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一個在家的人|重心開始找到救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個房間彷彿有三個人,只有我能感受內外世界的變化...

我是一個在家的人,我喜歡在家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擾和約束。我在家裡可以讀書,寫作,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做飯…

我覺得在家裡有無限的可能和樂趣!


我不是一個孤僻的人,我也有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他們都尊重我的選擇和喜好,也會時不時地來看我,和我聊天,陪我出去走走。他們都知道我是一個在家的人,但不是一個沒有生活的人。我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我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我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只是思維控制不住情緒,情緒控制不住行為;情緒穩定了,行為就正常;思維才有辦法出來工作。


我不是一個懶惰的人,我也曾有自己的工作和責任,只是現在我的工作不需要我每天去工地或者外出奔波。我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我可以在家裡用電腦完成我的工作任務,也可以隨時調整我的工作時間和節奏。我不需要受到老闆或者同事的壓力或者影響,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來安排我的工作計劃。


我不是一個無知的人,我也有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只是我的學習不需要我去學校或者圖書館。我可以在家裡用網路來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和資訊,也可以用網路來與各地各界的人交流和分享。我不需要受到教師或者同學的評判或者比較,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選擇我的學習內容和方式。

我是一個在家的人,但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人,因為我改變不了環境,所以改變生活方式及心態。我在家裡可以享受到自由和安逸。

「在家裡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也可以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我愛我的家,我的家也愛我。這就是我心的生活方式,更是我面對不屬於職場或社交問題做出的改變。如此成為一個在家的人,是否也能成為我的救贖呢?



本篇免費公開收錄在付費訂閱專題中,如果您喜歡這類型的創作,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贊助支持!謝謝!

歡迎付費訂閱此專題,單次訂閱即可瀏覽日後更新的內容!

歡迎 訂閱 Premium 付費會員 解鎖完整內容


在這個時代,誰都有病! 一種叫作「沒毛病」的病! 歡迎在沙龍內欣賞沒毛病的時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娜-avatar-img
2023/08/07
2
"心"的生活方式,並非新很喜歡這個用法❤️
2
賀凡-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07
娜 哈,我認為「新」的更高層次。就是「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