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天下者,卻未必是得民心。
不過,在孟子的觀念裡,就很清楚強調:若失天下者,就必然是失民心。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離婁‧上9)
我們再仔細審視「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命題。
得民心者,則得天下,這是應然如此,也就是說,好比種善因,理應得善果。但在現實上,是否必然如此?有時行善不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甚至可能得不到善果(例如救傷反成被告)!同理,縱使得民心,也不一定可以得天下。相反的,得天下者,卻毋須一定要得民心,方法就是把人心物化,一切的辯證手段,一切的施政方針,都以「利」下手,都以「利」為最終的目的。
我們又審視孟子的觀念「失天下也,失其心也」,這就讓我們得知,凡是失天下者,無論是起義也好,無論是革命也罷,最主要的內在原因,就是失民心呀!
所以,「得天下」的真正意義,並非指奪得政權,更非指長期戒嚴軍管,而是在得天下的民心呀!
綜合上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失天下也,失其心也」這兩個命題,得到一些啟示:
在人心世道上,往往都會有「應然問題」和「實然問題」的。當種善因而得善果,固然是理想不過了;但若得不到善果,甚至反而得到惡報的話,能明乎此理(應然與實然),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推諉卸責;只要反躬而誠,安心俟命吧了!因為該做的事已經做過了,該跑的路已經跑過了,問心無愧,心安理得。這也就是孔子講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王陽明臨終時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就是儒家心性學的寶貴處,此豈非邏輯學之可論證人生呢?於此,請大家回顧本文的第一講之收筆語:
一個有效的邏輯推理,其結論就必然是真理嗎?
(寫於2023年8月1日於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