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任何事物之前,首先我們會需要「印象」。
就好比人有第一印象(高、瘦、具權威、或者親和力。),而知識的第一印象在於複雜性、來源性、專業性...等等。
不論是哪種印象,都會暫時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並透過有效思考(也就是內化。)成為短期記憶,不過這個時候的記憶還不夠深刻,你需要讓這段記憶,真正地派上用場。
理想氣體方程式:PV = nRT
如果今天提供mole數、常數、絕對溫度、你絕對可以求出目標壓力或體積,倘若今天給你的是某樣氣體的密度,或質量呢?你應該就得用過往的D(密度)來推導一下原式體積與mole數三者的關係了。(當然,如果你直接背過PM=DRT,那就另當別論囉。)
你猜猜,上述的情況是否似曾相似呢?你認為這是輸入、內化、提取的哪個環節呢?這個環節,是提取。
溫書後最擔心的是忘記,即使我們事前反反覆覆看了許多遍。你是否在童年時光對電視機的某樣廣告配樂琅琅上口?或是在社群平台上有聽過某樣類似押韻的標語(比方說: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但元素週期表上的鹼金鹼土族與惰性氣體,看了上百遍卻還是不如描述某部美劇情節來得清晰。
因為你為了要與好友討論美劇情節,你會下意識回想劇情(誰拿著槍、開誰的車、搶了誰)你會需要找精彩爆點而回想情節,甚至你會對哪位明星感興趣而去搜尋演員名單,他在電影裡的表現,又會在你腦海格外清晰,需要表達而回想、需要解決你的困惑而將某段記憶從腦海翻出,這就是提取。
明明在提取之前,還有輸入與內化的步驟,為什麼先解釋提取呢?難道前面兩者不重要嗎?不,非常重要,後面的文章也會一一介紹。但現在多數學生對於複習模式有很大的問題,往往覺得內容看過(輸入腦海)就好、了解(內化思考)就好,前面花了不少時間念書,考試卻派不上任何用場,因為考試,是種提取。
很多學過的內容在寫題、考試時學生才會真正去思考累積的知識,所以我們總是對出錯的題目記得特別清楚,因為在解題過程中卡關會誘發你的深度思考,這個時候相關的知識背景就會被一一提取,就好像你提著一箱工具去組裝櫃子,螺絲釘的尺寸、與組裝需要的材料,你會特別記得—甚至當時不小心敲到手(出錯。)
並不是在考試才能進行提取,平常也可以,在複習的時候,了解標題的脈絡、數據的表達、圖表的意義,這有助於你的深度思考。
想想看,1624年台灣史上發生了哪些事?在哪裡發生?為什麼發生?是誰主導的呢?由回想誘發提取,這對自己也是實行著考試,唯一的差別是你穿著居家涼感衣在家回想而不是穿著學校體育服在教室裡坐著,班導如蒼蠅般飛來飛去地巡視。
當我們刷題,難免有錯,這時候先別急著找答案,靜下心來想,A、B、C、D四個選項在無關正解的情況下,了解每個選項的出題背景,是否合理?錯在哪裡?這有助於提取,因為你正在用過往的學習經驗判斷四個選項哪裡出了問題,當然需要參照講義內容求解還是可以去做,只是一開始別這麼迅速依賴就是了。 (注意:上述我指的是事後的訂正回顧,考試是需要留意解題時間的。)
當你讀了一整天書、或是告一個段落,請先看著標題回想你讀了哪些內容:圖表的內涵、法規的目的、化學的原理。而不論是刷題還是考試,事後的訂正了解每個選項背後的意義,不但助於記憶,也會誘導你對這個章節的思考能力,深度思考,才能誘發提取;複習跟訂正的思維,不能只是輕描淡寫,而是要讓兩者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