相遇彷彿命運交叉點,漸漸帶領彼此變成更好的模樣。再也沒有一句肺腑之言比「我愛你,我只是不再喜歡你了」承載更深的情感重量,他們愛上彼此最美好的一面,也包容彼此最不堪的一面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難走的崎嶇山路往往通向絕世美景,《芭比》不負我高度期待,觀影過程中驚嘆連連,從沒想過這個曾被寄予能帶給女孩們無限想像力之厚望,卻在當今社會被打為退步象徵、貼上「胸大無腦」及「物化女性」等標籤的玩偶,居然可以開展出飽含社會議題又從頭幽默到尾的顛覆性敘事。
每一次重溫《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感逐漸稀釋,時間感持續放大。最終,我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感嘆席琳與傑西的愛情不再如剛相識時的單純,或是在感嘆自己的老去與不再輕盈的心靈?想想,能夠跟著心愛的電影角色一起走過:青澀、理想、埋怨、妥協等不同階段的人生,不也是一種「詩意化的日常生活」表現嗎?
每一年的七月十五日,就像片刻般組成兩段人生以及一個愛情故事,拍出了少女情懷的可能,也磨盡了一名渣男的銳氣,兩人的相遇彷彿命運交叉點,漸漸帶領彼此變成更好的模樣。再也沒有一句肺腑之言比「我愛你,我只是不再喜歡你了」承載更深的情感重量,他們愛上彼此最美好的一面,也包容彼此最不堪的一面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女兒的女兒》以小女兒范祖兒的逝去展開整個故事。女兒的逝去,胚胎的誕生。迎生面死之際,是天地未開的混沌期間,如濃霧鋪滿雙眼,當悲傷的暴風襲來,被宣判獲得胚胎監護權的金艾霞,直直落入渾沌。這樣一個胚胎究竟代表什麼?它尚未著床也還沒發展,沒有意識與靈魂的此刻,它是生命也不是生命,它究竟是什麼?
2024金馬影展:首週觀影隨筆心得紀錄 收錄《少年西蒙的煩惱》、《憐憫的種類》、《隔壁的房間》
這篇文章讓大家也可以知道我會寫的哪些電影的心得。雖然很喜歡看電影,但是這真的是我第一次參加影展!其實參加影展並沒有什麼資格限制,只要到網站上註冊 申請成為金馬會員,並於預購或正式售票時間去購買就可以了!這次除了拿到法律白話文的公關票,我另外自己購買了六張票,終於可以參加金馬影展,超興奮!
上星期五,11月8日,我們全六年級到信義威秀參加了金馬影展的電影欣賞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女兒的女兒》以小女兒范祖兒的逝去展開整個故事。女兒的逝去,胚胎的誕生。迎生面死之際,是天地未開的混沌期間,如濃霧鋪滿雙眼,當悲傷的暴風襲來,被宣判獲得胚胎監護權的金艾霞,直直落入渾沌。這樣一個胚胎究竟代表什麼?它尚未著床也還沒發展,沒有意識與靈魂的此刻,它是生命也不是生命,它究竟是什麼?
2024金馬影展:首週觀影隨筆心得紀錄 收錄《少年西蒙的煩惱》、《憐憫的種類》、《隔壁的房間》
這篇文章讓大家也可以知道我會寫的哪些電影的心得。雖然很喜歡看電影,但是這真的是我第一次參加影展!其實參加影展並沒有什麼資格限制,只要到網站上註冊 申請成為金馬會員,並於預購或正式售票時間去購買就可以了!這次除了拿到法律白話文的公關票,我另外自己購買了六張票,終於可以參加金馬影展,超興奮!
上星期五,11月8日,我們全六年級到信義威秀參加了金馬影展的電影欣賞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許多女性下廚的原因往往先是由於義務,是擺脫不掉的勞動,只有部分幸運的女性能真正愛上這項工作,甚至不再將其視為工作、並找到成就感。茱莉與茱莉亞都是這樣的幸運兒,而《美味關係》將兩位的故事交錯呈現,看她們如何在生活的限制式裡面尋求最佳解答,讓烹飪幫助她們找到自己的聲音與人生的目標。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不再有那麼多開放詮釋的留白與意像,人物情感變得內斂,不再充斥無跡可尋的轉折與狗血劇的大悲大喜,但片中描繪暗藏「日式禮貌」下的惡意與危險,以及混雜悲苦和訕笑的人生況味,依舊非常深田。本片可說是於作者型電影和通俗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在影像風格與敘事技法上皆展現游刃有餘氣度的集大成之作。
Thumbnail
《漂浪人生》霎時成為冷戰時期鬥爭下的產物,致使阿富汗國內分裂的一大主因,即是美蘇於背後暗地操盤。阿敏作為「真聲」口述,以及動畫「虛影」呈現,讓此段浮於檯面底下的歷史重現,令人看清致使阿敏一家四散分離、家破人亡的原因,即是國際政治角力的共業。
Thumbnail
在原創劇本極度匱乏的現今好萊塢,翻拍、重製在在彰顯創意已然不足,本片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幾乎是我近年來看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故事,甚至可以想像當演員初次看到劇本時,該有多麼驚艷──主演楊紫瓊在訪談中就曾說,她光讀本時便知道「這是我期待好久的劇本……終於有人相信我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Thumbnail
《平行母親》裡的女性角色,明顯已經不如早期《我造了什麼孽》或《我的母親》的喧鬧與悲憤,縱然遭遇欺壓,至此已能過得坦蕩,像雅妮絲兼顧孩子與事業、特蕾莎找到人生新目標、安娜從喪子之痛中撥開陰霾,他們不需要再是男人的僕人與附屬品,悠悠道出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與提升。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非人的存在,迫使我們對於人性進行全新的理解:當代、21世紀的災難──不論是如爆炸與性暴力等外在物理性的、如腦傷等非理性的,或是對於特定族群的排他暴力──究竟如何摧毀人性並形成非人?我們必須承認他們已經被摧毀,同時將非人視為全新形式的主體,並將我們帶往最終的問題:人類的狀態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Thumbnail
小時候,許多我們害怕擔憂的事情,看起來重如泰山,成人之後回頭一望,那些恐懼的對象與主題,其實或許早已不是問題,也或許不再巨碩轟頂。成年之後再回憶過去,除了可以看清恐懼的根源,也已經有相對足夠的成長與智慧,不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也更能在內心以成人的智慧化解幼年受到恐嚇的驚嚇。
Thumbnail
有些人的創作是透過臨摹與再造:由過去藝術作品的細節中找尋靈感,重新組合與整裝,融入當代的意識、概念、技術,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思想、意圖、幽默,製作出屬於新時代的個人之作。喬登.皮爾的《我們》就屬這類臨摹再造作品中的佼佼者。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許多女性下廚的原因往往先是由於義務,是擺脫不掉的勞動,只有部分幸運的女性能真正愛上這項工作,甚至不再將其視為工作、並找到成就感。茱莉與茱莉亞都是這樣的幸運兒,而《美味關係》將兩位的故事交錯呈現,看她們如何在生活的限制式裡面尋求最佳解答,讓烹飪幫助她們找到自己的聲音與人生的目標。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不再有那麼多開放詮釋的留白與意像,人物情感變得內斂,不再充斥無跡可尋的轉折與狗血劇的大悲大喜,但片中描繪暗藏「日式禮貌」下的惡意與危險,以及混雜悲苦和訕笑的人生況味,依舊非常深田。本片可說是於作者型電影和通俗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在影像風格與敘事技法上皆展現游刃有餘氣度的集大成之作。
Thumbnail
《漂浪人生》霎時成為冷戰時期鬥爭下的產物,致使阿富汗國內分裂的一大主因,即是美蘇於背後暗地操盤。阿敏作為「真聲」口述,以及動畫「虛影」呈現,讓此段浮於檯面底下的歷史重現,令人看清致使阿敏一家四散分離、家破人亡的原因,即是國際政治角力的共業。
Thumbnail
在原創劇本極度匱乏的現今好萊塢,翻拍、重製在在彰顯創意已然不足,本片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幾乎是我近年來看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故事,甚至可以想像當演員初次看到劇本時,該有多麼驚艷──主演楊紫瓊在訪談中就曾說,她光讀本時便知道「這是我期待好久的劇本……終於有人相信我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Thumbnail
《平行母親》裡的女性角色,明顯已經不如早期《我造了什麼孽》或《我的母親》的喧鬧與悲憤,縱然遭遇欺壓,至此已能過得坦蕩,像雅妮絲兼顧孩子與事業、特蕾莎找到人生新目標、安娜從喪子之痛中撥開陰霾,他們不需要再是男人的僕人與附屬品,悠悠道出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與提升。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非人的存在,迫使我們對於人性進行全新的理解:當代、21世紀的災難──不論是如爆炸與性暴力等外在物理性的、如腦傷等非理性的,或是對於特定族群的排他暴力──究竟如何摧毀人性並形成非人?我們必須承認他們已經被摧毀,同時將非人視為全新形式的主體,並將我們帶往最終的問題:人類的狀態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Thumbnail
小時候,許多我們害怕擔憂的事情,看起來重如泰山,成人之後回頭一望,那些恐懼的對象與主題,其實或許早已不是問題,也或許不再巨碩轟頂。成年之後再回憶過去,除了可以看清恐懼的根源,也已經有相對足夠的成長與智慧,不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也更能在內心以成人的智慧化解幼年受到恐嚇的驚嚇。
Thumbnail
有些人的創作是透過臨摹與再造:由過去藝術作品的細節中找尋靈感,重新組合與整裝,融入當代的意識、概念、技術,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思想、意圖、幽默,製作出屬於新時代的個人之作。喬登.皮爾的《我們》就屬這類臨摹再造作品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