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分享會:這就是我們家的病人啊——精神醫療中的我們和他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講者:徐志雲 醫師
記錄:專線志工 山椒魚
大家好,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今天會從我自己的從業經驗來談談在醫療中看到的視野。當然有些專業者已經寫成書,但有些細微的內容在成書之後容易不見。
我先介紹我的背景,住院醫師階段一開始是在桃園療養院,整棟都是精神科,全部加起來大約有一千床,是西半部最大的精神科。後來轉到了台大醫院,這是綜合醫院,狀況又不太一樣。我除了一般精神科之外,也有受兒童青少年次專科的訓練。因為我是金門公費生,現在工作的地方在金門醫院,已經在這裡大約一年多。但因為我自己對「性別」格外有興趣,所以在台大醫院時有開了一個同志諮詢門診,直到現在也繼續在台北兼診。
我先讀我之前在小燈泡事件時投書到風傳媒的文章〈這就我們家的病人啊〉,這會連結到我今天為什麼會這樣談。今天活泉給我的講綱包括四個主題,我要強調的是其中有很多異質性,這些話在精神科醫師、病友、和家屬聽起來都不一樣:

(一)為什麼進入精神醫療

精神科是醫師當中的一個科別,社會最常把我們誤植為「心理醫師」,但台灣是沒有這個職業的;台灣是分成醫師跟心理師,後者還有分諮商和臨床,他們至少碩士畢業才能考照。精神科醫師是從醫療體系養成,在醫學院的七年期間,每一科都要學習,考取醫師執照再進行專科訓練。事實上,大部分人在考上醫學系時,都不知道醫療生態和各科在做什麼;最終影響選哪一科的因素也未必是專業知識和收入,而是生活型態。比如有些人選外科是希望有立竿見影的成就感,他們就很受不了走精神科或復健科,覺得同一個病人看了好幾年都沒有變化,就是「沒有進展」;有些人就能接受陪伴病人很多年。
剛入學的前面幾年都在修基礎學科,不會對特定科別有感覺,直到大四左右才有臨床課程,大五才進入醫院見習(每家醫學院略有差異),這時看到學長姊的經驗才會有一點感覺。我自己大五時在學校修精神醫學,開始覺得感興趣、能比較深入理解,還會自己在課外時間找資料。大學七年級是實習,當時覺得醫院工作真是太可怕了,導致畢業後的第一個想法是不要再當醫師;但因為我是公費生,所以當完兵後還是乖乖回到醫院,並且選擇了比較有興趣的精神科。
大部分醫學生對精神科是愛恨分明,通常是對「心理」抱著興趣才進來,所以其實一開始都會想像自己成為常做心理治療的醫師。但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年才發現:「媽呀,怎麼長這樣!」因為第一年都是在急性病房待著,而多數醫院都不會把精神病(和現實已經脫離)與精神官能症(有情緒困擾但溝通沒問題)的病人分開,所以我們常常要面對幻覺和妄想時的激動狀況,要學習的是如何安撫病人、約束病人。這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理想與現實差距的衝擊;我猜想每個人在經歷這整個過程後,都產生了很多人格上的質變,所以有些人第一年就不幹了。但多數人還是會撐下來,因為仍舊有些喜歡的東西可以作為支撐;雖然心理治療的「豪華版本」在住院醫師期間並不存在,但我們也會盡力在繁忙的過程中,跟病人和家屬談相處與照顧中的衝擊,做比較簡短的心理治療,而這些都只能做中學。
另外,隨著時間過去,處理急性狀況的比例會越來越低,其他訓練則會增加,包括兒童青少年、司法精神醫學、老人、成癮、社區復健等等,每種次專科都要訓練三個月。漸漸熟悉後,才會開始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我自己是性別。我後來發現這樣安排是有道理的,因為急性病房其實最簡單,有一整個團隊可以作為支援;但其他都是醫師要單打獨鬥的,包括門診。
在精神科時時刻刻都被迫進行自我反思,但我反思的比較不是為什麼走精神科、而是現實的限制,我們常得與現實拔河,如果太耽溺於理想中反而會幫不了人,所以很多時候沒有辦法改變現狀,但可以改變個案的心境,讓他有希望。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要如何說服來看診的人,即使在客觀環境的限制下,還是可以有一個比較自在的生活方式?「人到底有沒有權力自殺」,我覺得這是一個最終極的問題。在形而上我覺得是的,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人是我們無論如何都救不回來。但我也得為自己設定某個界線,因為我既然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就要盡可能發揮自己。

(二)醫院中其他科如何看待精神科

這個問題很少被討論,但我們很有感觸。其他科常把精神科當成隔離狀態,第一種是知識上的隔閡,大部分醫師覺得自己不了解也不想懂,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在內外科會遇到的精神現象,如譫妄,這時重要的不是把他們當成精神科病人,而是在內外科就能處理。
第二種是情緒上的覺得病人難搞,我覺得這也是反映社會現象,例如幻覺和妄想時對他講什麼沒用,或者常常割腕,就像個情緒的黑洞,這時就會失去耐性。精神科會訓練我們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其他醫療人員沒有這樣的訓練可以調適心態,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可憐、可愛、又可惡的綜合體,所以和其他科醫師溝通過程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要同理他們,有時候他們只想知道要開什麼藥,才能馬上解決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只當個好人,整天只有高尚理想也不是好事。

(三)精神科從業人員彼此如何看待

精神科從業人員包括護理師,有些醫院是各科輪調,有些是資深的專科護理師。日前瘋靡貼一篇病友分享自己經驗的文章裡有寫到,護理師是病房團隊裡最有機會接觸病友、和家屬會談的,但要看各家醫院的護病比,是否能讓護理師在處理其他雜事之外,有時間做心理治療,這是我覺得比較理想的狀況。
另一種職類是社工師,就我自己的觀察,其能力和熱忱和他有沒有執照未必成正比。社工是非常重要的,但醫師也不能把所有社會因素都推給社工處理,比較理想的情況是醫師也要具備社會工作的知識和能力。
一般而言,醫院裡的心理師大多是臨床心理師、少數是諮商心理師。心理師跟很多醫師一樣最初是有各種興趣的,但最終在很多醫院中,他們花最多時間在心理衡鑑(如墨漬測驗、智力測驗等等)和寫報告。因為衡鑑比較容易被客觀化與量化,其健保給付也比心理治療高很多,如果他們花時間多做心理治療,可能就會被醫院關切。但用慈善機構的標準來看待醫院也不盡公平,畢竟很多事情要被體制化才能有永續的發展。目前健保的心理治療只能給付八次,超過這個次數就要轉成自費,或者等半年後再重新開案,所以醫院的心理治療都要排很久,但要一下子讓社會認識到心理治療的重要性並不容易。
職能治療師讓我們比較不會覺得心虛,因為在醫院裡很多慢性病友需要復健,而負責這項業務的主要是職治師。急性病房有侷限是,由於大部分病友是比較低功能,因此通常只能帶基本功能的活動,但這無法符合高功能個案的需求。如果職能治療能做到讓功能分流,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有些醫院還會有其他職類,如社區關懷訪視員,這就需要額外寫方案去申請;社區醫療是很重要的,但「去機構化」在台灣做的還不夠好。
很現實地說,整個精神科團隊還是以醫師為首,所以如何下決定取決於他自己的民主素養,能不能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其他專業人員之間則是還滿彼此尊重,他們都知道各自的辛苦,比較沒有階級差異(但也許只是我自己剛好幸運遇到平等的團隊)。我回到金門,在那裡醫師的社會階級依然非常高,這也反映在醫院當中的階級氛圍。

(四)精神科人員如何看待病人與家屬

聽眾提問一:聽到很多門診病人反映,由於人滿為患,導致醫生只能開藥而很難多談一些,你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
我自己的經驗沒辦法反映所有人的,我還算幸運。第一是因為我回到金門,人口相對少,每一節門診大概二十多人,雖然還是不少但相對其他人已經很幸運了。我的老師他們是看上百人,一次看十二小時。另外,每個醫師選擇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我遇到要花很多時間的個案,就會跟他約其他時間治療,雖然獲得的健保給付是一樣的。
還有要看醫院能不能支持,像我在台大只看同志,這個同志諮詢門診盡量以心理治療和家庭諮商為主,畢竟同志不是疾病。我的同志門診一個診有十幾人,但要花上一整天,這種診很不賺錢,所以就需要醫院支持,反正我就跟醫院說,不用給我額外的人力,盡量減低成本。很現實的是,有些醫院可以承受而有些不能,比如台大醫院是醫學中心,大家會期待他們有所創新,而不只是營利;且醫學中心被健保核刪的比例最低,診所反而最高,這會讓被核刪愈多的層級愈不敢做賠錢事業。
至於其他醫師怎麼做?有些人會因此妥協於業績;但我也知道有些醫師會分流,把多一點時間留給需要談比較久的個案;或者乾脆一走了之,自己出來開診所只做心理治療。
聽眾提問二:有照顧者打來專線問,自己和家人有需求,但看診時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想問,如何讓醫師覺得要花比較久時間在這個人身上?
我覺得這就是臨床上的直覺,不應該要求個案會表達,而是醫師要訓練自己的敏感度,即使面對沉默的病友,也必須幫他找出方法,比如讓他跟家人分開、單獨看診,或者在幾次門診彼此熟悉後慢慢談。又比如兒童青少年,家長狀況愈多就需要看愈久;反過來說,憂鬱症到極度嚴重反而較輕型的難以談久。
但回到專線,接線時可以問問個案的語言功能如何。第一種是語言功能不好的,就建議家屬在診間幫忙說明。第二種是語言功能還可以,但受限於情緒上的困難,如社交畏懼和過度焦慮,這時可以鼓勵他們用其他方式表達,如先寫成文字,或者畫圖。第三種是已經努力試著表達,但醫師無法理解,也許就代表雙方不是那麼投緣,這時也可以考慮找其他醫師尋求第二意見。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已逐漸轉職為其他領域的教練,原因除了感受到白色巨塔不可言說的權力競爭,也因為擔任精神科醫師容易被病患影響情緒,所以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著想,決定讓自己從事更為正面的助人工作。 或許以病患的角度去思考,會覺得醫生的職志難道不是拯救病患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今天去台中中山醫院掛身心科謝明鴻醫師 問診時間很短。 醫師: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國小三年級左右 醫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不知道欸,就一直有這個念頭跑出來 醫師:持續多久了? 我:小學、高中、出社會直到現在,都有 醫師:因為這樣的想法會讓你情緒低落嗎? 我:不會
Thumbnail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已逐漸轉職為其他領域的教練,原因除了感受到白色巨塔不可言說的權力競爭,也因為擔任精神科醫師容易被病患影響情緒,所以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著想,決定讓自己從事更為正面的助人工作。 或許以病患的角度去思考,會覺得醫生的職志難道不是拯救病患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今天去台中中山醫院掛身心科謝明鴻醫師 問診時間很短。 醫師: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國小三年級左右 醫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不知道欸,就一直有這個念頭跑出來 醫師:持續多久了? 我:小學、高中、出社會直到現在,都有 醫師:因為這樣的想法會讓你情緒低落嗎? 我:不會
Thumbnail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