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那些課堂上老師不會告訴你的事情!

你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那些課堂上老師不會告訴你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封面圖片摘自Burst)

(封面圖片摘自Burst)

參與許多提案競賽或是相關成果報告後,我們發現「解決問題」這個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只運用在比賽的評審提問,而是在未來職場上或是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今天要來和大家介紹走過提案競賽以來,那些評審常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可以用來評鑑自己是否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一、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學生時期,很可能都參與過社團活動,也許有進行一些行動。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

執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同的。重要的是要明確知道「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為何重要」以及「你如何看待、拆解並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舉例來說,最近熱門話題是「路權」。如果你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你首先需要釐清什麼是路權?它涵蓋哪些方面?造成每個方面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還有哪些「利害關係人」?他們之間的關係連結是什麼?等等。

二、明確目標對象和痛點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面對每個問題,總會有相關的目標對象。但我們未必對每個對象有全面的了解,因此需要透過問卷、訪談或相關資料來進行分析。

了解目標對象的真正痛點,才能解決問題。

例如:延續上面的例子,我們必須了解每個年齡層的路人在想些什麼?國中生和大學生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可能不同。有些人會關心這個問題,有些人則不會,那麼他們的痛點是什麼?我們需要從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三、考慮可行與不可行的行動

了解問題和目標對象後,不能急於尋找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思考自己能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

由於身份、時間或資金的限制,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的限制,即知道哪些事情不應該做。然後思考在可以做的範圍內,我們能夠採取哪些行動。

此外,也不要企圖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一個問題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解決,而背後可能還有其他問題和成因。因此,找到自己能夠解決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能對社會產生影響。

延伸閱讀:

星河思考法,帶你解決任何難題

四、證明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要解決一個問題,必須考慮許多方面和可能性。但我們要如何證明我們的解決方案是有效的?因此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必須衡量每個行動背後的利弊,讓問題的解決效果最大化。

五、評估行動並進行修正

在方案行動結束後,通常需要對成果進行質化和量化的評估。這個評估要考慮兩個方面:

(1)你的質化和量化成效如何證明我們達成了目標?

(2)這些成效是否有助於未來的行動?或者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進?

舉例來說,:很常在看提案競賽時,多數團隊都已舉辦「工作坊」為主要的方案行動。但是,我們要思考參加工作坊後,代表這個問題就被解決了嗎?還是說有其他更好、效益更加的方法呢?如何調整達成我們的目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以上這五點就是常在提案競賽當中,所聽到或是看見的問題,也是我們面對問題解決時所要考量的事情喔!

接下來會繼續發布關於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書籍,盡情期待與收看!

延伸閱讀

1.企業創意競賽中評審常問的28個問題

https://ideassystem.com/aid11002/

2.《你問對問題了嗎?》--教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用「重組問題框架」讓所有問題都難不倒你

https://vocus.cc/article/604d8722fd8978000109604a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3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袋鼠Kangaroo's Blog 的其他內容
筆者很常在一些教育社群看到討論關於生涯的那些事(如下圖)。 其中薪水與工作是時常被拿來討論的,而這也是許多人爭吵不已的事情。因此,今天想要藉由以上生涯的範例,並輔佐我最近看到的課程設計所應用發展出的「星河思考法」。
本文介紹了專案執行中常用的數位工具,包括專案管理、線上延伸與討論、資料存取和發布工具。專案管理工具包括記錄軟體和會議軟體,而線上延伸與討論工具則用於設計和專案內容的發想。資料存取工具包含資料儲存和發表用軟體,而發布工具則包括社群媒體、網站和網誌部落格等。選擇適合團隊專案的工具,能提高專案執行效率。
重新思考大學教育的意義與定位,強調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個人發展的價值。提出質疑:大學是否需要如此多人就讀?建議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擁抱開放式課程和Gap Year。大學教授重視論文發表,但忽略其他創新表現。呼籲大學重新定位,讓學生重新尋找學習的意義。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你真的認為研究所是必讀的嗎?在這社會中,倘若我們沒有問題意識,不知道為何讀研究所,而跟著別人一起走下去,終究會在廣大的洪流中迷思自我。因此,我們一起來看看讀研究所前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筆者很常在一些教育社群看到討論關於生涯的那些事(如下圖)。 其中薪水與工作是時常被拿來討論的,而這也是許多人爭吵不已的事情。因此,今天想要藉由以上生涯的範例,並輔佐我最近看到的課程設計所應用發展出的「星河思考法」。
本文介紹了專案執行中常用的數位工具,包括專案管理、線上延伸與討論、資料存取和發布工具。專案管理工具包括記錄軟體和會議軟體,而線上延伸與討論工具則用於設計和專案內容的發想。資料存取工具包含資料儲存和發表用軟體,而發布工具則包括社群媒體、網站和網誌部落格等。選擇適合團隊專案的工具,能提高專案執行效率。
重新思考大學教育的意義與定位,強調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個人發展的價值。提出質疑:大學是否需要如此多人就讀?建議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擁抱開放式課程和Gap Year。大學教授重視論文發表,但忽略其他創新表現。呼籲大學重新定位,讓學生重新尋找學習的意義。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你真的認為研究所是必讀的嗎?在這社會中,倘若我們沒有問題意識,不知道為何讀研究所,而跟著別人一起走下去,終究會在廣大的洪流中迷思自我。因此,我們一起來看看讀研究所前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