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課綱懶人包!為什麼要反課綱!?帶你瞭解課綱微調的改變與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圖片來源:https://goo.gl/I0Vjlq

反課綱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社會大眾這麼大的輿論出現,甚至出現反課綱擁立者?到底反課綱之目的與意義為何?為什麼要反課綱呢?小編在此匯集了反課綱懶人包,讓我們帶領大家一同探討課綱微調與反課綱立場之間的差異為何。

 

:::課綱微調事件起因:::

2008年10月總統馬英九執政後,針對國文科與歷史科課綱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課綱調整引發各界關注。2012年專案小組完成課綱修改對外公布,於2013年實施,稱為101課綱

在101課綱實施不到一年後,在2013年中,教育部以進行「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之檢核」為由,組成檢核小組,聲稱進行針對高中國文與社會科課綱的「用語微調」。經檢核小組改寫過的課綱,經十二年國教小組表決後通過,教育部於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布「微調」後的課綱,預定於2015年實施,又稱104課綱。在教育部針對舊有普通高級中學的語文及社會課程綱要(101課綱)的調整過程中,教育部稱為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教育部聲明中,宣稱這次課綱調整只涉及少數錯字及用語的調整,並改正了前一份課綱不合中華民國憲法之處。

 

:::反課綱立場:::

反課綱族群認為事實上教育部的課綱微調對於高中歷史課程中的臺灣史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改,引發歷史教育學界及政界中的爭議。但其實除了歷史之外,包括國文科、公民科與地理科等課綱內容也被做出修正,只是幅度不大,引起的關注也相對較低。引起反課綱團體爭議如下:

 

反課綱爭議1:台灣史調整逾六成,課綱絕非微調.

雖然教育部宣稱這次課綱只是針對用語調整,未推翻101課綱,但是根據臺大歷史系教授、前課綱委員周婉窈的統計,這次課綱微調,在高中歷史課程,特別是臺灣史部份,有六成遭修改。

 

反課綱爭議2:課綱調整小組成員背景

課綱調整案「檢核小組」有多名組員是立場鮮明主張兩岸統一的臺灣統派組織成員,還有馬英九倚重的核心政、經幕僚人員,成員不僅政治立場同質性高,其中多數檢核委員之本職專長並非歷史領域,少有臺灣史專長的學者,但是卻以「用語微調」的名義,針對臺灣史部份做出大幅度修改,推翻原有課綱委員的決議。包括民進黨與臺聯等政黨皆主張,在未完整公開微調案的會議記錄前,應先退回到使用舊課綱(101課綱)。

 

反課綱爭議3:課綱微調審議直指課綱審議黑箱

課綱微調會議啟動過程中,並未召開正式會議討論,而是由檢核小組改訂通過後,付交教育部召開課審大會審查通過才公布。各界人士和民間團體針對資訊不透明、程序草率與內容爭議提出強烈質疑和抗議。反對此次修訂者認為課綱調整檢核小組的組成,並未依循常規選任,他們認為這些修訂不符合民主程序、不具專業性、以政治力指導教學、企圖進行去臺灣化。

反課綱爭議4:立場是否偏頗

臺灣原住民族團體認為,此次修改,對於歷史文化立場用字遣詞上的論述過程、差異是否背離,再度強調漢人中心史觀,忽視了臺灣原住民族的地位。

反課綱爭議5:爭議字眼調整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反反課綱-支持課綱微調立場:::

支持課綱微調族群認為,相較於民進黨政府當年大規模「去中國化」的修改課綱,教育部這次微調高中歷史課綱,不但幅度小多了,也不那麼尖銳。

 

支持課綱微調論述1:認為修改程序並不違憲

日本統治多加了「殖民」、描述慰安婦增加「強迫」兩字,爭議不大;「中國」則改成「中國大陸」,符合憲法。認為是民進黨大動作,聯合六個執政縣市杯葛,以政治過度干預學術,給教育部戴上「去臺灣化」的大帽子。支持此次課綱修正人認為歷史課綱必須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以中國為中心反對有臺獨思想的歷史課程。

 

支持課綱微調論述2:肯定台灣主體性提升

反課綱族群認為民進黨執政時代所修正的課綱與教科書,才是真正的洗腦,例如不能稱「大陸」、「中共」,要稱「中國」,把「海峽兩岸」改為「兩國」,並把「民國紀元」改成「西元紀年」、「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雖反課綱學者認為有消滅平埔族的爭議,但「原住民族」其實是根據原民會要求的正式稱呼,也符合憲法增修條文,原住民反而指的是「個人」,因此從憲法角度來看,修正並無不妥;認為這次教育部修改課綱是撥亂反正,提升了台灣主體性,正常台灣人都不應反對。

 

支持課綱微調論述3:歷史課程架構

另外課綱微調後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通史也是以時間為概念,認為這樣的方式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查閱,內容也比較不會重複,有助於學生記憶和瞭解;而微調課綱雖刪除濱田彌兵衛和麻荳事件,但說明有提到可以講述外國人在臺的活動,並沒有限制教科書不能寫;另外,如「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他們認為微調課綱是呈現史實,當時鄭成功統治臺灣,仍奉明朝為正朔,也用明朝的永曆通寶錢幣,因此微調課綱修正為明鄭統治的確符合史實

 

:::反課綱VS反反課綱 :::

慢火悶燒近兩年的課綱事件,爭議核心是台灣在「史觀」上的定位,隨不同執政黨不同調。撇開表面爭議,如歷史課綱調整比例,以及過程是否合理等,雙方不願明講、但內心執著更多的是──歷史課本如何解讀過去的台灣。當「大中國史觀」碰上「台灣史觀」,教育下一代的歷史課綱就成為決定意識型態怎麼走的勝負戰場。

 

:::結語:::

許多課綱爭議來自史觀,而史觀沒有對錯,是看個人的價值選擇,大家都可以擁有不同的史觀,但並不能去否認史實。雖然教育部對於課綱爭議的回答從一而終,表示此次課綱微調是「貼近史實、走中道路線」,也希望各界能回歸教育本質,討論課綱議題。認定新舊課綱並行以免獨尊特定史觀、新舊版教科書爭議部份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啟動課綱檢討程序、推動大家一起寫教材。但其實優秀的孩子在台灣還是可以有台灣課綱外的選擇,選擇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接受完整美式全人教育學習,讓孩子未來將有國際的視野!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帶領您孩子避免成為課綱爭議下的犧牲者!

 

raw-image
 

>>台灣課綱的式微與美式全人教育興起新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IS復臨國高中
3會員
95內容數
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Taiwan Adventist International School)是以美國學校課程為主,國際學校生活為設計,全英文上課的住宿型國中與高中,提供學生美式全人教育的學習環境
TAIS復臨國高中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當今全球化的時代,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國際社會的快速變遷,傳統的台灣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孩子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需求。作為新興的教育選擇的美式教育和實驗教育,正逐漸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這兩種教育模式不僅強調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式教育
Thumbnail
2024/09/13
當今全球化的時代,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國際社會的快速變遷,傳統的台灣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孩子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需求。作為新興的教育選擇的美式教育和實驗教育,正逐漸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這兩種教育模式不僅強調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式教育
Thumbnail
2024/09/03
實驗教育是什麼? 台灣教育型態轉變,國際實驗教育興起 填鴨式教育與美式教育的差異 實驗教育與美式教育的雙重效益 如何選擇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實驗教育是什麼? 是一種跳脫傳統教育體制的創新教育,打破過去制式的教育方式與體制,讓學生擁有更靈活、彈性的方式去學習新知,在西方國
Thumbnail
2024/09/03
實驗教育是什麼? 台灣教育型態轉變,國際實驗教育興起 填鴨式教育與美式教育的差異 實驗教育與美式教育的雙重效益 如何選擇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實驗教育是什麼? 是一種跳脫傳統教育體制的創新教育,打破過去制式的教育方式與體制,讓學生擁有更靈活、彈性的方式去學習新知,在西方國
Thumbnail
2024/08/27
認識復臨GIA課程與實驗教育認證 什麼是實驗教育機構? 就讀復臨的三大優勢    認識復臨GIA課程與實驗教育認證 南投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簡稱TAIS),為寄宿型國高中,招收7至12年級生為主。規劃的課程獲得美國安格中學Griggs International Academy(簡
Thumbnail
2024/08/27
認識復臨GIA課程與實驗教育認證 什麼是實驗教育機構? 就讀復臨的三大優勢    認識復臨GIA課程與實驗教育認證 南投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簡稱TAIS),為寄宿型國高中,招收7至12年級生為主。規劃的課程獲得美國安格中學Griggs International Academy(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北一女國文老師的區桂芝老師因批評108國文課綱是「無恥課綱」,引發軒然大波。仔細爬梳就會發現:「課綱爭議」的背後,還是源自於主流教育體制無法擺脫以「學什麼」為中心的思維。然而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比起學生應該「學什麼」,我們更應該思考學生應該「怎麼學」。
Thumbnail
北一女國文老師的區桂芝老師因批評108國文課綱是「無恥課綱」,引發軒然大波。仔細爬梳就會發現:「課綱爭議」的背後,還是源自於主流教育體制無法擺脫以「學什麼」為中心的思維。然而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比起學生應該「學什麼」,我們更應該思考學生應該「怎麼學」。
Thumbnail
最近,北一女區桂芝老師批判108課綱是一個無恥的課綱,起因於高中15篇核心古文中,沒有《廉恥》這一篇課文。而其中她也說到拿掉《荀子 勸學 》無法讓學生思考學習的意義……等等等。
Thumbnail
最近,北一女區桂芝老師批判108課綱是一個無恥的課綱,起因於高中15篇核心古文中,沒有《廉恥》這一篇課文。而其中她也說到拿掉《荀子 勸學 》無法讓學生思考學習的意義……等等等。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2022年)有三位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自發性地撰寫61頁課綱觀察報告書,引起教育界的迴響。而在今年擴編團隊成員,邀請高中高職生與大專生組成了EdYouth團隊,我們在4月22日舉辦2023年第二次的課綱觀察發布會。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2022年)有三位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自發性地撰寫61頁課綱觀察報告書,引起教育界的迴響。而在今年擴編團隊成員,邀請高中高職生與大專生組成了EdYouth團隊,我們在4月22日舉辦2023年第二次的課綱觀察發布會。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台語授課,呼應國家語言發展法。依照國家語言發展法,中小學必修本土語言,包含臺語在內,中小學的本土語言108課綱已於2021年審議通過,各大學也因應此一狀況,開始正視國家語言如台語等融入大學專業課程之議題,並增設本土語文課程。
Thumbnail
大學台語授課,呼應國家語言發展法。依照國家語言發展法,中小學必修本土語言,包含臺語在內,中小學的本土語言108課綱已於2021年審議通過,各大學也因應此一狀況,開始正視國家語言如台語等融入大學專業課程之議題,並增設本土語文課程。
Thumbnail
隨著【校園逛逛】來到第八間學校,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大部分的學校,原名都是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不約而同正名為國民小學呢?
Thumbnail
隨著【校園逛逛】來到第八間學校,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大部分的學校,原名都是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不約而同正名為國民小學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