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統一規格的日本街頭為何會有左駕車出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是一個汽車靠左行駛的國家,與全世界約莫3成的國家同樣方向。對於來自靠右行駛地方的我而言,如果久久才開一次車,需要花點時間適應。記得有次在北海道開車,遇到十字路口往右一拐,沒留神居然闖進右側車道,愣是好一會才意會過來,我開錯道了。幸好北海道地廣人稀,目之所及沒有其他車輛。
銀座的十字路口/UnsplashのRedd F
現代的汽車的駕駛位置原則上會區分左右,靠左行駛的國家,駕駛位置在右側,也就是右駕車。排擋桿、手剎車、方向燈和雨刷開關通常都跟左駕車相反,不習慣的人或許需要一小段的適應時間。自己最常犯的錯就是明明想按方向燈,燈不亮,雨刷卻自動開啟。
像日本這種靠左行駛的習慣據說是在明治時期(1868-1912)模仿英國而來。不過沖繩曾有一段時期被美國託管,該地當時是比照美國習慣靠右行駛。因此,約莫27年的託管歲月中,在沖繩當地行駛的車輛大部分都是左駕車,而日本本土卻是右駕車為主。不過,日本本土的公路上一直以來沒有禁止左駕車行駛,即便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日本本土的左駕車來源主要來自進口車,尤其是高級名車。全世界範圍來看,能完全自主生產汽車的多數是靠右行駛的國家。日本本土汽車工廠雖然也生產製造不少左駕車,主要是供應出口所需。
汽車在國民所得不高的國家,不僅是代步工具,同時也兼具身份、階級、品味、炫耀等象徵功能。過往貧窮年代的日本也不能免俗,先富起來的日本人會特意選擇進口車用來彰顯自己的財富。彼時的進口車基本都是左駕車,開上馬路更容易讓他人領略到富貴逼人。想象一下,兩台車並駕行駛,進口車在右,本土車在左,是不是很容易察覺到隔壁駕駛者跟你的距離特別接近。
再有一點,昭和年代(1926-1989),高級車通常是事業有成或家境殷實之輩才有能力購置,他們多半會僱傭司機代為駕駛。駕駛位置在左側更方便日本這個靠左行駛的司機在人行道靠邊停車後,不用繞過車頭來到另一側開門,而是能馬上下車幫後座的老闆開啟車門。
取票難/S.Kamimura/car-me.jp
不過,在日本駕駛非主流的左駕車會遭遇到各種不方便之處。
  • 取票難 – 停車場、高速公路、快餐店的得來速之類,多數是為右駕車服務,只設置右側取票的機器。
  • 視野容易受阻 – 十字路口往右待轉時,對向車道同樣有車待轉,左駕位置容易被它遮擋,看不到對向是否持續有車駛來。另一個例子,超車時,左駕位置容易被前車遮擋視線看不清楚對向是否有來車。
  • 路邊停車有可能開不了車門 – 左側行車的緣故,路邊剛好是墻壁或人行道有護欄的情況下,左側駕駛位置的車門開不了,只能由右側下車。
反過來說,某些狀況下,左駕車比較方便。例如,路邊停車比較容易目視讓車靠的更接近路邊。對向會車時,左駕者更容易抓好靠邊的距離,禮讓對向車。
只是想在現今的日本街頭看到左駕車稍微有點難度了,喜愛左駕車的日本消費者越來越少了。而且現在的汽車越來越多採用半導體元件、電子零件製造汽車,對汽車製造工廠來說,製造左駕車和右駕車的難度相比以前容易許多。很多高級車廠商會針對日本、英國等市場專門生產右駕車。日本消費者如果願意的話,也能開上右駕的進口高級車。
右駕的保時捷911/autoc-one.jp
右駕的Benz/webcartop.jp
右駕的Audi/webcartop.jp
最後補充一個豆知識,中文語境使用“汽車”這個詞,日本人也認得,只不過他們的認知會是“蒸汽火車”。日本的“汽車”通常寫成“自動車(じどうしゃ)”。
2022/11/26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2會員
92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小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日本公立小學禁止的事物,多少能得知學校的教育方針。
凡事總有很多面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吉卜力已經有了吉卜力美術館,為何會再設立吉卜力公園?
今年4月,日本的茨城縣的常陸太田市的公務員因工作失誤,過少估算當地居民人數,地下污水下水道的泵浦(pump)功率不足以即時排洩,造成污水溢出,困擾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事後當地政府只好動用稅金重新動工修建。也就是台灣新聞上看到的“國賠”的一種形式。 國賠案例在日本也不少見,這次的案例引起大眾注意的原因
《台北女子圖鑑》的“爆紅”讓我生出了這篇《東京女子圖鑑》觀後感。這裡面有“一點點”爆雷,不過畢竟是2016年的日劇,看過的朋友應該不少所以也不打緊了吧。 XD
由日本公立小學禁止的事物,多少能得知學校的教育方針。
凡事總有很多面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吉卜力已經有了吉卜力美術館,為何會再設立吉卜力公園?
今年4月,日本的茨城縣的常陸太田市的公務員因工作失誤,過少估算當地居民人數,地下污水下水道的泵浦(pump)功率不足以即時排洩,造成污水溢出,困擾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事後當地政府只好動用稅金重新動工修建。也就是台灣新聞上看到的“國賠”的一種形式。 國賠案例在日本也不少見,這次的案例引起大眾注意的原因
《台北女子圖鑑》的“爆紅”讓我生出了這篇《東京女子圖鑑》觀後感。這裡面有“一點點”爆雷,不過畢竟是2016年的日劇,看過的朋友應該不少所以也不打緊了吧。 XD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這幾十年來,潮流似乎在逆轉。日本是率先以停車政策對抗大量汽車化發展的國家之一,首先是禁止隔夜停車,並以「車庫證明書」的法規將政策推到巔峰:一定要擁有註冊好的停車位,之後才能為車輛註冊。為什麼日本街道有其獨特的魅力?
Thumbnail
想去日本自由行,卻被複雜的鐵路系統搞得暈頭轉向嗎?這篇入門指南將為你解開日本交通的謎團,讓你第一次搭電車就上手! 日本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發達鐵路網,看似便利,卻也讓不少新手旅人感到困惑。光是搞懂那些密密麻麻的路線圖,就已經是一個大挑戰。 但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能輕鬆搞定日本交通!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最近在日本各地城市陸續開放uber,然而,由於對本地合法交通從業者的保護,uber仍面臨法規限制。其中加賀市號稱日本第一個開放uber的城市,但要成為合法uber司機並不容易。文章也提到日本式共乘服務的情況以及作者在日本使用uber的心得。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前陣子來到日本準備進公司上班,趁著平日還不用上班的時候趕快把手續都辦一辦。 駕照也是不論工作或出去玩都可以用,所以也換了日本駕照。 雖然在換之前有查了資料,但實際上還是有碰到一些網路上沒看到的流程,所以想說寫下來做個紀錄,不論是以後自己看,或是未來某天有誰不小心查到這篇文章,都希望能夠有一點點幫
Thumbnail
不管是媒體上、課堂上或是路上 經常聽到一些讓人瞬間尷尬的日文稱呼 有些是長久累積的習慣 也有些是初學者的誤會 這裡列出6種常見的錯誤稱呼 開口前務必要多想一下喔! 1.計程車司機: 運ちゃん(✕)➡運転手さん(〇) 「運將」是台灣人自創的稱呼 在日本 對於計程車、公車、貨車等載客及載貨的
Thumbnail
日本四大公營競技之一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 摩托車競賽 除了大家熟悉的賽馬、競輪(自行車)、競艇 日本的公營競技項目 另一個就是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 帶大家來去靜岡縣的濱松 體驗一下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的魅力
Thumbnail
電動車雖然是個趨勢,但未來會如何還不知道,依現在美國的銷售量電動車有逐漸下滑的現象。從Gogoro出現後,陸續也有其它廠牌推出電動車,但還是Gogoro做得最好。最大主因是老車的引擎及結構五十年來不變,例如野狼的引擎都是為了政府的環保法規更改。所以老師傅都碰過很多年了,沒有一台野狼難得倒他!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這幾十年來,潮流似乎在逆轉。日本是率先以停車政策對抗大量汽車化發展的國家之一,首先是禁止隔夜停車,並以「車庫證明書」的法規將政策推到巔峰:一定要擁有註冊好的停車位,之後才能為車輛註冊。為什麼日本街道有其獨特的魅力?
Thumbnail
想去日本自由行,卻被複雜的鐵路系統搞得暈頭轉向嗎?這篇入門指南將為你解開日本交通的謎團,讓你第一次搭電車就上手! 日本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發達鐵路網,看似便利,卻也讓不少新手旅人感到困惑。光是搞懂那些密密麻麻的路線圖,就已經是一個大挑戰。 但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能輕鬆搞定日本交通!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最近在日本各地城市陸續開放uber,然而,由於對本地合法交通從業者的保護,uber仍面臨法規限制。其中加賀市號稱日本第一個開放uber的城市,但要成為合法uber司機並不容易。文章也提到日本式共乘服務的情況以及作者在日本使用uber的心得。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前陣子來到日本準備進公司上班,趁著平日還不用上班的時候趕快把手續都辦一辦。 駕照也是不論工作或出去玩都可以用,所以也換了日本駕照。 雖然在換之前有查了資料,但實際上還是有碰到一些網路上沒看到的流程,所以想說寫下來做個紀錄,不論是以後自己看,或是未來某天有誰不小心查到這篇文章,都希望能夠有一點點幫
Thumbnail
不管是媒體上、課堂上或是路上 經常聽到一些讓人瞬間尷尬的日文稱呼 有些是長久累積的習慣 也有些是初學者的誤會 這裡列出6種常見的錯誤稱呼 開口前務必要多想一下喔! 1.計程車司機: 運ちゃん(✕)➡運転手さん(〇) 「運將」是台灣人自創的稱呼 在日本 對於計程車、公車、貨車等載客及載貨的
Thumbnail
日本四大公營競技之一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 摩托車競賽 除了大家熟悉的賽馬、競輪(自行車)、競艇 日本的公營競技項目 另一個就是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 帶大家來去靜岡縣的濱松 體驗一下autorace(オートレース)的魅力
Thumbnail
電動車雖然是個趨勢,但未來會如何還不知道,依現在美國的銷售量電動車有逐漸下滑的現象。從Gogoro出現後,陸續也有其它廠牌推出電動車,但還是Gogoro做得最好。最大主因是老車的引擎及結構五十年來不變,例如野狼的引擎都是為了政府的環保法規更改。所以老師傅都碰過很多年了,沒有一台野狼難得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