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紀錄78—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批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阿卡西紀錄78—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批評》



Q:我覺得啊⋯(很心虛的說)我努力成為一個不要隨便批評人家的人(很可能是我不喜歡批評別人的自己),可是,有時候還是會脫口而出隨意的批評,尤其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該怎麼做才好呢?我知道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因為很自在、很放鬆,所以可以自由地發表意見,可是又覺得這樣太放縱自己了,我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呢?


A:

什麼是批評呢?批評是當你在人世間行走,你眼睛所看到的,那引起你注意的東西。你不只會讚美東西,你同時也會不讚美某些東西,不讚美就是你們所謂的批評。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很會比較,你們看到有人和你們不同,你們就開始比較:「他這樣做有比較好嗎?」如果你想不出他這麼做有比較好,那麼你就開始列出他的缺點,這就是你批評的緣由。

批評是來自於你內心的不平衡。通常「批評」伴隨著一個嫉妒感,嫉妒感來自於你看別人不順眼,你覺得別人沒有照你預期中的方式去做。我們會談到嫉妒感,是因為你隱隱約約感覺到在對方的行為裡,有一些你所沒有的,你可能會嚮往並親身體驗的東西,但是在你身上卻從來沒有過。因此你們對一個人的批評有時候不只是因為他不夠資格,沒有符合你的標準,同時還因為他過頭了,他過頭是因為他享有你無法享有的東西,這是批評的來源。

批評使你們看到內心的那一面鏡子清楚的浮現在你們的面前,你們把一個隱形的自己拿出來,放在這個人的前面,然後去比對他和你的差異。就好像你們拿一張描圖紙,描圖紙上已經有一個固定的形狀,然後你將這個形狀套在其他人身上。當你們在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們就是拿著這樣一張有著形狀的描圖紙,去比對其他人的形狀。他如果不符合這個形狀,少了一點點,你就會說:「你這樣子不夠」;如果他多出來一點點,超出這個形狀的範圍,你也會指著他跟他說:「你太多了」。因此你們的批評不只是貶損他人,同時也有嫉妒羨慕的成分。

孩子,你如果只是把自己身上的這張描圖紙拿出來比對這個人,那麼你覺得對誰有傷害呢?對任何人都沒有傷害。但是批評為什麼會造成災難呢?那是因為批評的言語進到了對方的耳中,在他的心裡產生了一連串的反應。如果你不想要造成這樣子的反應,請不要讓批評進到他的耳朵裡,如果你不小心讓批評進到他的耳朵裡,你就會知道,他是什麼樣子的一個人。如果他並不鞏固他自己的中心,他很輕易的就受到他人言語的影響,而使自己動搖、落淚、傷心,那是因為他感到受傷。

這就好像有一顆氣球,你們奮力地想要去踩扁他,他因為你們的踩踏有了一些凹洞,有一些腳印,身上傷痕累累。但是他也可能又會再度充氣起來,因為他覺得這些傷害對他來說也不過就是過往雲煙,它終究是會過去的,真正能夠使他自己屹立不搖的是他的內在。那麼你會問:「難道這樣批評沒有問題嗎?」沒有問題的,孩子,你批評是你給出批評,但是感到受傷的人他是因為聽了你的批評。他可以選擇不要聽,不要理會,但是為什麼他要聽也理會呢?那是他給他自己的挑戰啊!在你這裡,你一定會說,為什麼我們不阻止你批評呢?孩子,如果你肚子裡有怒氣,你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嚥下去呢?你就說出來,沒有關係,因為你眼中所見的那所有你認為不平等的東西,其實就是在平衡你自己啊!

當你感受到這些怒氣的時候,你就像是從自己肚子裡拿出一面鏡子在照自己,你看到了你自己的怒氣,你照見了自己那扭曲的臉,批評是在讓你自己發現你長什麼模樣。但是很多人在乎的是,這個批評出去之後,對方是否看到他自己長得什麼模樣?但是孩子,批評這一面鏡子是給你自己看的,不是給任何人看的,如果有任何人看到你這一面批評的鏡子,他就是看到你的這一面罷了,這一面鏡子也不過就是反映了你現在的狀態,卻不能夠反映你永久的狀態,因為它畢竟只是一面鏡子,它的功能只是反射,而不是停留。

現在你知道了,批評這個詞彙在你們這個社會中和我們在這裡解釋的不盡相同,我們將它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你說出這些言語的原因,一個是這些言語進到對方心裡產生的作用,我們必須將它分成兩個部分來說。你無需去管這些批評進到別人那裡會產生什麼作用,因為一旦你說出來的話,就不受你的控制了,你儘管的讓它去。如果你感到憐憫,你認為自己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言語使對方受傷,那麼你可以選擇管束自己的言語。

就如同我們剛剛告訴你的,你不想讓這些批評的言語進到那個人的耳朵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說給除了你之外的人聽。如果你想批評,請你自己在一個沒有人的地方說出來,說出你對他的感覺,這個時候你會看到這一面鏡子在你的面前清楚的畫出你的輪廓。如果你感覺你批評的言語很醜陋,那麼你就會看到一個醜陋的自己,如果你批評的言語看不到自己的醜陋,那是因為你的怒氣太多,遮蔽了這個鏡子上那個醜陋的樣貌。

我們沒有辦法告訴你如何改變批評的習慣,但是你會隨著練習慢慢地看到你只有怒氣、一團黑煙,到慢慢演進到你的怒氣沒有那麼多,你看得到鏡子上那扭曲的自己、醜陋的自己,再慢慢演進到每次你在批評的時候,你就會去想你想要看到鏡子上的什麼樣的自己呢?如果你想看到一個美麗的自己,一個微笑的自己,那麼你就會去想:「我是基於什麼樣的立場去批評他呢?當我這樣批評他的時候,他可能也會在心裡面想:『別人是這樣說我的,我真的是這樣子的嗎?』」這個時候他也會從他的肚子裡拿出一面鏡子,當他相信別人說他是醜陋的,那麼他就會看到醜陋的自己。

但是善良的你會知道,你不希望別人看到的他自己是醜陋的,這個時候你會改變你的心態,你會告訴自己:「批評並不能夠讓事情變好,批評也不能夠讓我的怒氣變少。我想說的是,我不批評,我不批評就代表著我尊重每一件事情它本然的存在,他比我多或是比我少,那又如何呢?我拿我自己的這個輪廓去與他比擬,但畢竟這是我,不是他,我又何須強迫別人與我一模一樣呢?」

在這個議題上,我們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你們不要批評,但是當你們自己的靈性進化到一個願意認真看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你會知道,你不只不想看到自己醜陋的樣貌,你也不忍心別人看到他們自己醜陋的樣貌。在那個起心動念之下,你會下定決心,你會尊重每一件事情它自然的進程。

謝謝你的聆聽,我們祝福你。



(後記:即使做著靈性工作,我跟大家一樣有很俗世的一面,畢竟我同時扮演著母親/妻子/女兒/妹妹/家長⋯等等的角色,也許現在還多一個「老師」這樣被動的頭銜。在多重角色的交疊之下,利益和資源在同一個人身上被迫分割拉扯,因此如何平衡自己和允許真實的面貌呈現,成了非常挑戰的課題。當我們能寬待自己、拓展視野時,我們就能提升自己的視野並寬待他人。我和大家一樣,持續學習成長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朵莉的阿卡西花園的沙龍
254會員
234內容數
1折折扣碼doristory。自2021年底,朵莉順著生命之流開始了阿卡西的工作與服務,並在為個案閱讀的過程中持續發掘有趣的生命故事,朵莉將這些故事改寫發表後獲得了很大的迴響,讓許多尋找這些故事的人找到療癒他們自己的方法。這個專題將乘載更多生命的故事,留給喜愛聽故事的你。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當你們自己的靈性進化到一個願意認真看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你會知道,你不只不想看到自己醜陋的樣貌,你也不忍心別人看到他們自己醜陋的樣貌。在那個起心動念之下,你會下定決心,你會尊重每一件事情它自然的進程。
Thumbnail
當你們自己的靈性進化到一個願意認真看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你會知道,你不只不想看到自己醜陋的樣貌,你也不忍心別人看到他們自己醜陋的樣貌。在那個起心動念之下,你會下定決心,你會尊重每一件事情它自然的進程。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應該都有被批評過或是批評別人的經驗,受到批評的當下經常會出現從焦慮、不安再到自我懷疑,最後演變成憤怒的情緒。我們都渴望被接受,希望自己受到歡迎,所以當我們感覺到自己被別人批評時會感受到困惑和受傷,心裡出現「為什麼你要這樣說我?」、「我平常做的不夠好嗎?」等自我懷疑。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應該都有被批評過或是批評別人的經驗,受到批評的當下經常會出現從焦慮、不安再到自我懷疑,最後演變成憤怒的情緒。我們都渴望被接受,希望自己受到歡迎,所以當我們感覺到自己被別人批評時會感受到困惑和受傷,心裡出現「為什麼你要這樣說我?」、「我平常做的不夠好嗎?」等自我懷疑。
Thumbnail
💡批評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啟發,破壞會引燃地獄之火,啟發會吹起天堂之風,破壞與啟發差異之源,源自於「善」。💡
Thumbnail
💡批評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啟發,破壞會引燃地獄之火,啟發會吹起天堂之風,破壞與啟發差異之源,源自於「善」。💡
Thumbnail
你會覺得自己太容易受他人評價影響而想要改變嗎? 雖然曾經重複提醒自己不要被影響,卻還是忍不住冀望他人的讚賞嗎? 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在乎別人的評價和期望受到讚美是很糟糕的事嗎? 曾經我也是這樣。 我想分享一下如何人們可以善用評價讓自己成長!
Thumbnail
你會覺得自己太容易受他人評價影響而想要改變嗎? 雖然曾經重複提醒自己不要被影響,卻還是忍不住冀望他人的讚賞嗎? 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在乎別人的評價和期望受到讚美是很糟糕的事嗎? 曾經我也是這樣。 我想分享一下如何人們可以善用評價讓自己成長!
Thumbnail
所有我批評過的,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是完全了解過才冒出來的言語文字。 到底要這麼輕率的表述到何時呢?
Thumbnail
所有我批評過的,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是完全了解過才冒出來的言語文字。 到底要這麼輕率的表述到何時呢?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問我, 她聽到別人批評她,指出她的盲點,她都很開心, 為何她批評別人,別人都不高興?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問我, 她聽到別人批評她,指出她的盲點,她都很開心, 為何她批評別人,別人都不高興?
Thumbnail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Thumbnail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