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內觀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要趁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日內觀 #感悟篇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內觀十日,有許多學習與收獲。接下來我會慢慢地將這些日子的經驗整理並記錄下來,再與大家分享。

 

先聊一聊我進到觀因寺後,上繳手機不能與外界連繫、禁語不能與他人溝通,整個人「慢」下來後的第一個體驗。

 

我沒有帶足10日份的衣褲,因此,在這十日內,我得自己洗衣服。

 

當然,沒有洗衣機。

 

所以,我必需自己用手洗。

 

沒錯,就是用非常傳統的洗衣板、刷子、和水晶肥皂。

 

第一次洗的時候,我是帶著一種「來體驗」的心態在洗我的衣服。老實說,能夠慢慢地刷洗,當下的感覺,是很有趣的:原來用手洗衣服、原來跟自己曾經穿過的衣服,以這樣的方式靠近、在一起…是這種感覺啊。

 

然後來到了第二次手洗衣服、第三次、第四次…。說真的,在沒有冷氣、31~35度的7月炎夏,「自己洗衣服」真是蠻累人的啊。(揮汗)

 

同時我也發現,不使用洗衣機、「自己洗衣服」,也沒有那麼困難,只是…很花時間、也消耗體力。

 

我不禁回想到,在阿嬤那個沒有洗衣機,只能蹲著刷洗衣服的年代…再對比一下現在四處都是3C與家電的世界,光是這近50年來,世界的模樣就有非常大的改變啊。

 

現在的生活即舒適又便利,以致於我們也越來越追求「快」、「效率」、「速度」。

 

對現在的孩子來說,他們從一出生,就已經過著相對舒適便利的生活,當他們在如此有效率的生活型態中長大,習慣了舒適的生活,也是自然的。畢竟所有他生活中的「方便」,不論是: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水龍頭左右移一點就有熱水;按個開關就有燈、有冷氣、有彩色電視、可以通話外加看得到視頻;把髒衣服丟進大機子裡,數小時候後就會是乾淨的…等,這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因而當孩子在生活中有些許不方便、或有需要等待的時候,孩子就顯得如此難以忍受。

 

 

我並不是說舒適不好。而是:能夠舒適,很好。但是當我們處在一個沒有舒適的情況下時,我們是否也能微笑以對?我們是否不會讓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為這份不舒適所主導,而起了不耐煩的慣性行為、或是因而感到痛苦難耐、抱怨連連?

 

我刷著衣服,汗如雨下。那一刻我回想到幾年前,幾幕燁和妞在遇到「無法立即滿足」的情況時,展現出來的非常不耐煩的畫面。

 

生活很便利是好事,但或許也因為這份「過於便利」,讓現代的孩子也越來越無法等待、和越來越沒有耐心。

 

為人父母的我們,也許都該在孩子性格養成期的這前幾年,學習先讓自己也慢下來,並且刻意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除了「延遲滿足」,這次內觀自己刷洗衣服的經驗,也讓我想到了「勤奮」、「能吃苦」、「忍耐力」…等這些特質。我想,這些都是在孩子生命早期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留心、並幫孩子培養的。

.

 

你曾經想過,你希望孩子擁有哪些特質嗎?

 

如果沒有,不彷讓這篇文章陪著你,靜下心來、思索一番。

 

習慣與特質都是在孩子生命早期時就開始發展的,抓緊孩子長大的頭幾年黃金時期,為孩子培養出那些美好的習慣與特質,我想,這絕對是我們為人父母能夠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照片為觀因寺洗衣區

(拍攝於Day10發下手機後並被予許使用的時刻)

#十日內觀Vipassana

#感悟篇

#高小露Lulu佳均

avatar-img
39會員
2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僮小露的閱讀筆記分享 去年讀了《解鎖創傷療癒地圖》才知道,原來我們被笛卡兒誤導了好久。 這幾天更發現,除了「我思故我在」,還有300年前牛頓的物理學定律、以及160年前達爾文的演化生物學,都大大地誤導了我們! 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分離與競爭概念是如此根深柢固在我們心中。但這些觀念..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左邊的人說 「現在的孩子真的非常難管教,你沒有小孩不懂,打是不得已時的必要之惡」 「以前的父母哪一個不是威權打罵教育」 . 右邊的人說 『對小孩施暴還發文討拍,用文字包裝自己的惡行』 『暴力零容忍! 動手就是不對! 受苦的都是孩子』 . 感覺一下,你更想往左站,還是更想往右站? . 當你在心中選邊站
燁有個咬指甲的壞習慣 我曾為了這事而焦慮 也曾用煩躁的語氣要燁:別再咬了! 經數次屢屢勸告、警語無效後 我在心裡跟自己說 『好吧,我無法改變別人,即使他是我的孩子。』 #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於是我往內在探索了一番 也在自我整理後 確認自己:願允許孩子可以擁有他的感受 咬甲指在說的,也許是孩子有壓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書僮小露的閱讀筆記分享 去年讀了《解鎖創傷療癒地圖》才知道,原來我們被笛卡兒誤導了好久。 這幾天更發現,除了「我思故我在」,還有300年前牛頓的物理學定律、以及160年前達爾文的演化生物學,都大大地誤導了我們! 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分離與競爭概念是如此根深柢固在我們心中。但這些觀念..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左邊的人說 「現在的孩子真的非常難管教,你沒有小孩不懂,打是不得已時的必要之惡」 「以前的父母哪一個不是威權打罵教育」 . 右邊的人說 『對小孩施暴還發文討拍,用文字包裝自己的惡行』 『暴力零容忍! 動手就是不對! 受苦的都是孩子』 . 感覺一下,你更想往左站,還是更想往右站? . 當你在心中選邊站
燁有個咬指甲的壞習慣 我曾為了這事而焦慮 也曾用煩躁的語氣要燁:別再咬了! 經數次屢屢勸告、警語無效後 我在心裡跟自己說 『好吧,我無法改變別人,即使他是我的孩子。』 #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於是我往內在探索了一番 也在自我整理後 確認自己:願允許孩子可以擁有他的感受 咬甲指在說的,也許是孩子有壓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在堅持創業的這幾年裡,積累了很多的磨合經驗並進行了自我消化,自己的內在狀態也因此變得不一樣。潔納是一個獨特的職涯選擇,雖然看似每個人都能踏上這條道路,但最終能夠堅持這份清潔工作的人,其內在特質可能跟你我想像的並不相同。
生活實驗 八一六   洗久一點的最佳辦法是濕敷。 (在壓縮面膜乾掉的時間之內好好地想一想。) 案由:指縫間脫皮月餘才發現。 問:為什麼月內要用熱水洗碗? 答:熱熱的像在溫灸。等感覺到痛的時候,已經脫去一層皮。 結論: 不要等到缺水以後,才來補水。
Thumbnail
星期三是快樂洗衣日,顧名思義便知道是洗衣服的日子。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第一次使用投幣洗衣機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對水和衣服清潔用品的購買習慣。
本篇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描述出發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以及實際遇到的狀況。
Thumbnail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Thumbnail
每天孩子們在進行了半天的活動後,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刷好牙,上完廁所,就會陸續的到睡覺的位置午休, 經過了兩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孩子們都充滿電, 繼續迎接下午的活動, 一開始,都是由老師大量的協助孩子們, 將棉被摺好,收進棉被袋,才會讓孩子拿到指定的位置放好, 而在老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在堅持創業的這幾年裡,積累了很多的磨合經驗並進行了自我消化,自己的內在狀態也因此變得不一樣。潔納是一個獨特的職涯選擇,雖然看似每個人都能踏上這條道路,但最終能夠堅持這份清潔工作的人,其內在特質可能跟你我想像的並不相同。
生活實驗 八一六   洗久一點的最佳辦法是濕敷。 (在壓縮面膜乾掉的時間之內好好地想一想。) 案由:指縫間脫皮月餘才發現。 問:為什麼月內要用熱水洗碗? 答:熱熱的像在溫灸。等感覺到痛的時候,已經脫去一層皮。 結論: 不要等到缺水以後,才來補水。
Thumbnail
星期三是快樂洗衣日,顧名思義便知道是洗衣服的日子。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第一次使用投幣洗衣機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對水和衣服清潔用品的購買習慣。
本篇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描述出發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以及實際遇到的狀況。
Thumbnail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Thumbnail
每天孩子們在進行了半天的活動後,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刷好牙,上完廁所,就會陸續的到睡覺的位置午休, 經過了兩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孩子們都充滿電, 繼續迎接下午的活動, 一開始,都是由老師大量的協助孩子們, 將棉被摺好,收進棉被袋,才會讓孩子拿到指定的位置放好, 而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