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自己的聖殿―讀喜多川泰的「書房的鑰匙」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喜多川泰是日本療癒系的作家,或者該說是勵志心靈派的青年導師吧?他的書經常被日本文部省(教育部)選為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台灣翻譯了將近十本他的著作,其中好幾本還是由我寫序。

    看他的書有點像是一齣適合闔家觀賞的日劇,劇情非常生活化,充滿畫面而且很感人。這本去年暑假出版的「書房的鑰匙」,談閱讀,而且是強調紙本書的重要。

記得多年前與廖玉蕙老師一起參加一個座談會,主持人覺得很訝異,因為廖老師比我年長,卻讚賞推薦電子書與網路的閱讀,而我比較年輕,卻強調紙本書的好處,其中我的理由之一就是身處由實體書所圍繞形成的那種空間,擁有電子書辦法有的魔力。

就像喜多川泰在書裡形容,將自己看過的書都保留著放在書架上,甚至形成一整個書房,那麼這個書房就是屬於自己的聖域。

書中他的這段話深獲我心:「紙本書有一個最大的魅力,就是除了紙本書之外營造不出來的。那就是『書房』這個空間所產生的氛圍的力量。因為有這股力量,『書房』才會成為『心靈浴室』,光是待在裡面,就能洗掉一整天的心靈汙垢,讓你回想自己的志願及生命意義的地方。

目前電子書還沒有辦法有這種效果。

坐在『書房』裡,自己所看過的書本們,都在向我的靈魂細語。

架子上排列的書本,每一本都各自通往別的世界。

許多有遠大願景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就裝訂在書裡。

僅僅望著書背,書本就向我的靈魂提問:「你,要如何活?」

每一次,都讓我驚覺,回想起當初我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人生用於何處。

為數極多的書本們透過書背像我細語的這個叫做『書房』的空間,具有其他空間難以比擬的效果。」

 

當然,我知道會有很多人批評紙本書要砍樹,比較不環保,而且單以乘載工具來說,電子書有很多優勢,但是對於閱讀感受與閱讀經驗來說,兩者有非常大的差異。

全球最大的出版電子書或者是線上購物集團亞馬遜在幾年前推出電子閱讀器時就做過研究,他們發現,實體書最大優點是它會自動隱形,當你翻開書頁開始閱讀,書的實體就不知不覺消失在眼前,只剩下書上的文字和作者的思維活躍在我們的意識裡,但是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亞馬遜得出這個研究結果之後,他們所設計出來的閱讀器就很簡單,不酷炫,螢幕內容也只是用灰黑的單色呈現,總之他們想辦法讓讀者看電子閱讀器也跟看印刷的實體書一樣,一打開就忘了自己正在閱讀某個東西。這跟網路閱讀是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向,因為人們在網路習慣看得很快,所以快速瀏覽,喜歡東連結西連結,開很多視窗,跳來跳去,但是書本的閱讀是要沉浸進去,同時也要有時間理解複雜的內容,緩慢地進行思考。

而且,如果世界上只剩下電子書那會多無聊啊,進圖書館看不到滿滿的書櫃,那些自古以來人類思想結晶能夠具體化成一本本的書,是多麼實在啊,很難想像圖書館裡只剩下一台台的電腦或電子閱讀器。

其實書也是身分識別的重要標記呢!以前我們讀大學時都喜歡拎著原文教科書走來走去,即便到了現在,當我們在候機室,候診室等候時,我們也會慎重地選擇該拿什麼書來看,因為看什麼書,或者我們手拿什麼書,會傳達出我們的品味,或者也是對自我期待或自己身分的想像吧?我們也習慣從朋友的書架來認識一個人,如果實體書消失了,人人只拿著外觀一模一樣的閱讀器,那人世間也會少了很多趣味。

不管會不會被人取笑為老古板,至少我很欣慰自己的成長階段,有長長的歲月是沒有電腦與手機,只有一本本書陪我度過許多美好的閱讀時光。

raw-image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是如何接受體制內教育,卻仍然建構屬於自己的學習系統?(上)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學習的速度,早就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在知識傳遞的媒介和平台多到數不清的情況之下,我們卻似乎很難組織一套學有效的學習系統,所有的資訊將會是東一塊、西一塊,這種情況在vocus、medium的使用狀況上,應該感受特別明顯。
Thumbnail
avatar
Aden 毛靖
2023-04-27
【閱讀】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2 | 建構自己的投資機制本次要替大家介紹的「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2」這本書的主軸是落在作者從短線交易者,開始變成中長線交易者的轉變過程。他將內容著重於交易機制的建立,這本書可以分為觀念與實戰兩部分,我把觀念的部分介紹給你...
Thumbnail
avatar
Hank,資產累積之路
2022-12-11
電影《腦筋急轉彎》│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你不懂的情緒;讓情緒帶領,建構更好的自己我們無可避免的希望,生活裡永遠有喜悅相伴,但現實是,生活裡不時有事件,讓我們心緒起伏,當悲傷、厭惡、恐懼等情緒讓我們不舒服時,也要試著去體會、思考,他們要告訴我們什麼?讓情緒成為路引,帶領我們更認識自己,並協助我們,成為愈來愈好的人,這是我一直在學習的,也是我想要帶著我的寶貝們一起要認識的人生功課。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2-11-22
【讀書筆記】建構自己的理想角落:《空間最佳化!家的質感整理》兼顧居住便利與風格設計,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強調打造理想的房子,不是社會期待的樣品屋,而是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
Thumbnail
avatar
小燕子
2022-10-21
由多重選擇建構的我們,如何把時間當自己的朋友?從小到大,我們每天的每天都在做出不同的選擇,小至出門前決定要穿什麼?早餐吃什麼?如何抵達目的地?收到信要不要馬上回?這些大小不同的選擇,都是我們每天都像是在走不同的遊戲地圖,為自己開啟不同走向的遊戲腳本,進而引導至不同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公關人生相談室
2022-10-17
【自我成長】建構專屬於自己的思維體系 今天想要來分享建構自己的思維體系,在生活中我們總會接收到各種不同的資訊,聽著別人的人云亦云,好像這個很好、那個也不錯,隨波逐流順應著社會的期待,卻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核心思想。
Thumbnail
avatar
小燕子
2022-07-01
20220331VS釩排列故事--心裡想做的事,不一定要被大眾接受,在不違法與不傷人的條件下,只要自己接受就非常足夠。在目前任職的工作中感受到極大壓力,無奈合約未滿,只能期許自己在未來換工作時,能夠找到符合自己專業的職場,才不會浪費過去這些年的努力。 【案主心得】 被喊卡其實沒關係,我已經全部有頭緒了,現在的工作瓶頸怎麼來的,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我真正討厭的地方在哪裡。
Thumbnail
avatar
Elsa
2022-03-31
讀|依戀效應:從心認識自己,重新與他人建構正向的關係《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一書,皮特‧羅文海姆著,廖綉玉譯,三采文化出版。 在人際關係的盲點中載浮載沉了許久,透過與他人談天、閱讀書籍來省思自己,想釐清自己要找的答案。 某天隨手點了網頁,突然一瞥看到這些問項,於是也反問了自己。 1.如果對方不符合你的想像,你還能保持
Thumbnail
avatar
小綠
2021-09-13
你有能力 重新建構自己的人生昨天到威秀買了電影票,還有一些時間,就到處繞繞,順便上個廁所。就在這個當下,一對祖孫也進入我隔壁間的廁所。接著一段慘忍的對話便在我耳邊展開。 阿嬤:「阿你就沒有媽媽,你就要好好聽你阿姨的話,要把阿姨當作媽媽知道嗎?要聽她的話,不要讓阿姨來跟阿嬤說你都不乖,這樣我會很為難。阿你就已經沒有媽媽了,你爸爸
Thumbnail
avatar
慢熟女子
2020-10-11
自我介紹不是介紹自己,而是為了建構強大的自己自我介紹是所有人生機會的起點,把對自己感興趣的人吸引過來,讓自己能得到想要的表現機會,朝目標跨出去。
Thumbnail
avatar
紀長興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