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一):女性個體化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芭比是最近兩部(或三部?)造成影視圈渲然大波的電影,我在許多人看過後才抽出時間去看。在看前看到許多人討論了其中的女性主義議題,但從第一幕開場不久,我就強烈的感到,這其實是一部在談女性個體化的電影。

———(以下有劇透)——

芭比樂園是一塊沒有煩惱、沒有憂傷、沒有恐懼的國度,是芭比跟肯尼(和艾倫)的家鄉,那裡舉辦著永不結束的遊戲、慶典和派對,每個芭比都是醫生、律師、法官、總統和諾貝爾得獎者;換句話說,在芭比樂園裡任何重要的角色也都是芭比擔任。如果受傷了,只消等待幾分鐘就會自然恢復。每一天都是如此美好,沒有任何事需要擔心。

如果我們將芭比樂園視為一個心靈整體,我們就可以發現充斥著此處的「永恆少年」意象是如此強烈,簡直是現代版的永無島,我看到這幕時心裡瞬間冒出這個念頭。果不其然,永恆少年意象中潛藏的死亡焦慮就在派對中途突然出現,打斷了芭比樂園永不結束的狂歡派對。

蘇格蘭作家J.M Barrie筆下的《彼得潘》故事的發生場景:永無島。在最初的設定中,永無島上有無盡的冒險,永遠充滿著快樂;然而永無島上的孩子並非不會長大,當他們越過了孩子的型態,並且仍持續消耗著島上無憂無慮的資源時,彼得潘就會「減少他們的數量」:「島上的孩子經常有所變化,當他們眼看要長大了——這是違背原則的,彼得潘就會減少他們的數量。」圖片來源:Peter Pan Neverland Layout drawing Original Art(Walt Disney), 1953

蘇格蘭作家J.M Barrie筆下的《彼得潘》故事的發生場景:永無島。在最初的設定中,永無島上有無盡的冒險,永遠充滿著快樂;然而永無島上的孩子並非不會長大,當他們越過了孩子的型態,並且仍持續消耗著島上無憂無慮的資源時,彼得潘就會「減少他們的數量」:「島上的孩子經常有所變化,當他們眼看要長大了——這是違背原則的,彼得潘就會減少他們的數量。」圖片來源:Peter Pan Neverland Layout drawing Original Art(Walt Disney), 1953

為了對抗死亡焦慮,芭比只得尋求怪芭比的協助。怪芭比與所有芭比都不一樣,因為被現實世界中的人肆意玩弄,變得既醜陋、怪異、離群索居又沒有人愛,芭比們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

作為光鮮亮麗的芭比的對立面,怪芭比就是芭比的陰影,被壓抑在芭比樂園見不得光的邊緣。很神奇的,怪芭比知道讓「一切恢復正常」的方法,要求芭比離開樂園,前往現實世界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期望能重新變得「完整」。

為什麼陰影知道面對死亡焦慮的方法?我看到這幕時有所反思,我們好像很容易就能接受許多故事裡這類令人生厭、卻往往也在生命出現難題時,擔任指引方向的角色。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所有的經驗都帶著對立的兩面出現:例如善良的特質,如果沒有正確的防衛機制,也會很容易淪為被欺負的特質。而陰影作為被人格所壓抑的那一面,也會有我們所意想不到的力量。壓抑、抗拒陰影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拒絕了陰影能夠為我們提供指引和力量的那一面。

陰影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的概念,指涉那些被我們的人格壓抑的面向。它是人格中的陰暗面,也是我們所不願成為的那種東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陰影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的概念,指涉那些被我們的人格壓抑的面向。它是人格中的陰暗面,也是我們所不願成為的那種東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芭比樂園是芭比所熟悉也能夠掌握的世界,象徵著意識;現實世界則是芭比全然陌生的地方,芭比從樂園前往現實世界,也就象徵著從意識往潛意識的移動。潛意識裡藏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寶藏,能夠幫助我們蛻變和成長。在得到人格的新生之前,必須先通過潛意識中蘊藏著有害的邀請和考驗。

在現實世界裡,就在芭比迷惘不知所措時,看著周遭的世界,風吹過樹梢沙沙作響、孩子正在玩耍嬉戲、朋友之間閒談笑鬧,也有愛侶相互擁抱。芭比好像懂了什麼,突然發現身旁的椅子上坐著一位老太太,這幕讓我非常有印象。芭比看著老太太許久,告訴老奶奶「你好美」。而老奶奶竟理所當然的回話:「我知道」。

其實,原先由心而外撼動芭比的死亡焦慮就在這幕徹底消失無蹤。世間萬物自有規律,而年老、白髮和皺紋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型態,依然美麗、依然充滿生命力。突然發現了這點的芭比,豁然一笑。

「你好美。」「我知道。」圖片來源:芭比預告

「你好美。」「我知道。」圖片來源:芭比預告

芭比還有一個部分令我非常驚喜,也就是電影談論「靈魂伴侶」的方式,完全不是尋常電影以情愛、浪漫或相許一生的諾言來呈現,卻極為精準的描述了靈魂伴侶的特徵。

芭比遇見老奶奶後,感應到自己現實世界的擁有者在學校裡,匆忙趕到學校後,發現他的擁有者是一位青少女,儘管年輕,卻認為大人們創造出的世界是如此虛偽而功利,對這個世界充滿敵意也毫無信任可言;女孩痛罵了芭比一頓,認為芭比的存在代表了所有對女性的物化和刻板印象,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產生的毒物,最後更大罵芭比是法西斯。芭比不敢相信他在現實世界好不容易找到的擁有者對她竟然是這種想法,也從未想過原來現實世界是如此不堪,這讓她頓時失去了希望。

雖然女孩擁有憤世嫉俗的人格,他的母親卻令人意外的,是一位經歷了許多卻能保有童心和樂觀心態的人。這兩個對反的人格非常非常有趣,照我們一般的認知,越年輕的人反而越不該對世界這麼失望,應該是成年的人因為經歷過大風大浪而失去初心才對,為什麼這裡卻反其道而行呢?

「我自從五歲之後就再也沒玩過芭比了。」「噢...」     圖片來源:芭比預告

「我自從五歲之後就再也沒玩過芭比了。」「噢...」 圖片來源:芭比預告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母親與女孩視為芭比的舊人格和新生人格。帶著對世界的期待和熱情,母親在社會走跳的這段時間一定經歷了無數挫敗與羞辱,這些都讓舊人格不堪使用,因為它沒辦法有效的面對這些難題,於是此時誕生了新人格(女孩)。

新生的人格作為母親所有遭遇的反動,實際上是一種防衛機制,而他選擇採取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犬儒姿態—世界一切都是謊言,一切只談名利,沒有理想、更沒有希望與未來可言。

可是母親真的這麼認為嗎?顯然不是,因為儘管母親早已遍體鱗傷,早已不再與人說起當初的自己,卻依然會重新拿起芭比,母親其實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相信的所有可能。

所謂的防衛機制,其實背後都藏著某個無比受傷的自己。那個被傷害太多次的自己、那個已經沒有辦法再承受更多傷害的自己,因此我必須築起高高的城牆,保護自己永遠不會再受傷。可是,那個很受傷的自己其實是渴望能夠被觸碰到的,築起的城牆越高雖然能夠讓人感覺被保護得越好,卻同時阻斷了更多療傷的可能。

芭比與母親此刻的相遇,是靈魂伴侶的久別重逢。不僅是因為電影告訴我們的:現實世界與芭比樂園都有一個芭比,也更因為芭比是母親失落的自己。見到芭比,令母親想起自己曾經的樣子:天真爛漫與無所畏懼。反過來說,母親也教會了芭比現實的生存方式,兩人都因為對方而變得更完整。

人格陰陽兩面的接觸,促成了整合。

(下篇待續)

avatar-img
1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翎天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希臘人相信,人本來是完整的,有兩張臉、兩雙手、兩雙耳朵、兩隻腳,因為觸怒了宙斯,人才被一分為二,成為我們現在的樣子。從此之後,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與自己分離的另一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半個人,」柏拉圖在他的著作《會飲篇》中如是寫道,「當我們找到了失散的另一半,就可以從此生活在幸福與快樂之中」。這便是
當我首次讀到「多重迷走神經理論」這個詞的時候,我真心認為這是一個極度困難的硬科學理論,充滿了各式各樣排外的專有名詞、內部邏輯與先備知識。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不斷因為本書的精神與創新而感到驚喜,也充分感受到作者Deb Dana致力於寫出「易於個案和業餘者閱讀」的成果。希望這篇文也可以讓現在正在閱
搭飛機是一種寧靜而深沉的體驗,我是直到近期搭飛機的次數多了,才深刻體會到這件事。儘管現在大多數的飛機都有機上娛樂,為數較少的小飛機仍只有簡樸的陳設,畢竟搭乘的時間也不長。我發現這真的是現代人極少數必須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時刻,手機沒有訊號、沒有特別的事情好做,也就更容易被迫面對連我們都不清不楚的自己。
存在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存在?為什麼我非得面對這樣的人生與世界不可呢?在《進擊的巨人》的世界裡,每個角色都如是捫心自問,造成他們心中充滿了憤慨,或驅使著他們奮勇向前:艾倫和阿爾敏分別是這兩種驅力的化身,雖然兩人所追求的同是「自由」,所採取的姿態卻截然不同。然而,若我們審慎思考他們兩人對於追求自由的動力
順著思緒走著,台北的天空灰茫茫一片。睽違數年,台北變了很多,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改變。我讀著手上讀了好多年依然沒讀懂的佛洛姆,一切的一切就像夢境般來去。數年來我持續想念著嘉義殘留的溫度、猶存的氣味、帶不走的那些,都盤桓在我心頭的某個小角落,就像惱人卻又搔不著的癢,揮之不去。那時我大夢未醒,相信這些代表了
在法哲學相關的難題中,最為令人頭痛就是法律和道德的關係了。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個說法:「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這種說法相當普及,有許多人都相信「遵守法律,就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線」。然而,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話(如圖一),那就代表所有法律都根據道德原則來制定;反之,如果答案為否定,則代表道德原則全然
古希臘人相信,人本來是完整的,有兩張臉、兩雙手、兩雙耳朵、兩隻腳,因為觸怒了宙斯,人才被一分為二,成為我們現在的樣子。從此之後,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與自己分離的另一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半個人,」柏拉圖在他的著作《會飲篇》中如是寫道,「當我們找到了失散的另一半,就可以從此生活在幸福與快樂之中」。這便是
當我首次讀到「多重迷走神經理論」這個詞的時候,我真心認為這是一個極度困難的硬科學理論,充滿了各式各樣排外的專有名詞、內部邏輯與先備知識。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不斷因為本書的精神與創新而感到驚喜,也充分感受到作者Deb Dana致力於寫出「易於個案和業餘者閱讀」的成果。希望這篇文也可以讓現在正在閱
搭飛機是一種寧靜而深沉的體驗,我是直到近期搭飛機的次數多了,才深刻體會到這件事。儘管現在大多數的飛機都有機上娛樂,為數較少的小飛機仍只有簡樸的陳設,畢竟搭乘的時間也不長。我發現這真的是現代人極少數必須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時刻,手機沒有訊號、沒有特別的事情好做,也就更容易被迫面對連我們都不清不楚的自己。
存在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存在?為什麼我非得面對這樣的人生與世界不可呢?在《進擊的巨人》的世界裡,每個角色都如是捫心自問,造成他們心中充滿了憤慨,或驅使著他們奮勇向前:艾倫和阿爾敏分別是這兩種驅力的化身,雖然兩人所追求的同是「自由」,所採取的姿態卻截然不同。然而,若我們審慎思考他們兩人對於追求自由的動力
順著思緒走著,台北的天空灰茫茫一片。睽違數年,台北變了很多,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改變。我讀著手上讀了好多年依然沒讀懂的佛洛姆,一切的一切就像夢境般來去。數年來我持續想念著嘉義殘留的溫度、猶存的氣味、帶不走的那些,都盤桓在我心頭的某個小角落,就像惱人卻又搔不著的癢,揮之不去。那時我大夢未醒,相信這些代表了
在法哲學相關的難題中,最為令人頭痛就是法律和道德的關係了。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個說法:「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這種說法相當普及,有許多人都相信「遵守法律,就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線」。然而,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話(如圖一),那就代表所有法律都根據道德原則來制定;反之,如果答案為否定,則代表道德原則全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