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案件分析(2)平均每天6件! | 資料台灣DATAiWA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台灣在2023年5月,從民進黨黨工爆發性騷擾事件開始,掀起各界的一陣#MeToo風波,從政治界、教育界,一路燒到演藝圈,性騷擾案件可說是無孔不入。這些事件引起關注,是因為涉案人士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新聞價值」;雖說這些事件是近期的「新聞」,但距離事件發生已經都過了一些時間,被害人在這次風波中,終於能夠「鼓起勇氣」,一起「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那麼,在台灣,性騷擾在一般大眾生活中的樣態如何?過去申訴案件數有多少?性騷擾發生在哪些地點?被害人、加害人的特徵又是怎麼樣?我們一起看看資料吧!

本系列內容篇幅較長,故分為 3 部:

  1. 知識背景:概述「性平三法」、「性騷擾定義」及「性騷擾的申訴流程」。
  2. 性騷擾申訴案件輪廓:說明「資料來源」、「申訴案件數趨勢」、「成立與否」、「行為類型」、「發生地點」及「兩造關係」。
  3. 性騷擾被害人與加害人特徵:比較被害人與加害人的特徵及申訴成立比例。

內容

  • 性騷擾申訴資料來源
  • 性騷擾申訴案件數 7 年成長近 2 倍,申訴「成立」比例超過 7 成
  • 身體觸碰是最發生最多的行為,曝露隱私處「申訴成立」比例最高
  • 網際網路是性騷擾申訴案件中發生最多的地點
  • 計程車及飯店旅館的申訴案件數成長超過 4 倍最高
  • 醫療院所、補習班、辦公場所及夜店申訴成立比例最低
  • 6 成是陌生人的性騷擾,而具醫病關係、職場關係的申訴成立比例較低
  • 申訴「成立」比例差異的可能原因
  • 結論
  • 最後

性騷擾申訴資料來源

3 部曲中的第 1 部知識背景 3 所述的申訴流程,即為「申訴案件」的業務邏輯;了解業務邏輯,才算真正跨入這份資料的知識領域內。關於申訴案件的調查,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在性騷擾案件調查實務操作手冊中看到。

本文取用的分析資料,來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性騷擾防治。統計取用 2016 年至 2022 年共 7 年的資料。統計資料背景說明中可以明確看到,「凡依據性騷擾防治法所執行之業務項目,均為統計範圍及對象」。也就是說,本文中的統計數字,以性平三法中的性騷擾防治法的「性騷擾申訴案件數」。然而,這份資料可能無法代表實際性騷擾發生數,但反而更能代表,勇敢站出來申訴的被害人的申訴案件統計(倖存者偏誤),藉此讓我們得知發生在台灣的性騷擾案件輪廓。

開始之前需要特別強調,性騷擾申訴後,經過調查會有「成立」或「不成立」;而「不成立」的主因是「證據不足」;但如果我認知到被性騷擾了,同時要蒐證,有些強人所難。所以本文統計上都以整體的申訴案件數為統計基礎,但會另外關注和比較不同特徵下申訴案件的「成立」比例;反過來說,如果「成立」比例低,可能表示有某種神祕的力量在上方壓制著。


性騷擾申訴案件數 7 年成長近 2 倍,申訴「成立」比例超過 7 成

性騷擾申訴案件,從 2016 年總計的 754 筆,到 2022 年的 2,086 筆,成長近 2 倍,等同於在 2022 年,平均每天有近 6 件的性騷擾申訴案件(申訴是受理發生在近 1 年的事件,故可能是在 2021 年發生,但 2022 年申訴)。各年度申訴案件中,「成立」的比例超過 7 成,其餘的 3 成可能因為證據不足而為「不成立」或被害人於調查過程中「撤回」。而若以 2016 年至 2022 年的平均成立比例來看,則近 75%,表示每 4 件申訴案件中,會有 3 件經過調查後「成立」

性騷擾申訴案件的「成立」、「不成立」、「撤回」趨勢與在 2022年 的比例

性騷擾申訴案件的「成立」、「不成立」、「撤回」趨勢與在 2022年 的比例


身體觸碰是發生最多的行為,曝露隱私處「申訴成立」比例最高

性騷擾申訴案件統計中,將性騷擾行為,資料中分為 8 種,包含

  • 「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
  • 「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檔)或騷擾文字趁機親吻」
  • 「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態度」
  • 「偷窺偷拍」
  • 「毛手毛腳、掀裙子」
  • 「跟蹤、尾隨、不受歡迎追求」
  • 「曝露隱私處」
  • 「其他」
性騷擾申訴案件之行為類別趨勢與 2022年比例

性騷擾申訴案件之行為類別趨勢與 2022年比例

各性騷擾行為類型在近年呈現同步成長。在 2022 年,又以「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佔 32%,遙遙領先其他行為類型,接續是「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檔)或騷擾文字趁機親吻」佔 19% 、「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態度」 14% 、「偷窺偷拍」 12%、「毛手毛腳、掀裙子」 9% , 5 大項合計佔超過 8成5 的事件。「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雖是申訴事件中比例最高者,但並非代表這類事件發生次數最多,反而代表的是這樣的性騷擾程度已經嚴重到「無法被忍受」而提出申訴。

2016 年至 2022 年各行為類別平均申訴「成立」的比例

2016 年至 2022 年各行為類別平均申訴「成立」的比例

依據性騷擾的行為類型,在申訴案件中「成立」的比例有所不同。以 2016 年至 2022 年成立比例計算平均,前 3 高者分別是「曝露隱私處」的 89% 、「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檔)或騷擾文字趁機親吻」的 82% 及「跟蹤、尾隨、不受歡迎追求」的 78%;當然,「成立」比例高也部分代表著證據蒐集相對完整,例如隱私處的特徵描述、圖片截圖、攝影機畫面等。而「其他」、「毛手毛腳、掀裙子」、「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態度」等,可能因為在證據的蒐集上相對困難,故成立比例較低。


網際網路是性騷擾申訴案件中發生最多的地點

性騷擾申訴案件統計中,將發生地點,資料中分為 18 種,包含

  • 「虛擬環境-科技設備(如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
  • 「馬路」
  • 「大眾運輸系統」
  • 「私人住所」
  • 「百貨公司、商場、賣場」
  • 「其他」
  • 「休閒娛樂場所、KTV」
  • 「辦公場所」
  • 「餐廳」
  • 「醫療院所」
  • 「飯店旅館」
  • 「公共廁所」
  • 「公園」
  • 「計程車」
  • 「校園」
  • 「宗教場所」
  • 「補習班」
  • 「夜店」
申訴事件發生地點趨勢(因地點種類多,拆成左右兩圖方便觀察)

申訴事件發生地點趨勢(因地點種類多,拆成左右兩圖方便觀察)

不同地點發生性騷擾事件有所差異。以 2022 年的前 7 大發生地點來看(左圖),大致上呈現上升趨勢,其中以「虛擬環境-科技設備(如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在 2022 年超過「馬路」一躍成為最常發生的地點。「大眾運輸工具」則超過「私人住所」、「百貨公司、商場、賣場」超過「其他」,第七位則是「休閒娛樂場所」。

其餘的 11 種地點(右圖),可以看到「辦公場所」、「餐廳」、「醫療院所」、「飯店旅館」發生性騷擾的事件較 2021 年大幅增加,而「公共廁所」、「公園」、「校園」則是相對大幅度減少,其餘的「計程車」、「宗教場所」、「補習班」、「夜店」相對平穩。

截至目前稍微整理一下,有以下 3 個重點:

  1. 虛擬環境上謹言慎行:「虛擬環境」隨著網際網路發達、手機及通訊軟體的普及,以及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在絕對數量上最多,顯示網路上的性騷擾事件層出不窮。對照行為類別,主要是「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檔)或騷擾文字」為主。
  2. 馬路如虎口也如狼口:「馬路」應該泛指行人街道等,在歷年來是申訴事件中數一數二多者,行為會是可實體接觸的「趁機親吻、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的觸碰行為。
  3. 大眾運輸工具有攝狼:發生在「大眾運輸工具」上的,和「偷窺偷拍」的趨勢較為類似,可能代表著在公共運輸工具上,較常出現的是偷窺或偷拍的行為。


計程車及飯店旅館的申訴案件數成長超過 4 倍最高

發生地點 2022 年相對 2016 年的成長倍數

發生地點 2022 年相對 2016 年的成長倍數

以 2022 年相對 2016 年的相對成長倍數來看,申訴案件整體成長為 2.1 倍,其中「計程車」、「飯店旅館」成長超過 4 倍最多(當然相對基期也較低,故倍數高);接下來是「公共廁所」、「百貨公司、商場、賣場」、「私人住所」達 3 倍;「補習班」、「虛擬環境」、「其他」、「餐廳」則都超過 2 倍。顯示我們除了關心量大的「虛擬環境」、「馬路」、「大眾運輸工具」上所發生的性騷擾案件外,針對成長相對快速的地點,也需要投注資源,降低這些地點發生性騷擾事件的可能性。


醫療院所、補習班、辦公場所及夜店申訴成立比例最低

如同趨勢圖,以 2022 年發生地點的比例來看,「虛擬環境-科技設備(如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佔 22%,接續是「馬路」佔 19% 、「大眾運輸工具」佔 14 %、「私人住所」佔 12% 、「百貨公司、商場、賣場」佔 7%,5 大項合計約佔整體事件發生地點的 3/4 。

發生地點比例與 2016 年至 2022 年平均申訴成立比例

發生地點比例與 2016 年至 2022 年平均申訴成立比例

同樣我們檢視申訴「成立」的比例。除了前述部分不同性騷擾的行為,可能因為證據蒐集難度不同所導致申訴的「成立」比例有所差異之外,從發生地點更可以看出,在特定場所發生性騷擾事件時,申訴「成立」的比例可能更低,其中又以「醫療院所」的 45% 、「補習班」的 58% 、「辦公場所」的 59% 、「夜店」的 61% 為其中較低者


6 成是陌生人的性騷擾,而具醫病關係、職場關係的申訴成立比例較低

性騷擾申訴案件統計中,將被害人和加害人的兩造關係,資料中分為 15 種,包含

  • 「陌生人」
  • 「朋友」
  • 「網友」
  • 「客戶關係」
  • 「其他」
  • 「同事」
  • 「鄰居」
  • 「(前)配偶或男女朋友」
  • 「上司/下屬關係」
  • 「親屬」
  • 「同學」
  • 「追求關係」
  • 「醫病關係」
  • 「師生關係」
  • 「信(教)徒關係」
2022 年兩造關係比例與 2016 年至 2022 年申訴案件平均成立比例

2022 年兩造關係比例與 2016 年至 2022 年申訴案件平均成立比例

兩造關係在各年度都是以陌生人遙遙領先。觀察 2022 年的比例,陌生人佔 6 成,接續的「朋友」、「網友」、「客戶關係」等,則都在 6% 以下。同樣檢視申訴「成立」的比例,如同發生地點在「辦公場所」的觀察,與職場相關的「客戶關係」、「同事」、「上司/下屬關係」,成立比例約在 6 成左右;而「醫病關係」的 3 成,也遠低於整體的 7 成 5。


申訴「成立」比例差異的可能原因

性騷擾申訴案件經過調查後,視證據是否完備,而有「成立」或「不成立」的結果。然而,導致是否成立的因素也相當多,部分申訴成立比例較低的原因,可以拆解成 3 個部分:

  1. 事件的證據力:部分行為或是發生地點的證據難以蒐集所影響;
  2. 組織的處理態度:發生事件的地點所屬機關希望息事寧人、處理的態度相對消極,或是認為事態不嚴重,只是被害人「較為敏感」
  3. 特定權威:調查過程認為部分場所具有特定權威或特性,較不可能發生性騷擾事件;

以上僅為個人推測,需有更細緻的資料才得以檢證,以可取得的公開資料僅可知概況,無法進行深入的交叉分析。


結論

本文為「台灣的性騷擾申訴案件」 3 部曲中的第 2 部,說明性騷擾防治法申訴案件分析資料的背景,並檢視申訴案件數 2016 年至 2022 年的趨勢、行為類型、發生地點、兩造關係等,並進一步比較「成立」的比例。

除了可以作為個人在這些場域或情境時,提高個人性別意識,保護自己,也可作為不同場域性騷擾防治重點的參考。但如同前述,申訴資料無法完全代表實際性騷擾發生數,但反而更能代表,勇敢站出來申訴的被害人的申訴案件統計,藉此讓我們得知發生在台灣的性騷擾案件輪廓。

本文整理以下 3 個重點:

  1. 性騷擾案件各種行為類型,皆逐年增加;而申訴成立的比例,今年平均約 75%。
  2. 「身體觸碰」是申訴案件中最多的行為,更可能代表是最無法忍受的行為類型。
  3. 「虛擬環境」是申訴案件中發生最多的地點;兩造關係最多的是「陌生人」。

最後

對於本文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如果覺得本篇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和追蹤,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盡可能理解並解讀法律相關規定,並依所理解,解讀相關數據。若須進一步協助,請洽法律專業人員。
avatar-img
28會員
19內容數
和大家一起看見台灣的資料,包含人口、經濟、社會等相關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政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113年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正施行,職場性騷擾的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勞動部公佈的統計資料,543件的通報申訴中,多數來自年齡25至44歲的受害者。 而本文介紹了雇主的責任、受害者的申訴流程、保護權益、及常見問題整理,希望能夠增進大眾對此議題的理解。
因應113年3月8日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施行規定,勞動部建置「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依法彙整性騷擾防治事件資料,並公布113年上半年(3-6月)相關統計結果。為協助雇主辦理性騷擾防治措施,提供或轉介被害人運用,勞動部於官網建置「各地方提供工作場所性騷擾被害人之相關資源」專區,彙整各地方政府各項扶助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明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3年性別指數報告顯示,臺灣的性別平等表現排名亞洲第一。不過,同樣是2023年,臺灣發生#MeToo運動,從政界到媒體界,從校園到藝文界,許多案例被披露。本集許律師將討論臺灣性平三法修法後對企業雇主的影響,並比較中國對性騷擾處裡的異同。
Thumbnail
去年在MeToo浪潮與社會輿論的關注下,立法院火速於112年7月底三讀通過性平三法修正,並將在今年3月8日正式全面施行。對此,現代婦女基金會於38婦女節前夕,提出對政府、雇主落實職場性騷擾防治法令措施的提醒...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113年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正施行,職場性騷擾的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勞動部公佈的統計資料,543件的通報申訴中,多數來自年齡25至44歲的受害者。 而本文介紹了雇主的責任、受害者的申訴流程、保護權益、及常見問題整理,希望能夠增進大眾對此議題的理解。
因應113年3月8日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施行規定,勞動部建置「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依法彙整性騷擾防治事件資料,並公布113年上半年(3-6月)相關統計結果。為協助雇主辦理性騷擾防治措施,提供或轉介被害人運用,勞動部於官網建置「各地方提供工作場所性騷擾被害人之相關資源」專區,彙整各地方政府各項扶助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明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3年性別指數報告顯示,臺灣的性別平等表現排名亞洲第一。不過,同樣是2023年,臺灣發生#MeToo運動,從政界到媒體界,從校園到藝文界,許多案例被披露。本集許律師將討論臺灣性平三法修法後對企業雇主的影響,並比較中國對性騷擾處裡的異同。
Thumbnail
去年在MeToo浪潮與社會輿論的關注下,立法院火速於112年7月底三讀通過性平三法修正,並將在今年3月8日正式全面施行。對此,現代婦女基金會於38婦女節前夕,提出對政府、雇主落實職場性騷擾防治法令措施的提醒...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