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關於「批判」對你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當你減少批判,你就越容易將聚焦在外在世界的意識轉移到內在世界的覺察中,這對靈性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會越加清楚看見你的內在世界正呈現什麼頻率狀態,更容易透過外在世界洞察到內在世界與之相呼應的根源,在療癒和轉換這些不再適合你的創傷、限制性的信念會更容易。
raw-image

在靈性修行的道路上,我們時常會聽到要停下批判,將焦點放會自己身上,意識到自己的力量等建議。

煌語在踏上靈性道路的初期,在關於批判的課題上,發現批判充斥在我們的社會每個角落,從自己、父母、同儕到整個社會交流的訊息,批判性的振動頻率無所不在。

沒有覺知到的人,就像是沒有發現自己四周圍都充滿著香菸的煙味那般,因為太習慣了,認為這就是正常的。

但當我一路走過關於批判的課題時,卻發現這也是造成人們痛苦,造成社會對立和解決不完的問題的根源之一。


【批判對你造成的影響】

1.上癮

在我看來,批判具有「成癮性」,因為當我們說出批判性的話語,談論批判性的話題時,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他人的認同」,感受到「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產生一種上下階級的權力感。

從批判中不僅可以得到這種被認同的好處,也能讓對方有虧欠感,進而擴大自己的利益。

而人們又怎麼抵擋的了這些被認同,擁有權力,擴大自己利益的誘惑呢?

當我在自我覺察中意識到這些時,覺得很驚人,意識到自己過往去批判他人時,會有種興奮感,會有爽快的感覺,會有自己更高人一等的感覺,會有佔據主導權的感覺。

在學生時期,批判甚至會形成一種歸屬感,當我們一起討厭一個人時,我們就好像是同一陣營的。

而這些就像是思想中無形的菸酒或毒品那般,具有引人墮落的魅力。


2.交托力量,視自己為受害者

當我們習慣活在批判的世界裡,我們就可以輕鬆地當個受害者,因為我沒錯,錯的都是別人!

我們理所當然地遺忘自己創造與選擇的力量,將力量連同責任都交給他人,當個可憐的受害者,去責怪他人,責怪政府,責怪世界,這樣就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成長,不需要去承擔自己創造的責任。

當我們越是讓批判進入我們的潛意識裡,我們其實也會運用顯化能力去創造更多讓我們感受到批判的人事物來到我們的生命裡。


3.侷限性的視野和思考

批判是二元性的,是非對錯,非黑即白的判斷,因此越是習慣批判的人,眼界往往是狹隘的,思考是受限的。

因為他無法認知到那些超出自己理解的可能性,他會依照過往經驗或社會灌輸的價值觀,就立刻下判斷,得出屬於他的結論。

例如,有錢人就是貪心的、女生穿得少就是要勾引男人、不讀書就是只能做工...。

他必須如此定論,因為若不是如此,就會證明自己是錯的,喜歡批判的人,大多不會承認自己是錯的,這彷彿擊垮了他一路建構的認知。


4.批判的來源

批判的根源來自於「比較」,因為我們被原生家庭、社會價值觀灌輸要比別人更優秀,賺得更多,成就更輝煌,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我們害怕被超越、害怕資源被他人拿光、害怕自己是錯誤的、是不好的。

這些來自外界的灌輸和曾經受傷的經驗,使我們習於批判,因為藉由批判他人,我們可以得到暫時的安慰,可以感受到自己優於他人,可以感到被認同的安心。


【減少批判的方法】


1.減少觀看新聞、戲劇、停止八卦

在資訊爆炸且便利的時代,訊息的流通是那麼的輕易快速,也使得人們更容易將焦點放在外在世界的腥羶色的訊息上。

當你打開新聞,往往就是批判性的振動頻率,探討著誰對誰錯,當這些新聞使你勾起內在的情緒時,你就上鉤了!

你會因為這些新聞感到憤怒、感到不公平、感到怨懟,擁有這些情緒並不是罪,但我們大多不會向內覺察為何自己會升起這些情緒?

去透過這些新聞勾起的情緒,去看見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

而是選擇將內在這些情緒罵出來、抱怨和寄予認同感,一次次捲入這些批判性的振動頻率中。

既沒有從中得到使自己成長的體悟,也沒有為這些社會問題帶來任何有益的貢獻,反而在吸收這些訊息後,透過你的言語和行動將更多的批判性振動頻率擴散出去。

戲劇中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有情緒共鳴,也會用更容易造成對立的批判性觀點來點燃觀眾的情感。

八卦也是如此,這些八卦往往事不關己,所以人們才可以隨意說,藉由交流來獲得小圈子裡的認同感。

提到這些,並不意味著你從此都不能看新聞、戲劇或談論了,而是要更有覺知地認知到這些訊息都僅是一種可能性和觀點而已,避免自己落入批判的成癮中。


2.有意識地建立意識的防火牆

當你意識到自己開始批判,或是意識到外在訊息正在試圖勾起你的批判時,你可以深呼吸幾次,彷彿建立一道意識的防火牆或守門員那般,讓自己停下批判的慣性。

你也可以祈請神聖力量的支持,請求天使或獨角獸讓祂們的能量保護你,提升你的覺知,沉浸在這些愛與和諧的頻率時,你就會更清楚辨識出批判的振動頻率。


3.接納對方如是的模樣,接受自己升起的情緒,向內覺察

我曾在某個朋友說出讚賞自己,同時貶抑他人的話語時,升起批判,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正在批判他。

所以我告訴自己接受他此刻的模樣,並憶起他其他美好的特質,在短短一瞬間,我就讓這個批判停下,讓情緒不再糾結。

批判是因為我們無法接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所以當我們願意接納外在世界有更多的可能性,願意接納其他人不同的面向,同時也接受自己升起的情緒後,我們就得以轉化這股能量。


4.永遠記得自己是創造者,是有力量的

如同上面提到的,批判時,我們就是將自己的力量交托,視自己為一個沒有力量的受害者。

所以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創造者的身份,這並不容易,因為你會習慣認為,這就是他的錯啊!

認為這怎麼可能是我的創造?

認為我才沒有力量。

然而,這些升起的想法就是過去我們慣性將自己的力量交托的結果,我們不願意去思考,不願意去承擔選擇的後果,不願意去選擇那些更困難的挑戰,所以寧願保持現狀,繼續做一個受害者。

當你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練習,覺察自己的批判,停下他,將焦點放回自身,提醒自己是有力量的創造者。

這將使你逐漸拾回偉大的創造能力,你會發現生命越來越輕盈,許多原先困擾你的問題和情緒都失去了糾纏你的力量,因為當你遠離批判,你就越容易靠向愛與和諧的振動頻率,生命就此翻轉。


【減少批判後對你的好處】

1.情緒更加平靜、自在流動、視角擴大

當我們停下批判的上癮性時,初期你可能會會有成癮後戒斷性的反應,會感覺特別想要去批判,想要去八卦。

但當你堅持下去,你會發現遠離批判後,你的情緒狀態能夠時常除在平靜中,縱使會升起負面情緒,也會更容易使其流動轉化。

接著,你會發現因為你願意去接納更多的可能性存在,你的視角會擴大,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會被你看見,世界變得更加繽紛。


2.更容易專注在內在世界的覺察,意識到自己創造性的力量

當你減少批判,你就越容易將聚焦在外在世界的意識轉移到內在世界的覺察中,這對靈性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會越加清楚看見你的內在世界正呈現什麼頻率狀態,更容易透過外在世界洞察到內在世界與之相呼應的根源,在療癒和轉換這些不再適合你的創傷、限制性的信念會更容易。

你也將因此意識到你確實具有創造的力量,不再將自己視為受害者,開始創造出你所想要的生活。


3.思緒清晰、淨化能量場

當沒有了這些宛若菸酒般令人成癮的振動頻率,你的思緒自然會更加清晰,能量場也會恢復清澈美麗。

你會開始感受到更多內在的力量湧現,也更容易與神聖存有連結,靈性的提升也能加速許多。


4.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因為你遠離了那些低頻的能量干擾,提升自己的振動頻率,擴展了自己的眼界,接納他人與世界的更多可能性,你會發現你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你會更常感受到愛與被愛,更專注在自己的成長,情緒時常保持正向積極,也會更樂於為世界貢獻你的愛與美好。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心心相印讓我知道你的支持喔!
  • 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與分享。
  • 果斷追蹤作者,讓承載阿卡西紀錄能量的文章通知成為你最好的提醒吧!
  • 更多靈性服務、阿卡西紀錄解讀、免費神諭卡指引歡迎到煌語的粉專《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點讚、追蹤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寶寶-avatar-img
2023/08/19
謝謝
寶寶 不客氣^^
avatar-img
煌語|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的沙龍
53會員
171內容數
阿卡西紀錄就像是一座靈魂的圖書館,以振動頻率的方式,儲存了人類集體意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資訊。 阿卡西紀錄是為了「靈魂的成長」而存在,所有的訊息都是由你的紀錄守護者們以當下你的狀態接露這些訊息。 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阿卡西紀錄就像是靈魂旅程的嚮導,是一個全然被愛、全然被接納與支持的神聖場域。
2024/11/16
愛與覺知是通向五維度地球的車票,當你意識到這點,你就有了依循的方向。 若我們想要「逃離」到五維度地球,不想面對自己的課題,期望天堂有天突然降臨,這樣的振動頻率恰好就與五維度意識相反方向。 我們不是在「等待」五維度地球的到來,而是在共同創造和迎接新世界的序幕。
Thumbnail
2024/11/16
愛與覺知是通向五維度地球的車票,當你意識到這點,你就有了依循的方向。 若我們想要「逃離」到五維度地球,不想面對自己的課題,期望天堂有天突然降臨,這樣的振動頻率恰好就與五維度意識相反方向。 我們不是在「等待」五維度地球的到來,而是在共同創造和迎接新世界的序幕。
Thumbnail
2024/11/11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的強大力量以及現代人如何受到受害者意識和限制性框架的困擾。透過意識到自己反射性的語言和思考模式,我們可以重新連結內在的愛與能量,並學習如何使用積極、包容的話語來改變自身的實相。結合阿卡西紀錄的解讀,這篇文章也鼓勵讀者參加相關的工作坊,以更深入的瞭解靈性探索和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1/11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的強大力量以及現代人如何受到受害者意識和限制性框架的困擾。透過意識到自己反射性的語言和思考模式,我們可以重新連結內在的愛與能量,並學習如何使用積極、包容的話語來改變自身的實相。結合阿卡西紀錄的解讀,這篇文章也鼓勵讀者參加相關的工作坊,以更深入的瞭解靈性探索和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1/10
在零極限一書中不斷強調清理內在的記憶,就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帶著『覺知』與『初始狀態』的自己去面對生活。 如此,我們便不會被潛意識裡的負面記憶及情緒的重複播放而牽引我們的選擇,再一次創造出同樣令我們感到困擾的情境。 當下即是威力點,當下即是創造點。
Thumbnail
2024/11/10
在零極限一書中不斷強調清理內在的記憶,就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帶著『覺知』與『初始狀態』的自己去面對生活。 如此,我們便不會被潛意識裡的負面記憶及情緒的重複播放而牽引我們的選擇,再一次創造出同樣令我們感到困擾的情境。 當下即是威力點,當下即是創造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當你們自己的靈性進化到一個願意認真看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你會知道,你不只不想看到自己醜陋的樣貌,你也不忍心別人看到他們自己醜陋的樣貌。在那個起心動念之下,你會下定決心,你會尊重每一件事情它自然的進程。
Thumbnail
當你們自己的靈性進化到一個願意認真看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你會知道,你不只不想看到自己醜陋的樣貌,你也不忍心別人看到他們自己醜陋的樣貌。在那個起心動念之下,你會下定決心,你會尊重每一件事情它自然的進程。
Thumbnail
他人即是鏡子 身邊的人都在向自己抱怨嗎?身邊的人都在對自己散播負能量嗎?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自己也是抱怨的一員,散播負能量的一員。 因為想著甚麼,所以才看見甚麼。 「因為想著甚麼,所以看見甚麼。」這是我用來解釋「他人即是我們的鏡子」這段話的意思。 由此可解釋,當指出他人在抱怨的當下,自己
Thumbnail
他人即是鏡子 身邊的人都在向自己抱怨嗎?身邊的人都在對自己散播負能量嗎?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自己也是抱怨的一員,散播負能量的一員。 因為想著甚麼,所以才看見甚麼。 「因為想著甚麼,所以看見甚麼。」這是我用來解釋「他人即是我們的鏡子」這段話的意思。 由此可解釋,當指出他人在抱怨的當下,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習慣活在批判的世界裡,我們就可以輕鬆地當個受害者,因為我沒錯,錯的都是別人! 我們理所當然地遺忘自己創造與選擇的力量,將力量連同責任都交給他人,當個可憐的受害者,去責怪他人,責怪政府,責怪世界,這樣就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成長,不需要去承擔自己創造的責任。
Thumbnail
當我們習慣活在批判的世界裡,我們就可以輕鬆地當個受害者,因為我沒錯,錯的都是別人! 我們理所當然地遺忘自己創造與選擇的力量,將力量連同責任都交給他人,當個可憐的受害者,去責怪他人,責怪政府,責怪世界,這樣就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成長,不需要去承擔自己創造的責任。
Thumbnail
遇到別人批評,別總是自責!
Thumbnail
遇到別人批評,別總是自責!
Thumbnail
批判的意義:在所有萬物皆中立直到你賦予它定義的法則下,面對批判,你可以選擇讓它用消極或積極的面向來服務於你。消極的面向:接受別人對你的評判,將它信以為真。 積極的面向:將它視為一個機會,讓你自己決定是否願意相信他們說的是不是事實。將它視為一個禮物,給你自己一的機會讓你決定如何定義自己。
Thumbnail
批判的意義:在所有萬物皆中立直到你賦予它定義的法則下,面對批判,你可以選擇讓它用消極或積極的面向來服務於你。消極的面向:接受別人對你的評判,將它信以為真。 積極的面向:將它視為一個機會,讓你自己決定是否願意相信他們說的是不是事實。將它視為一個禮物,給你自己一的機會讓你決定如何定義自己。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