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及覺察隨筆 | 聆聽與提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和朋友聊天,詢問她我最近遇到的難題,想聽聽她的建議,她聽完我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問我遇到難題的心情是什麼,我愣了一下,開始思索事情的細節及心情轉折,然後慢慢說出來,我一邊說一邊想,不知不覺把混亂的心緒,透過表達慢慢梳理開,最後竟然找到了答案。我驚訝的看著朋友,只見她笑著說,她只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就自己找到答案。

原來,聆聽與提問如此重要,與人交談時,單憑一兩句話很難了解對方背後的想法和心情,好比說若有朋友找我吐苦水,在我回應之前,我應該先想想:她只是單純抒發心情?還是想從我這尋求建議?這些問題我能透過詢問以及聆聽她進一步說出來的話語,慢慢摸索出她真正的想法與需求,我才能站在與她一樣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如此一來,我的回應就有可能接近她想聽到的答案。

下次與人交談時,別急著回應,試著好好聆聽和提問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ire的沙龍
40會員
185內容數
clai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已經忘了何時開始 每天會寫些東西 沒有特別想些什麼 沒有特定的主題
Thumbnail
2025/04/17
已經忘了何時開始 每天會寫些東西 沒有特別想些什麼 沒有特定的主題
Thumbnail
2025/04/13
記得在看漫畫時 就很好奇真冬聽到的音樂感受的悸動是什麼 而電影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 旋律和歌聲響起 看著歌詞和畫面 回想這個故事 真的充滿雞皮疙瘩和滿滿的感動 謝謝創作出這個故事的一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4cAGslw
2025/04/13
記得在看漫畫時 就很好奇真冬聽到的音樂感受的悸動是什麼 而電影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 旋律和歌聲響起 看著歌詞和畫面 回想這個故事 真的充滿雞皮疙瘩和滿滿的感動 謝謝創作出這個故事的一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4cAGslw
2025/02/02
年假結束了,覺得時間過好快呀!但同時也覺得很充實~ 這週有太陽的日子很多,大年初一也是好天氣,我和家人一起到廟裡走春,拿著香,對著天公及眾神,衷心的感謝及祈求神明的保佑
2025/02/02
年假結束了,覺得時間過好快呀!但同時也覺得很充實~ 這週有太陽的日子很多,大年初一也是好天氣,我和家人一起到廟裡走春,拿著香,對著天公及眾神,衷心的感謝及祈求神明的保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社交交流,對於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成功都至關重要。然而,許多人都曾經在社交場合中感到尷尬和沉默,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首先,學會主動聆聽,尊重對方的意見,並積極參與對話,創造互動的氛圍。其次,運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對方分享更多資訊
Thumbnail
社交交流,對於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成功都至關重要。然而,許多人都曾經在社交場合中感到尷尬和沉默,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首先,學會主動聆聽,尊重對方的意見,並積極參與對話,創造互動的氛圍。其次,運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對方分享更多資訊
Thumbnail
上週的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當時會有這個體悟是因為我發現,當我們處在困境中的時候,總是會急著想要「找到答案」,並認為找到答案就能讓我們脫離困境; 但往往找到答案之後,我們心裡還是一樣痛苦不安,或甚至根本得不到答案; 會有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上週的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當時會有這個體悟是因為我發現,當我們處在困境中的時候,總是會急著想要「找到答案」,並認為找到答案就能讓我們脫離困境; 但往往找到答案之後,我們心裡還是一樣痛苦不安,或甚至根本得不到答案; 會有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這是我從小到大滿常思考的問題, 從一開始不被理解的失落到意識到對話落差的挫折、 再到找不到改善方向的憤怒, 再到針對不同人調整說話方式與內容的從容才終於找到一個方向。 但我最近發現這個方式在我不清楚對話對象是誰的時候不是很好用。 「我發現你的圖跟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要繞一圈才看得懂」朋友這麼
Thumbnail
這是我從小到大滿常思考的問題, 從一開始不被理解的失落到意識到對話落差的挫折、 再到找不到改善方向的憤怒, 再到針對不同人調整說話方式與內容的從容才終於找到一個方向。 但我最近發現這個方式在我不清楚對話對象是誰的時候不是很好用。 「我發現你的圖跟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要繞一圈才看得懂」朋友這麼
Thumbnail
昨天和朋友聊天,詢問她我最近遇到的難題,想聽聽她的建議,她聽完我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問我遇到難題的心情是什麼
Thumbnail
昨天和朋友聊天,詢問她我最近遇到的難題,想聽聽她的建議,她聽完我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問我遇到難題的心情是什麼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前陣子在聚會場合中跟朋友聊天,談論話題是天南地北,即便價值觀是相近, 雖然不免俗地一定會帶到新聞熱議的話題,或是最近生活上困擾的事, 過程中我自己覺得有些地方卡卡的,有時會想要讓彼此做出改變時, 其實有一定的難度 既然溝通與提問都是想要促進改變與突破,或解決某個痛點 改變問答就能起到一點作用
Thumbnail
前陣子在聚會場合中跟朋友聊天,談論話題是天南地北,即便價值觀是相近, 雖然不免俗地一定會帶到新聞熱議的話題,或是最近生活上困擾的事, 過程中我自己覺得有些地方卡卡的,有時會想要讓彼此做出改變時, 其實有一定的難度 既然溝通與提問都是想要促進改變與突破,或解決某個痛點 改變問答就能起到一點作用
Thumbnail
她一開始是來上課,上完課成為工作室的伙伴,現在還在工作;後來參加過我開的和我帶領的課;偶而來諮詢;前一陣子說要寫小說,我給她幾個方向練習;現在又是一個課程的同學;同時我們也是朋友—對於這麼多重關係的身分,前一陣子想跟她傳訊息,聊一聊,我一直在問自己: 「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 她的回饋
Thumbnail
她一開始是來上課,上完課成為工作室的伙伴,現在還在工作;後來參加過我開的和我帶領的課;偶而來諮詢;前一陣子說要寫小說,我給她幾個方向練習;現在又是一個課程的同學;同時我們也是朋友—對於這麼多重關係的身分,前一陣子想跟她傳訊息,聊一聊,我一直在問自己: 「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 她的回饋
Thumbnail
她問:「我是不是這樣做會比較好?」的頻率之高,讓我意識到這已經超出反思的範疇,更具體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自我懷疑與否定了。
Thumbnail
她問:「我是不是這樣做會比較好?」的頻率之高,讓我意識到這已經超出反思的範疇,更具體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自我懷疑與否定了。
Thumbnail
她會反芻對話的內容,彷彿拿著放大鏡與探照燈,地毯式的搜索任何可疑的痕跡。
Thumbnail
她會反芻對話的內容,彷彿拿著放大鏡與探照燈,地毯式的搜索任何可疑的痕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