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心科醫生需要有的特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話說今天去桃園療養院的第一天,總結來說就是

完全有一種被打到的感覺

就是自己的狀況就是非常的有被嚇到的感覺。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要往上去蘆洲相關的區域去見習,結果我發現那個護理師看起來非常兇。大約就是你一看到就不會想靠近,氣場非常強大。

結果我的同行就主動上去問問題(不知道她哪來這麼多問題哈哈)然後發現他其實也不會兇人(不過莫名其妙被兇也是蠻奇怪的)

然後我們就去探訪了許多家庭。結果發現,有許多家庭的狀況都不太好,有一個家庭,家中五個人有三個都有思覺失調症,就是非常困難啦

中間我也談到我的家庭狀況,媽媽有強迫症、自言自語、會在手上寫字,嗯...就是經典的思覺失調症症狀

話說思覺失調症並沒有一個完整的data可以去證明他一定有,就像是光譜一樣。

所以一般在看診時會採取問卷的方式去進行

中間我也跟精神科醫生聊到「吸渣體質」,結果依照依附理論是真的有可能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是不安全型依附,就很容易會有不安全的伴侶

知名的精神科醫生有鄧惠文跟王俸鋼醫生兩個人

什麼樣的適合當精神科醫生

我們下午的診有跟總醫生聊天,結果發現相對來說生活的狀態比較好,就是會比較悠閒(?,我中間因為醫生有點小小抱怨,不過我的說這就是所謂的雜音,不要去在乎,要去相信自己。

假設你要擔任精神科醫生,第一點就是情商要好,就是不要太容易被所謂的情緒所煽動。例如病人生氣你就生氣,這樣很能持續下去

再來,就是你要對於病人有好奇心。因為看診中間不會中斷,這樣的話假設你對人沒有好奇心,你是很難持續下去的

當然精神科醫生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你想要病人住院,但是病人可能不願意


話說精神科是夕陽產業?因為現在在推所謂的一般外科,也就是嚴重的反而精神科醫生會治不到。不過不會被AI取代,因為需要時間

精神科可以學以致用,這點倒是可以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仁心的麵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滋男孩得到疾病,是誰的錯?
為何窮人肥胖的機率越大?為何窮人往往不容易透過教育翻身?為何社會越先進,大家卻越焦慮?貧富差距這一碗定神湯讓你清醒
愛滋男孩得到疾病,是誰的錯?
為何窮人肥胖的機率越大?為何窮人往往不容易透過教育翻身?為何社會越先進,大家卻越焦慮?貧富差距這一碗定神湯讓你清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已逐漸轉職為其他領域的教練,原因除了感受到白色巨塔不可言說的權力競爭,也因為擔任精神科醫師容易被病患影響情緒,所以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著想,決定讓自己從事更為正面的助人工作。 或許以病患的角度去思考,會覺得醫生的職志難道不是拯救病患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已逐漸轉職為其他領域的教練,原因除了感受到白色巨塔不可言說的權力競爭,也因為擔任精神科醫師容易被病患影響情緒,所以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著想,決定讓自己從事更為正面的助人工作。 或許以病患的角度去思考,會覺得醫生的職志難道不是拯救病患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