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些甚麼但還是算了,最後還是寫出來了(二) 講。人。話!(建議閱讀對象:諮商新手、實習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是因為心衛文章太流行?部分案主早幾次來的時候喜歡用若干術語溝通自己的狀態,比如:「我被我伴侶情緒勒索」、「我原生家庭的母性匱乏投射到我身上」、「我覺得我有焦慮依附的重複模式」、「一切都是我的投射認同」、「我是高敏感人格,所以我會...」

我承認他們是很認真的一群人,博覽群文,然後找到了一個適合說明自己遭遇的用詞,而有時這也無可怪罪,案主想自力救濟,尋找文章與書籍,做為自助學習,不是壞事。

但是,這就讓我在想:為什麼案主們用這麼多其實跟自己內在很有距離的語言說明自己?然後從專業的用字去討論案主的狀況,有時其實反而是種打高空:

在專有理論上推演著更高的理論,好比在一個不穩的地基上搭上若干鋼筋,然後希望諮商師繼續在凌亂的鋼筋上,繼續填上水泥,砌上磚瓦,有如這仍然是一棟漂釀的房子。

但天知道,其實一開始就錯了,當案主使用這些術語詮釋自己時,其實就像是將自己鎖死與定位在一個心理學描繪過的負面狀態,彷彿把自己說死了,缺乏別的可能。

或許我看起來在指責案主,但其實不是,我反而更想指責的是那些把專業術語寫出,以為正在平易近人的講述心衛理念的心理師們。現在的自媒體風氣讓我們習慣看心理師出粉專,然後心理師獲邀出書。

這之中,如何更改個案的故事是一件倫理的事(本次先跳過不談),但這次我關注的是心理師將各種理論大辣辣的秀出來,彷彿要展現自己的學識淵博與影響力一樣。然而我觀察到不少喜愛讀心理學自助書籍的案主,無非是想替自己不知所以然的處境,找到一個說法,找到一個安撫,找到一個舒緩...

但,我想我不忍心見到他們用這些專有名詞,將自己異化。

能詮釋得了我們一時的心理學名詞,我並不希望會變成非常不舒服,猶如毛球一樣黏在我們身上的負荷呢。

說穿了,許多心理學的專有名詞,不過心理學家將眾多的人性現象濃縮成一個精簡用字,這是一種「歸納法」,意思就是同樣的名詞下,還是有非常多的眾生相。每個人都有一群專屬自己生命的苦難,我想諮商就是提供一個機會,去高度的理解與感覺這一套案主吃力的人生,爾後案主才終於有機會看到自己如何在苦難中存活,以及自己是如何面對苦難時一恍而過。

我想,我們得先自重,爾有才有機會,替自己想到最佳解套,而非硬啃書本上一個個好像可以操作下去的做法。
而回到一開始,我們是否能嘗試用人話,將這些經驗說明清楚,我們能不能看到自己如何在一個又一個困境中既面對,又閃躲,有時受創,也有時自己克服,我們能看得到自己有很多流動的可能嗎?

首先請先從說人話開始吧!替自己說幾句人話,看起來沒甚麼知識含金量也不重要,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從來不需要哪個心理學家替你背書。

而我其實更想說的是,心理師們也好好說人話吧,理論只是一種協助加速理解案主的歸納法,不是我們需要塞給案主的慰藉,以及解套。真的要塞一套有組織的理論,也許星座、血型、生辰八字,可能還更符大眾的需要吧。

術業有專攻,這種快速用龐大組織將人定味的學問,就交給一批命理相關專業吧!他們比我們更擅長說明各種特定情況(流年、星座脾性、塔羅牌面)如何影響每個人,但縱使命理相關學佳有一套有組織的學問,他們也很謹慎在面對每個求助的人啊。

那麼,我想身為心理師,也許我們需要有的修養是將每個理論,消化成可以被說清楚的人話,就像是將一大塊的起司切成可以吞嚥的小塊,讓每一塊起司都能在不同進食的時機,一口口慢慢吞入。

而也許,當我們想講出專有名詞時,我們也在暗示眼前的案主懂得並不如我們多。又或是,可能和你我只見一兩面的案主,離開諮商後反而高度執著在這些名詞中,

寫完上述這堆,我想這些其實源自我對自己的提醒,但被我寫的實在很像勸世文,我想這就是我看不太習慣心理師們努力出書,但卻開始日益少了一些我重視的,隱微細膩的人性味吧。

說。人。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路上的譬喻法的沙龍
94會員
63內容數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一個不講究內容變現,也不講究個人行銷,卻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心理師,但也不刻意推銷自己的詭異傢伙,他到底在幹甚麼?   本文除了應徵方格子寫作目錄外,也可以當成他的自介文。
Thumbnail
  一個不講究內容變現,也不講究個人行銷,卻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心理師,但也不刻意推銷自己的詭異傢伙,他到底在幹甚麼?   本文除了應徵方格子寫作目錄外,也可以當成他的自介文。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來講一下找命理師算命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的幾件事,我偶而會分享在諮詢時部分的故事,或者這故事去包裝我想講的觀點,但是真要說起來的話其實跟心理諮商還是有所區別,因為心理諮商部整個過程會在引導個案在過去的人生故事中一步步地走出來,而且重點在於當事人願意開口談論這些他可能心理抗拒不想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來講一下找命理師算命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的幾件事,我偶而會分享在諮詢時部分的故事,或者這故事去包裝我想講的觀點,但是真要說起來的話其實跟心理諮商還是有所區別,因為心理諮商部整個過程會在引導個案在過去的人生故事中一步步地走出來,而且重點在於當事人願意開口談論這些他可能心理抗拒不想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Thumbnail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Thumbnail
我最喜歡用來解釋心理師內在狀態的比喻是「演員的三個自我」的理論,我認為心理師在諮商中也同時有三個狀態存在,第一個是心理師本人的狀態,第二個則是心理師運用「同理」去經驗個案的狀態,第三個則是心理師在了解個案的動機、背景、環境後,運用心理知識去與個案共同工作的狀態。
Thumbnail
我最喜歡用來解釋心理師內在狀態的比喻是「演員的三個自我」的理論,我認為心理師在諮商中也同時有三個狀態存在,第一個是心理師本人的狀態,第二個則是心理師運用「同理」去經驗個案的狀態,第三個則是心理師在了解個案的動機、背景、環境後,運用心理知識去與個案共同工作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