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Input)、內化(Inside)、提取(Extract),首先要先了解:「提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接觸任何事物之前,首先我們會需要「印象」。

就好比人有第一印象(高、瘦、具權威、或者親和力。),而知識的第一印象在於複雜性、來源性、專業性...等等。

不論是哪種印象,都會暫時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並透過有效思考(也就是內化。)成為短期記憶,不過這個時候的記憶還不夠深刻,你需要讓這段記憶,真正地派上用場。

理想氣體方程式:PV = nRT

如果今天提供mole數、常數、絕對溫度、你絕對可以求出目標壓力或體積,倘若今天給你的是某樣氣體的密度,或質量呢?你應該就得用過往的D(密度)來推導一下原式體積與mole數三者的關係了。(當然,如果你直接背過PM=DRT,那就另當別論囉。)

你猜猜,上述的情況是否似曾相似呢?你認為這是輸入、內化、提取的哪個環節呢?這個環節,是提取。

溫書後最擔心的是忘記,即使我們事前反反覆覆看了許多遍。你是否在童年時光對電視機的某樣廣告配樂琅琅上口?或是在社群平台上有聽過某樣類似押韻的標語(比方說: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但元素週期表上的鹼金鹼土族與惰性氣體,看了上百遍卻還是不如描述某部美劇情節來得清晰。

因為你為了要與好友討論美劇情節,你會下意識回想劇情(誰拿著槍、開誰的車、搶了誰)你會需要找精彩爆點而回想情節,甚至你會對哪位明星感興趣而去搜尋演員名單,他在電影裡的表現,又會在你腦海格外清晰,需要表達而回想、需要解決你的困惑而將某段記憶從腦海翻出,這就是提取。

明明在提取之前,還有輸入與內化的步驟,為什麼先解釋提取呢?難道前面兩者不重要嗎?不,非常重要,後面的文章也會一一介紹。但現在多數學生對於複習模式有很大的問題,往往覺得內容看過(輸入腦海)就好、了解(內化思考)就好,前面花了不少時間念書,考試卻派不上任何用場,因為考試,是種提取。

提取是種應用

很多學過的內容在寫題、考試時學生才會真正去思考累積的知識,所以我們總是對出錯的題目記得特別清楚,因為在解題過程中卡關會誘發你的深度思考,這個時候相關的知識背景就會被一一提取,就好像你提著一箱工具去組裝櫃子,螺絲釘的尺寸、與組裝需要的材料,你會特別記得—甚至當時不小心敲到手(出錯。)

並不是在考試才能進行提取,平常也可以,在複習的時候,了解標題的脈絡、數據的表達、圖表的意義,這有助於你的深度思考。

想想看,1624年台灣史上發生了哪些事?在哪裡發生?為什麼發生?是誰主導的呢?由回想誘發提取,這對自己也是實行著考試,唯一的差別是你穿著居家涼感衣在家回想而不是穿著學校體育服在教室裡坐著,班導如蒼蠅般飛來飛去地巡視。

當我們刷題,難免有錯,這時候先別急著找答案,靜下心來想,A、B、C、D四個選項在無關正解的情況下,了解每個選項的出題背景,是否合理?錯在哪裡?這有助於提取,因為你正在用過往的學習經驗判斷四個選項哪裡出了問題,當然需要參照講義內容求解還是可以去做,只是一開始別這麼迅速依賴就是了。 (注意:上述我指的是事後的訂正回顧,考試是需要留意解題時間的。)

重新定義複習模式

當你讀了一整天書、或是告一個段落,請先看著標題回想你讀了哪些內容:圖表的內涵、法規的目的、化學的原理。而不論是刷題還是考試,事後的訂正了解每個選項背後的意義,不但助於記憶,也會誘導你對這個章節的思考能力,深度思考,才能誘發提取;複習跟訂正的思維,不能只是輕描淡寫,而是要讓兩者具有意義。

重點整理

  1. 提取是種實際應用現學現賣即刻驗收
  2. 讀完一個章節、段落,僅用標題回想剛剛的情節
  3. 訂正不是只把B改成A,而是探討題目想問的事判斷四個選項的是非含意
  4. 事後的訂正是否了解透徹決定你下一次掌握的分數


學生無聊即興創作的床頭櫃

學生無聊即興創作的床頭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Chang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學習,學習,「學」跟「習」。學習必須遵循大腦守則,就像電玩遊戲有它的遊戲規則。了解規則、有效執行,你也可以為自己打造學習行動力!
Andy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8
國文課本我都精讀一遍了,為什麼依然抓不出考試的範圍? 社會科背得滾瓜爛熟,結果一項條約就考倒我了。 單字、片語明明平常累積的不少,結果還是很難寫出正確的引導式翻譯。 我想,以上問題………
Thumbnail
2023/08/18
國文課本我都精讀一遍了,為什麼依然抓不出考試的範圍? 社會科背得滾瓜爛熟,結果一項條約就考倒我了。 單字、片語明明平常累積的不少,結果還是很難寫出正確的引導式翻譯。 我想,以上問題………
Thumbnail
2023/08/01
關於學習三要素的發佈順序 在正式討論內化前,簡單說明前幾篇關於學習三要素的介紹順序,如果你有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並納悶:按順序是先「輸入」、再「內化」、後「提取」。不過第一順位卻是先介紹提取,因為主要宣達的受眾對象是學生、或是對於「為了升學目的而有學習問題者」的角度傳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複習方
Thumbnail
2023/08/01
關於學習三要素的發佈順序 在正式討論內化前,簡單說明前幾篇關於學習三要素的介紹順序,如果你有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並納悶:按順序是先「輸入」、再「內化」、後「提取」。不過第一順位卻是先介紹提取,因為主要宣達的受眾對象是學生、或是對於「為了升學目的而有學習問題者」的角度傳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複習方
Thumbnail
2023/07/28
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這是球后戴資穎曾說過的話。 不論你從事哪種運動、技能、競技,除了生平的第一次接觸外,再來就是不斷地修正、練習,最後成為自己最寶貴的學習經驗。 除了前篇文章對於提取的介紹外,接著要探討的是輸入,你聽到單詞、看見的架構、做過的實驗、聞過的氣味,全然都會儲存在腦海
Thumbnail
2023/07/28
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這是球后戴資穎曾說過的話。 不論你從事哪種運動、技能、競技,除了生平的第一次接觸外,再來就是不斷地修正、練習,最後成為自己最寶貴的學習經驗。 除了前篇文章對於提取的介紹外,接著要探討的是輸入,你聽到單詞、看見的架構、做過的實驗、聞過的氣味,全然都會儲存在腦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用錯誤方式筆記 以前在念書的時候往往也會做筆記,但筆記的方式就是打字照抄課本內容,主要原因是害怕自己miss掉關鍵字,所以採用這種方式把內容背下來。 但後來發現,要''回溯''記憶的時候,腦內常常一片空白 原因除了''打字''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外-往往不被大腦認知到需要長期記憶 還有一個原因是-
Thumbnail
用錯誤方式筆記 以前在念書的時候往往也會做筆記,但筆記的方式就是打字照抄課本內容,主要原因是害怕自己miss掉關鍵字,所以採用這種方式把內容背下來。 但後來發現,要''回溯''記憶的時候,腦內常常一片空白 原因除了''打字''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外-往往不被大腦認知到需要長期記憶 還有一個原因是-
Thumbnail
《告別金魚腦》這本書在講如何記憶,不過我發現書中內容隱藏了另一種價值…
Thumbnail
《告別金魚腦》這本書在講如何記憶,不過我發現書中內容隱藏了另一種價值…
Thumbnail
關於學習三要素的發佈順序 在正式討論內化前,簡單說明前幾篇關於學習三要素的介紹順序,如果你有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並納悶:按順序是先「輸入」、再「內化」、後「提取」。不過第一順位卻是先介紹提取,因為主要宣達的受眾對象是學生、或是對於「為了升學目的而有學習問題者」的角度傳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複習方
Thumbnail
關於學習三要素的發佈順序 在正式討論內化前,簡單說明前幾篇關於學習三要素的介紹順序,如果你有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並納悶:按順序是先「輸入」、再「內化」、後「提取」。不過第一順位卻是先介紹提取,因為主要宣達的受眾對象是學生、或是對於「為了升學目的而有學習問題者」的角度傳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複習方
Thumbnail
輸入(Input)、內化(Inside)、提取(Extract) 接觸任何事物之前,首先我們會需要「印象」就好比人有第一印象(高、瘦、具權威、或者親和力。),而知識的第一印象在於複雜性、來源性、專業性...等等。 不論是哪種印象,都會暫時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並透過有效思考(也就是內化。)成為短期
Thumbnail
輸入(Input)、內化(Inside)、提取(Extract) 接觸任何事物之前,首先我們會需要「印象」就好比人有第一印象(高、瘦、具權威、或者親和力。),而知識的第一印象在於複雜性、來源性、專業性...等等。 不論是哪種印象,都會暫時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並透過有效思考(也就是內化。)成為短期
Thumbnail
讀了很多書內容都忘了! 學了很多知識也記不起來了! 回想很多以前爬過的文都記憶模糊了! 難道,以前讀的學的都白花時間了嗎? 我想,還是有一些印象生活中還是可以用的,只是,如果我早早讀到這本書,我對以前所學的一定能記憶猶深啊! 作者是是中國成甲說書節目裡的成甲,他以他切身的經歷,道出,讀書可
Thumbnail
讀了很多書內容都忘了! 學了很多知識也記不起來了! 回想很多以前爬過的文都記憶模糊了! 難道,以前讀的學的都白花時間了嗎? 我想,還是有一些印象生活中還是可以用的,只是,如果我早早讀到這本書,我對以前所學的一定能記憶猶深啊! 作者是是中國成甲說書節目裡的成甲,他以他切身的經歷,道出,讀書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身為一個程式學習者,如何用正確的心態與方法進行學習,將大大地影響你的學習效率、成果,還有學習過程中的心情。
Thumbnail
身為一個程式學習者,如何用正確的心態與方法進行學習,將大大地影響你的學習效率、成果,還有學習過程中的心情。
Thumbnail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Thumbnail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Thumbnail
曾經記錄讀完的書名,看著清單越來越長,心理萌生成就感,但大部分書中的內容我都很模糊,現在寫閱讀心得後,更能記住書中的知識了。
Thumbnail
曾經記錄讀完的書名,看著清單越來越長,心理萌生成就感,但大部分書中的內容我都很模糊,現在寫閱讀心得後,更能記住書中的知識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