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1 蛻變自己?躺平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最近PTT等論壇文章開始興起「躺平」相關的討論。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類文章標題「OO歲存款OO萬,可以躺平了吧?」,在此脈絡下,「自我提升」開始變得不再是普世價值,開始有人提出反向觀點去質疑,認為人生在世走一遭,就是要盡情享受,如果可以躺平,為什麼要花費過多的勞力去追求卓越?Pepsi非常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因為這些人認知到社會要他們追求的價值(學歷、賺錢、成就、婚配…)逐漸「內卷」,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追求,然而這種價值根本不是他們要的。

建立健康的躺平觀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因此困惑,覺得那我們是不是就不用自我提升了?並不是。說到底,自我提升與躺平根本就不矛盾。相反地,兩者還應該相輔相成,我們在自我提升的同時勢必得躺平,我們在躺平的過程也還是得追逐進步。

讓這兩者共存的關鍵在於「認清我所認同的價值」。舉例來說,金錢是絕大多數人追求的價值,但隨著內卷逐漸嚴重,人們會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實際需要多少金錢開銷,不見得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追求更大量的金錢,這就是適度的躺平。與此同時,他們在職場上「省下來的時間要拿來做什麼?」,這變成了另一個問題。如果躺平族Pepsi熱愛衝浪,Pepsi可以把心力花在如何提升衝浪技巧,甚至如果Pepsi把衝浪當成「志業」,他還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讓衝浪產業變得更加蓬勃」。

舉了上述的例子只是想要傳達,時間資源是有限的,這些時間還是要拿來做自我提升。如果我們把有限的時間資源,拿來提升自己認同的價值,我們會享受在這個努力的過程,進而得到內在的滿足。但如果我們把大多數的時間拿來追求(自己不認同的)社會價值,只會感到內耗相當嚴重,最後我們花費大量的努力,卻沒有換來多少自己認同的成果。

我就爛,告訴我為什麼要努力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想「如果我可以完全躺平不要努力,幹麻還要自我提升?」、「努力很麻煩欸,不努力不是可以省去很多事情嗎?」,其實Pepsi認為「不用努力比較輕鬆」的想法完全就是個迷思。

首先,在內在層面,完全不努力之後我們將會逐漸否定自己,我們會感受不到我們為這個世界帶來哪怕一丁點價值,我們會在內心視自己為四肢健全的失能者。我們開始越來越喜歡對別人炫耀自己的剩餘價值,才能緩解內在對自己失能的自卑,即便那在他人的眼中看來很可笑。其次,在社交層面,我們會開始擔心他人的目光,如果這世界上的人都跟我一樣躺平就好了。但實際上,社會主流價值還是會鄙視整天無所事事的人。每當其他人問起我們平常在做些什麼,我們擔心說出實話帶來的尷尬。即便我們開始把自己包裝得光鮮亮麗,但我們內心最清楚,其實我們不過是整天躺在床上耍廢罷了。最後,躺平之後時間真的太多了。即便是老年人都要安排好自己的退休生活了,他們的退休生活可能包含釣魚、運動、下棋,如果他們開始接觸、研究這些活動,其實也是在自我提升。參照之下,早早躺平的我們比起退休老年人更沒有多少存款,剩餘的壽命也遠超這些退休長者,那麼這些時間我們又不想努力,到底要幹麻呢?處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逐漸變得憂鬱、什麼都不想做,我想也是可以預期的。

結語

總結來說,內卷現象讓如今的大多數社會價值(例如,一定要賺多少、一定要有多少物質生活)都被高估了。一部份不堪負荷的人們開始反思這個現象,並選擇了躺平生活。然而,我們在躺平的道路上需要建立健康的躺平觀,正確地了解自己認同的價值是什麼,並且認清躺平與自我提升並不衝突。即便選擇了躺平,我們其實還是要適當努力,在自己認同的層面做自我提升,才容易讓自己的內在保持富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psiii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淺談一些簡單的社會觀察。透過整理、思考、討論、分享,讓自己不斷適應急促變化的現代生活,始終能找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PTT等論壇文章開始興起「躺平」相關的討論。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類文章標題「OO歲存款OO萬,可以躺平了吧?」,在此脈絡下,「自我提升」開始變得不再是普世價值,開始有人提出反向觀點質疑,認為人生在世走一遭,就是要盡情享受,如果可以躺平,為什麼要花費過多的勞力去追求卓越?Pepsi想和大家聊聊這個現象
Thumbnail
最近PTT等論壇文章開始興起「躺平」相關的討論。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類文章標題「OO歲存款OO萬,可以躺平了吧?」,在此脈絡下,「自我提升」開始變得不再是普世價值,開始有人提出反向觀點質疑,認為人生在世走一遭,就是要盡情享受,如果可以躺平,為什麼要花費過多的勞力去追求卓越?Pepsi想和大家聊聊這個現象
Thumbnail
上次看到YouTuber查理分享她先生是北歐瑞典人,北歐人的生活型態跟價值觀是追求:「剛剛好」,因為他們的福利制度健全,覺得並不用用力生活,也可以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相較之下,我們亞洲人就活得很用力了,退休金靠政府似乎不靠譜,得很努力的為自己攢錢。 但又牽涉到教育系統單一的追求標準,所以
Thumbnail
上次看到YouTuber查理分享她先生是北歐瑞典人,北歐人的生活型態跟價值觀是追求:「剛剛好」,因為他們的福利制度健全,覺得並不用用力生活,也可以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相較之下,我們亞洲人就活得很用力了,退休金靠政府似乎不靠譜,得很努力的為自己攢錢。 但又牽涉到教育系統單一的追求標準,所以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筆者最近確診在家,不確定為何就對於「努力」有了疑惑。好像自己過往的努力跟成就都不再重要了,心中衍生出了「如果能躺平,為什麼要站著?」的念頭。 或許是因為季節變化,或許是對於人生有了不同以往的想法。 這個「躺平族」的議題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從經濟面、生活面、科技面等等的因素,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所以
Thumbnail
筆者最近確診在家,不確定為何就對於「努力」有了疑惑。好像自己過往的努力跟成就都不再重要了,心中衍生出了「如果能躺平,為什麼要站著?」的念頭。 或許是因為季節變化,或許是對於人生有了不同以往的想法。 這個「躺平族」的議題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從經濟面、生活面、科技面等等的因素,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所以
Thumbnail
第二款「躺平族」,則是曾想在人生中發光發熱,不甘於只是平凡度過一生,也因此付出過很多心力,是別人眼中很認真打拼的一群,但他們在工作幾年後,卻也越來越有一種不知為何奮鬥的茫然感,覺得大環境就是很時不我予,覺得再怎麼努力好像都只是為人作嫁,再怎麼辛苦,反正薪資報酬永遠匹配不了想完成的那些人生目標。這樣的
Thumbnail
第二款「躺平族」,則是曾想在人生中發光發熱,不甘於只是平凡度過一生,也因此付出過很多心力,是別人眼中很認真打拼的一群,但他們在工作幾年後,卻也越來越有一種不知為何奮鬥的茫然感,覺得大環境就是很時不我予,覺得再怎麼努力好像都只是為人作嫁,再怎麼辛苦,反正薪資報酬永遠匹配不了想完成的那些人生目標。這樣的
Thumbnail
這幾年我們常常聽到「躺平」一詞,不僅僅是兩岸,可以說是在全世界都流行起來的一種現象。其實「躺平」還分兩種,一種是基因裡的確就比較趨向享樂安逸的人,覺得人生就是用來享受美好,不應是來孜孜矻矻,只為了一份薪水就賣命工作,覺得那樣的人生太傻太不值;而另一種人,是本來對人生懷有遠大夢想,也很願意打拼,但被社
Thumbnail
這幾年我們常常聽到「躺平」一詞,不僅僅是兩岸,可以說是在全世界都流行起來的一種現象。其實「躺平」還分兩種,一種是基因裡的確就比較趨向享樂安逸的人,覺得人生就是用來享受美好,不應是來孜孜矻矻,只為了一份薪水就賣命工作,覺得那樣的人生太傻太不值;而另一種人,是本來對人生懷有遠大夢想,也很願意打拼,但被社
Thumbnail
為何要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 很多時候,你主觀認知的自己,和別人認識的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而懂得自我覺察,可以讓自己意識到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又是什麼導致自己對於生活感到不滿意。 改變,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Thumbnail
為何要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 很多時候,你主觀認知的自己,和別人認識的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而懂得自我覺察,可以讓自己意識到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又是什麼導致自己對於生活感到不滿意。 改變,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從中國紅來的“躺平”概念,這也是從他們的社群中紅起來的網路用語,主要意思是因為對未來感到迷惘與困頓,所以決定不努力、好好躺平、降低慾望。甚至有一窩蜂的年輕人開始分享,自己“努力啃老”,蓄意的經營無所求的生活,一段時間後,結果比追求無法達成的夢想,更有希望。 我看了很多中國的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從中國紅來的“躺平”概念,這也是從他們的社群中紅起來的網路用語,主要意思是因為對未來感到迷惘與困頓,所以決定不努力、好好躺平、降低慾望。甚至有一窩蜂的年輕人開始分享,自己“努力啃老”,蓄意的經營無所求的生活,一段時間後,結果比追求無法達成的夢想,更有希望。 我看了很多中國的
Thumbnail
最近大陸很火的兩個名詞:內卷和躺平。這兩個名詞代表了現代人的生活處境,更多人在熱烈討論:躺平好?還是奮鬥好?
Thumbnail
最近大陸很火的兩個名詞:內卷和躺平。這兩個名詞代表了現代人的生活處境,更多人在熱烈討論:躺平好?還是奮鬥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